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2021-09-10姚茹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结肠癌护理措施腹腔镜

姚茹

【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课题研究。在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分别予以30例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所选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42±0.38)d,肛门排气时间为(2.23±0.17)d,术后进流食时间为(2.34±0.42)d,术后进普食时间为(3.62±0.58)d。此外,30例患者中出现了5例术后并发症,占比16.67%;2例局部复发,占比6.67%;3例远处转移,占比10.00%。结论:临床开展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时,予以结肠癌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的同时,还能缩短其康复及预后进程。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护理措施;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41

前言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肠癌的发生不仅会引起出血、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还会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问题,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1-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结肠癌患者,经深入讨论和分析,旨在评价相关护理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30例结肠癌患者中包含19例男性,11例女性;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为(59.42±8.41)岁;肿瘤发生位置:10例升结肠,9例乙状结肠,4例横结肠,4例盲肠,3例降结肠;肿瘤TNM分期:3例I期患者,8例II期患者,19例III期患者。所选30例患者在术前均接受了体征、病史、CT、肠镜等常规检查,同时还排除了远处脏器转移、术前肠梗阻等患者。

1.2方法

在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分别予以30例结肠癌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包括:(1)术前营养支持: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其营养状态,并依照评估结果制订符合患者实际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增加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的摄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3]。(2)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在术前主动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耐心向其讲解手术流程和治疗效果,通过列举以往的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治疗信心。医护人员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术前沟通和协作,引导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尽量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平稳心态。术后,如遇情绪躁动的患者,应注意增加巡视次数,告知家属全程陪伴患者。(3)体征监测:术后,医护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密切关注其术口愈合情况,及时更换创口敷料,以免造成感染、愈合不佳等问题。此外,医护人员还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评估其术后疼痛程度,并及时采取合理方式予以解决。(4)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应安排医护人员开展不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近期康复情况的同时,还应给予其必要的康复指导。

1.3观察指标

术后,密切观察30例结肠癌患者的恢复情况,并统计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以及术后进普食时间。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计算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3.0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本组课题所得研究数据。用(n,%)表示计数数據,经X2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量数据,经t进行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经护理干预后,所选30例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42±0.38)d,肛门排气时间为(2.23±0.17)d,术后进流食时间为(2.34±0.42)d,术后进普食时间为(3.62±0.58)d。

2.2 预后情况统计

经护理干预后,所选的30例患者中出现了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2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6.67%;3例远处转移,转移率为10.00%。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结肠癌常选择手术方法。据陈国梅、张春高等学者[4]研究指出,采用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既能控制局部复发率,又能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由于免疫功能障碍、手术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在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延缓术后恢复时间[5]。因此,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护理干预后,所选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进普食时间明显缩短。此外,30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有所降低。由此可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其康复及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开展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时,予以结肠癌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的同时,还能缩短其康复及预后进程。

参考文献:

[1]吴刚,尚喜雨,韩灵.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15):2088-2091.

[2]董晶晶,单葵顺,赖立婷.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11):874-875.

[3]陈李妃,陈玉叶,朱楚琪.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0,41(7):742-745.

[4]陈国梅,张春高,甘国会.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护理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3):400-404.

[5]陈雪.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43.

猜你喜欢

结肠癌护理措施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牛奶预防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