APP下载

例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变式和迁移策略

2021-09-10张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旧知概念化学

张苗

摘要:无论是训练思维能力的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还是从熟悉的旧知中更顺利地引导新课,概念教学作为近几年常常被教育者提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具备的这些优越性是具有难以替代性的。它是化学知识这块上好的玉石上由手艺杰出的教育者作雕刻师,创造出的一套灵活的、自由的“宇宙拼图”,每一块拼图之间都可以无缝连接,从而架构出独特奇妙的化学世界。

关键词:初中化学;变式教学;旧知迁移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154

引言:

化学概念本身自带的“抽象性”、化学模型的复杂性、原子的微观性,使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到对化学的理解性记忆,转而采用机械式地读背循环,脑子越填越乱,知识漏勺的窟窿越补越多。想要学生真正学好初中化学,需要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顺延逻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发展的全过程。

一、实践是探知微观世界的第一步

微觀粒子虽然无处不在、无处不是,但它们是人类肉眼无法看见的存在,仿佛自带一件神秘的面纱,让人只能置身迷雾中探寻它们。对初中生而言,他们从未见过所谓的原子粒子,要让学生们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与大千世界微妙而不可分割的联系,靠所谓放大的原子模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的宏观的现象进行描述,比如铁栅栏在一段时间后会变红、吃完冬枣再吃香蕉嘴里会出现难以描述的味道,等等一些诸如此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健康小知识,拉近学生与化学世界的距离,化学在身边,化学反应时时刻刻在大家的周围发生着,所谓教学宜宜高屋建瓴,却不可眼高手低[1]。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测试空气中含氧量的实验,验证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在20%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课时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实验流程,区分不同实验的注意事项,最终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帮助应试得分。

二、“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思维清晰

概念是有边际的,每一个在边际范围之内的事物概念涵盖拥有共同的演变规律或者特征。这种真理不仅能增强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信心,也在某种程度上给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而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的授课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维,以期达到“万变不离其宗”地成果。比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授课时,学生往往可以比较顺利地理解一些相对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诸如C+O2=CO2, 这种A+B=AB的化合反应或者CaCO3=Ca+CO2↑这种AB=A+B的分解反应,但对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模糊,容易陷入迷茫。对此,教师可以进行四种反映的类比。以复分解反应CO2+Ca(OH)2=CaCO3↓+H2O为例,教师在课前预热的时候可以先带碳酸钙的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用分解反应带出复分解反应,找出两个反应发生时不变的部分画思维导图。

三、旧知迁移才能“快速上手”

旧的知识是学生进行下一阶段学习的基础,其作用如同桥梁的桥墩,只有扎得够深够稳,才能承担后续的一系列学习责任。教师在旧知上搭建桥梁,串联不同的知识点,旧知的迁移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熟悉的知识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吸纳知识,不会一上来就陷入懵懵懂懂的境地[2]。以一氧化碳和炭分别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例。两个实验的顺序通常是木炭在前,一氧化碳在后,前者的实际可操作性更强,实验效果也更直观。由于两者都是初中比较重要的实验,且比较容易混淆实验现象,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授课时,可以采取实操方式,进行对比,尝试让学生进行旧知迁移。两个实验得在具体操作上的差别主要来源于双方不同的原始化学参数,再往上推,参数主要是源于两个“殊途同归”的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与CO+CuO△Cu+CO2↑。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木炭(适量或过量)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变成一堆红色的粉末,试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的黑色固体则是变成了红色固体。双方都还原出了铜。从学生的角度讲,第一次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可以帮助他们理清还原氧化铜的思维脉络,以更沉稳理性地心态来面对下一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两次实操结束之后可以进行对比和辨析,有了上手的经验之后再开始校对细节的不同,在“大同”之中寻找“小异”,放大、强调并帮助学生们弄清弄懂这些“小异”,是增强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提高中学生在化学这门课上的分数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可以进行迁移的旧知与新的知识点一定是有“大同”的,不可生搬硬凑,且最好是学生们熟悉的部分。

结束语

化学世界丰富多彩,分外奇妙,初中引入原子、离子的概念后愈加变化丰富。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更加注意授课方法,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提倡灵活的理解地去记知识点。这样几个知识点间才不会“互相打架”。初中化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可以前后串联的,它并不独立存在,这促使学生去系统性地理解记忆。

教师在教学时须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加入更多的引例,前后串讲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可提供的信息点,乃至于并不需要只盯着一个知识点死抓,学生在经历优质变式教学洗礼后是可以在知识点间融会贯通、茅塞顿开,真正地爱上化学这门课程的。

参考文献

[1]张旭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0,(81).135-136.

[2]刘甜甜. 中学化学教学中知识迁移策略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安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旧知概念化学
岁末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