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之我见

2021-09-10廖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初中语文教学

廖莎

摘要:若干年前,徐江教授的《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横空出世,引发了中学语文界对语文无效教学的深刻思考。而无效教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出现了一部分所谓的“学困生”。“学困生”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深感困难的学生群体。基于此,以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之我见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困生转化;方法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学生个人原因。长时间以来,学困生都因自己的惰性、自卑以及胆怯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受到不良的影响,以至于学生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进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策略都不正确,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意志力较为薄弱,语文成绩也就随之落后。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

语文学困生大多潜意识里以开心为第一位,不是很乐意动脑筋,当他们认为课堂生动有趣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地回答问题,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只可惜热情持续时间不长,刚学懂了一个知识点就安于小成;一遇到知识的难点就气馁,一有困难就作罢。如果遇到比听课轻松有趣的事情,他们容易被吸引,需要外界的监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去培养学困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让他们以完成基本内容的作业为原则,尽量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成功感和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针对一些学困生因学习掉队受到冷落而意志消沉的情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开小灶”,做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由过去的“弃儿”变成了现在的“宠儿”。这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后劲的有效手段,许多学困生因此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总之,良好的学习情感会促使学生从厌学到乐学的转变。因此,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点欣赏的热情,引导他们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与习惯

初中语文学困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共性缺点,即在语文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或者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学习内容,他们就会采取退缩策略,也就是说失去了内心学习的动力。这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显然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虽然不是刻意地抵制,却也是消极态度下的不作为。这一不良习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根据笔者的实践发现,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方法不是简单说教,因为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的说教而暂时改正缺点,但没有长久的动力实现自身的改变。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通过比较去领略语文的魅力。例如,在某篇文章的学习当中,很多学生不感兴趣。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后,立即更换了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文章,结果可想而知,效果不理想;然后笔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名家点评内容的介绍,通过将文章的主旨与当下的现实进行联系,通过让学生结合文本阐述内心的感受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意图。经过这个过程,学生才真正领略到了文本的真实含义。

三、以情感沟通为基础,唤醒学生语文学习心理

事实上,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是影响其学习语文的关键,它能从内心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正轨,进而让学生拥有更佳自信心,并赋能其语文交流能力,甚至降低对教师的偏见,从而拉近学困生和普通学生及教师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首先应重视学生情感建设,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应优先定位学困生语文情感阶段,以强化情感建设的效果,如近距离同学困生谈心、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及小学阶段师生相处情况等;其次,依托课程教学和主题教学活动,以学生情感沟通为基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教师的初心,及自己应以怎样的状态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怎样的状态同教师和同学沟通,进而达到在其语文情感中注入活力的目的

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良好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对学生的教育造成十分重大的影响,家长们可以通过自身良好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学生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进行培养,这对学生们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也是大有裨益的。对于学困生群体中一些在性格上存在缺陷的学生,或者是单亲、离异家庭以及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初中语文教师更要与家长多多地进行沟通与联系,针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适当的交流,分析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原因所在,并指导学生家长,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尽量减少对语文学习的排斥感,并逐步掌握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

五、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要在教学过程中,完善自身教学技能的不足,并以学困生为角度,优化自身教学理念和措施,拉近师生距离,以为学困生营造良性学习环境,以真实达到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伶俐,罗琳.初中学困生情绪调节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20(S1):168.

[2]屈佳慧.浅谈如何让初中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合作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44-45.

[3]李勇,王保平.探究初中学困生转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1):193-194.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右矿中学 531500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初中语文教学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不抛弃,不放弃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谈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