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盆腔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2021-09-10葛胜兰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葛胜兰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并作为金标准,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4例患者经活检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73例;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2例,良性肿瘤72例,诊断准确度为96.81%、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97.26%。结论:在盆腔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病灶形态、血流信号等内容,分析患者肿瘤良恶性情况,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盆腔肿瘤;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89

盆腔肿瘤是指女性患者盆腔内出现肿块,导致盆腔内有异常占位情况,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下腹坠胀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分析盆腔肿瘤情况显著,盆腔肿瘤多表现为良性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对患者生命健康无明显损害,但有少部分患者为恶性肿瘤,随病情发展肿瘤扩大,压迫盆腔组织,同时癌细胞发生扩散转移,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针对盆腔肿瘤患者临床需尽早诊断其肿瘤良恶性情况,便于后续治疗,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本次研究主要讨论了盆腔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良恶性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7~56岁,平均年龄46.31±4.8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0.48±5.26月。纳入标准(1)患者经CT检查显示盆腔组织有肿瘤,且出现异常占位情况,(2)患者均自愿参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具有良好的检查依从性和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精神障碍,(2)患者有其他器官组织恶性肿瘤疾病,(3)患者合并有心肝肾脏等器官组织严重疾病。患者均行病理组织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病理组织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2.1病理组织检查,患者行CT检查,确定病灶组织位置,并进行穿刺活检,采用切割针获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检验,从而诊断患者病灶组织良恶性情况。

1.2.2磁共振成像检查,本次研究选择GE公司GE1.5TMR360超导磁共振仪检查,检查前患者需要保持禁食水4~6小时,需排空小便,便于更好地观察盆腔组织,显示病灶组织形态。患者取仰卧位,手臂放于胸部上方,根据患者呼气情况绑置呼吸门控带,指导患者诊断时保持平静呼吸,且减少呼吸频率,减少运动伪影,提高患者影像质量。

采用横轴位T1WI、T2WI,矢状位T2WI,冠状位T2WI增强序列扫描。横轴位T1WI重复时间为360~450ms,回波时间为8-15ms;横轴位T2WI重复时间为3000~3600ms,回波时间为80~100ms;矢状位T2WI重复时间为3000~3600ms,回波时间为80~100ms;冠状位T2WI重复时间为3000~3600ms,回波时间为80~100ms。成像层厚为4mm,成像间距为0.4mm。

1.3 疗效标准

收集分析患者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分析诊断价值,主要从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准确度=检查结果与实际符合人数/总人数×100%;(2)灵敏度=检查结果为恶性患者与实际符合人数/实际恶性人数×100%;(3)特异度=检查结果为良性患者与实际符合人数/实际良性人数×100%。

2  结果

通过分析对比显示,94例盆腔肿瘤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73例;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2例,良性肿瘤72例,诊断准确度为96.81%、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97.26%,见表1:

3  讨论

盆腔肿瘤是女性患者临床上常见的生殖器官肿瘤,由于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导致肿瘤在盆腔中增大情况明显,良性肿瘤患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会导致患者癌细胞扩散,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针对盆腔肿瘤患者,临床需要及时进行诊断检查,明确患者疾病良恶性情况,早期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4例患者经活检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73例;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2例,良性肿瘤72例,诊断准确度为96.81%、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97.26%。说明盆腔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查技術,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盆腔病灶组织形态情况、侵入范围以及病灶血流情况,有利于分析病灶组织良恶性情况,且诊断准确率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说明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分析磁共振不同扫描方法的诊断意义显示:(1)横轴位是磁共振检查的常规轴位,主要是确定盆腔组织情况以及病灶位置,显示病灶组织数量、大小以及周围浸润情况;(2)矢状位能够显示盆腔内部组织情况,包括子宫解剖结构,针对子宫肌瘤患者,能够分析病灶组织侵犯范围,呈现子宫体、子宫颈结构,提高诊断效果;(3)冠状位主要能够显示卵巢组织结构情况,便于分析卵巢肿瘤良恶性情况。

综上所述,在盆腔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病灶形态、血流信号等内容,分析患者肿瘤良恶性情况,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可,刘满荣,黄瑞岁,等.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腹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8,29(21):93-96.

[2]余建峰.低场磁共振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8, 23(2):131-132.

[3]李文娟,苏欢欢,张海春,周苏晋.超声及磁共振成像在诊断盆腔囊实性占位性疾病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1):41-44.

[4]季树照.盆腔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J].大医生,2018,3(9):116-117.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