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主线”破解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2021-09-10罗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主线

摘 要:以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垂直问题为例,从新的角度去看线线垂直、线面垂直以及面面垂直,抓住本质,采用“一主线,多垂直”的方法分析出证明垂直的关键所在,从而能够快速破解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关键词:立体几何;垂直;一主线;多垂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17-03

收稿日期:2020-12-05

作者简介:罗红(1986.9-),女,云南省元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立体几何在高考中是必考内容,垂直的证明与应用是考题中的热点,对于学生而言,都希望在高考中这道大题能得满分,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但不能得到满意的分数,还容易陷在此题中耗费过多时间,尤其是遇到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时,有的学生看似在证明,其实不得其法,思路混乱入不了门,完成不了证明.

在立体几何垂直的证明中,无论是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还是面面垂直,归根结底是要证明线面垂直,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一主线,多垂直”.所谓“一主线”指的就是到底要用哪条线来证明它与另一个面垂直;“多垂直”指的是我们在图形中能找到的垂直,两者合二为一就能快速解決问题.

一、高中数学几何中常见的几种垂直

二、线面垂直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例1 如图1,已知PA⊥BC,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过点A作AE⊥PC于点E.

求证:AE⊥平面PBC.

分析 要证AE⊥平面PBC,只需要证明AE垂直平面PBC中的两条相交直线即可,题目中已有一条AE⊥PC,另一条要去找垂直多的地方,观察图形,发现底面有一个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左边还有题设给的垂直PA⊥BC没有用,整体“重心”在左方和下方,所以考虑应该找AE⊥BC.证明 因为AB是⊙O的直径,所以BC⊥AC.

因为PA⊥BC,PA∩AC=A,所以BC⊥平面PAC.因为AE平面PAC,所以BC⊥AE.

因为AE⊥PC且PC∩BC=C,所以AE⊥平面PBC.

例2 (2018年全国Ⅱ卷文数)如图2,在三棱锥P-ABC中,AB=BC=22,PA=PB=PC=AC=4,O为AC的中点.

(1)证明:PO⊥ 平面ABC;

(2)若点M在棱BC上,且MC=2MB,求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

分析 第(1)问的证明题目中没有给现成的垂直,但是给了很多的线段长度,这种类型的题要注意数据,看有没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有没有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从而得出直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PA=PC,O为AC的中点,所以有PO⊥AC,要证明PO⊥平面ABC,还差一条线,从图上看底面ABC中还剩下AB,BC,PO与AB,PO与BC是异面直线,显然不是这两条,所以我们要重新找一条能够和PO构成一个平面,又能充分利用已知数据,自然联想连接OB,容易证得OP2+OB2=PB2,从而得出PO⊥AB.

解析 (1)因为AP=CP=AC=4,O为AC的中点,所以OP⊥AC,且OP=23.

连接OB,

因为AB=BC=22AC,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B⊥AC,OB=12AC=2.

由OP2+OB2=PB2,知OP⊥OB.

由OP⊥OB,OP⊥AC,知PO⊥平面ABC.

(2)点C到平面POM的距离为455.

三、线线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 那么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例3 (2017年全国Ⅲ卷文数19题)如图4,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D=CD.

证明:AC⊥BD.

分析 要证明线线垂直多用线面垂直,需要找出一条线和一个面,所以要区分到底哪条线是主线,哪条线要放在平面内,在做题之前可用不同颜色标明两条线.下面来看两条线谁的垂直会多一些,因为△ABC是正三角形,AD=CD,出现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很自然地联想“三线合一”,所以取AC的中点O,连接DO,BO,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平面,而且还有两个垂直,如图5,所以AC是主线,BD要放在平面内.

证明 取AC的中点O,连接DO,BO.

因为AD=CD,

所以DO⊥AC.

又由于△ABC是正三角形,所以BO⊥AC.

又DO∩BO=O,从而AC⊥平面BOD,故AC⊥BD.

例4 (2020年全国Ⅲ卷文数)如图6,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分别在棱DD1,BB1上,且2DE=ED1,BF=2FB1.

证明:当AB=BC时,EF⊥AC.

分析 AC是长方体上底面的一条对角线,因为AB=BC,所以上底面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显然AC和EF比较,AC能找到的垂直更多,所以AC是主线,要把EF放在一个平面内,至此,主线与平面已区分开来,只需构造平面即可.

证明 如图7,连接BD,B1D1.因为AB=BC,所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故AC⊥BD.又因为BB1⊥平面ABCD,于是AC⊥BB1.所以AC⊥平面BB1D1D.

由于EF平面BB1D1D,所以EF⊥AC.

四、面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例5 (2018年全国Ⅲ卷文数)如图8,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D的点.

证明:平面AMD⊥平面BMC.

分析 证明面面垂直,先把两个面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勒出来,观察这六条线,总有一条垂直关联比较多,从题目来看,最明显的垂直就是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另外,由矩形ABCD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也可得出

垂直,两次重合的位置是DM和CM,所以DM和CM其中的一条均可作主线,以DM为例,现在集中精力去证DM与CM,BC垂直即可.

证明 由题设知,平面CMD⊥平面ABCD,交线为CD.

因为BC⊥CD,BC平面ABCD,所以BC⊥平面CMD,故BC⊥DM.

因为M为CD上异于C,D的点,且DC为直径,所以DM⊥CM.

又BC∩CM=C,所以DM⊥平面BMC.

而DM平面AMD,故平面AMD⊥平面BMC.

例6 (2020年全國Ⅱ卷文数)如图9,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点E,交AC于点F.

证明:AA1∥MN,且平面AA1MN⊥平面EB1C1F.

分析 先将需要证明垂直的两个平面用不同颜色勾勒出来,再去看题目中的条件,很快能够发现B1C1的垂直最多,所以B1C1是主线.

证明 因为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

所以MN∥CC1.

又由已知得AA1∥CC1,故AA1∥MN.

因为△A1B1C1是正三角形,所以B1C1⊥A1N.

又B1C1⊥MN,故B1C1⊥平面AA1MN.

又因为B1C1平面EB1C1F,

所以平面AA1MN⊥平面EB1C1F.

例7 (2017年全国Ⅰ卷文数)如图10,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BAP=∠CDP=90°.

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分析 先将需要证明垂直的两个平面用不同颜色勾勒出来,我们发现有一条线是公共的,那么这条线一定不会是主线,剩下4条线有明显垂直的就是AB,所以AB是主线.

证明 由已知∠BAP=∠CDP=90°,得AB⊥AP,CD⊥PD.

由于AB∥CD,故AB⊥PD.

从而AB⊥平面PAD.

又AB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D.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不难看出,立体几何中的垂直证明关键在于找到那条“主线”,而主线的寻找往往依赖于题目中的条件,主线一般会在垂直多的地方,大部分在底面、侧面里,很少是体的对角线(看上去是悬空的线),证明面面垂直时,两个面的公共线不会是主线,所以找出题目中的信息很关键,哪里有垂直,哪里的垂直多,整个题目的条件偏向于哪里,哪里就是这道题的“重心”,我们只需要依着这样的规律,就能够快速地破解这类题,做题时思路就会很清晰,也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017年-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主线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数字主线
基于全国高考改革的立体几何备考复习教学建议
新课改下高中立体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
校企一体化高职动漫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让数学课堂“瘦身”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