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预防出血的护理

2021-09-10刘燕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护理

刘燕

【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预防出血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均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者仅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患者的23.3%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大多数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高达96.7%,而对照组患者易一般满意居多,满意度80%,两组组间对比,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小板极度低下;picc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57

PICC置管术是对患者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操作简单,方便后期的治疗,适用于需要中长期治疗的患者[1]。PICC置管可以保护患者外周静脉,降低损伤;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可以长期保留在血管内,较为柔软,患者活动方便,搭配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一般适宜进行PICC置管,主要使由于血小板低下存在诱发出血风险[2],但对于病情严重,且外周血管较差的等患者时,又必须进行PICC置管术。因此,对于如何预防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术出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此背景下,我院对60例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预防出血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共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为18~49岁,平均年龄为(33.5±2.5)岁;观察组共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为19~52岁,平均年龄为(35.5±2.2)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1)建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加强对护理人员PICC置管技术操作的培训,总结以往的案例,进行分类归纳,积累经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镇定有条理地进行解决。(2)PICC置管前血管的选择极为重要,关系着置管成功率。在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选择贵要静脉,再则考虑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除了血管选择以外,护理人员的操作也不可大意。应选择置管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良好、操作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进行置管操作,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概率,减少对患者血管伤害概率。(3)PICC置管患者多数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尤其使对于初次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说明PICC置管优点和过程,一并将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讲明。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也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纠纷。如患者出血害怕、焦虑、不安的表达或表情,护理人员应及时开导和安抚,提高患者依从性。(4)置管后,观察穿刺点的变化,应用凝血酶粉剂均匀撒在穿刺点处,并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固定。同时为了避免感染,敷料要每2天更换一次,要注意动作的轻柔,以免更换敷料造成导管位移和患者皮肤破损。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 (x±s)表示,使用x2/t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后,两组均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者仅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患者的23.3%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護理工作大多数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高达96.7%,而对照组患者易一般满意居多,满意度80%,两组组间对比,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PICC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PICC置管多应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等方面,虽然PICC优点良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对血小板低下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成人要高[3]。而预见性护理通过成立PICC护理小组,不断培训,总结经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在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东亮.血小板低下白血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护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4):113+128.

[2]罗月婵,刘耀萍,李炳喜.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低下的护理思路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8(5):208-209.

[3]黄果花.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预防出血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8,34(15):2425-2426.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