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南县未牙村壮族民族语言活力调查研究

2021-09-10王玉周

今古文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壮族

【摘要】 未牙村壮族稳定使用本民族语言,族语代际传承良好,属于族语强势型村寨。未牙村壮族族语高活力保持的成因主要有:偏僻的地域环境;高度聚居的社会环境;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由此引发以下启示:习得兼用语的少数民族依然能够保持本民族语言的高活力;社会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对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的保持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未牙村;壮族;民族语言高活力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105-02

未牙村,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坝美镇八达村委会,是其下辖的9个小组之一,距县城57公里。该村是一个壮族聚居寨,有103户416人,其中壮族408人,占总人数的98%,汉族8人,占总人数的2%,壮语是该村的主要交际用语。考虑到未牙村壮族民族的主体性及本民族语使用的独特性,本文重点对该村壮族的民族语言活力进行评测。

关于语言活力的鉴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9条指标,并根据指标将语言活力排6个级次。本文基于调查所得的数据,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标,将云南省广南县未牙村壮族的壮语活力定为第一个级次,即充满活力。下文将从未牙村壮族本民族语活力的例证、成因及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未牙村壮族族语活力的现状调查

(一)族语稳定使用

在未牙村共调查统计了398名壮族居民(除了语言能力还不成熟的6岁以下儿童和聋哑人10人以及8名汉族村民以外)的壮语使用情况,分为四个年龄段:6-19岁、20-39岁、40-59岁、60岁以上。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未牙村壮族稳定使用自己的本族语言,属于族语强势型村寨。

未牙村6岁以上具有完全语言能力的398人中,壮语熟练的有39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9.25%;略懂的有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50%;不会的有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25%。略懂和不会的三名村民都是处于6-19岁的青少年儿童,通过进一步的访谈获知三位村民具体情况,这三名村民的第一语言都为汉语,第二语言均为壮语。其中有两人母親均为汉族,并长期跟随母亲在广州生活,所以她们的汉语水平明显高于壮语,汉语熟练,而壮语仅达到略懂水平。一人则因父亲在文山市工作,从小生活在文山市,很少回未牙村。脱离了壮语的学习环境,所以他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却不会讲壮语。这三位村民壮语水平较低,属于个别情况,不改变未牙村壮族族语活力高这一结论。

(二)族语代际传承良好

代际间本民族语言传承是否良好,主要体现在日常交际用语以及词汇量的掌握水平上。为了进一步了解未牙村壮族的壮语能力和使用特点,随机选取了不同年龄段的12名村民,对他们进行了四百词测试。将词的掌握能力分为A、B、C、D四级。把能脱口而出的定为A级;需要想一想才说出的定为B级;经测试人提示后才能想起的定为C级;经提示后仍想不起来的定为D级。将测试综合评分标准定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级。把A级和B级相加的词汇达到350个以上的定为“优秀”;A级和B级相加的词汇在280-349个之间的定为“良好”;A级和B级相加的词汇在240-279个之间的定为“一般”;A级和B级相加的词汇在240个以下的定为“差”。

对未牙村12位村民的四百词测试结果为:6-19岁的4人中,测试结果为“优秀”的有2人,占比50%,“良好”的1人,占比25%,“一般”的1人,占比25%;20-39岁的3人、40-59岁的3人以及60岁以上的2人的测试结果都为“优秀”。测试的12名村民中,有10人结果为“优秀”,占总人数的83.33%,测试结果为“良好”和“一般”的各一人,各占比25%。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词汇量的差异很小。最小的测试者是7岁的王诗缘,她的测试成绩为“一般”,因为该测试者的年龄较小,接触的事物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不足。对于测试结果为“良好”的王学丽,除了对她进行四百词测试以外,还对她进行了访谈,发现她在轻松的状态下能够说出很多在测试时想不起来的词。所以并不认为这是词汇量下降的表现,对代际间族语传承良好这一结论没有影响。

二、未牙村壮族族语高活力的成因

(一)偏僻的地域环境是未牙村壮族族语高活力的自然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未牙村距县城57公里。2006年以前,未牙村是一个很封闭的村寨,从乡上到村里只能徒步走山路,2006年,村民开始集资修路,但由于山坡陡峭,每年夏天雨季路都会被洪水冲毁。直到2019年,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未牙村才有了第一条水泥路。长期封闭的交通条件,深刻影响未牙村的语言使用状况,由于村民与外界交流较少,一些中老年人甚至没有出过村子,这使得外界的语言、文化对未牙村的影响较小。地理空间上的相对隔离,有利于本族语言的保存,为未牙村壮族族语保持高活力提供了天然的地域条件。

(二)高度聚居的分布格局是未牙村壮族族语高活力的社会环境

未牙村所属的坝美镇是壮族高度聚居的一个乡镇,民族成分单一,未牙村四周的弄怀村、波高村、者厄村、者旦村等都是壮族村寨;此外,毗邻八达村委会的洛里村委会、者歪村委会、底圩乡等也都是壮族高度聚居地。村民平时在村内外所交往的都是本族人,壮语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际用语。这样一种同族高度聚居的分布格局,为未牙村壮族保持本族语言活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未牙村壮族族语高活力的情感基础

语言是民族最重要的标志,是维系民族情感最重要的纽带,在不同场合,语言的选用可以体现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在调查过程中访谈村民时,问道:“在村里面人们一般都是用壮语交流吗?”村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当然了,我们村都是壮族,平时都是说壮话,不会说其他语言的,只有外地人到村中,听不懂壮语,我们才会用汉语和他们说话。在村里如果你是壮族人不说壮话会被人们批评的。”在村民看来,是壮族人而不说壮语,那是不尊重本民族的表现。除了在村里,在乡镇上、村委会、卫生院等公共场合,村民们都会选择使用壮语交流;在学校里,除了上课时间,壮族学生在课下的交流都会选用壮语。村民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为壮语活力的保持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未牙村壯族族语活力高的启示

(一)习得兼用语的少数民族依然能够保持本民族语的高活力

传统观点认为,习得兼用语会影响本族语言水平,语言兼用会影响本族语言保留,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调查的未牙村壮族习得兼用语并水平普遍较高,但壮语仍然保持很高的活力。从调查的兼用语的使用状况可窥见一斑。汉语是该村壮族的唯一兼用语,398名壮族村民中,汉语熟练的有28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1.36%;汉语略懂的有8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35%;完全不会汉语的有3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29%。汉语水平达到熟练和略懂的共计365人,占调查人数的91.71%,也就是说,未牙村有91.71%的壮族村民能够兼用汉语。

由于教育的普及以及外出务工的需求,未牙村壮族普遍熟练兼用汉语,兼用语使用与民族语言保存并不冲突,反而形成了语言功能的互补。此外,在访谈中,村民说,不管是在村子里还是在乡镇街道上,只要是和本族人交流,他们会选择使用壮语,当遇到外来人员不懂壮语时,村民就会选择使用汉语与其交流。此外,外出务工的村民尽管在外都是使用汉语,但当本族人聚在一起时都会选择用壮语交流。对于未牙村壮族来说,兼用语和本民族语的使用并不相互影响,他们可根据不同场合自由选用。

(二)社会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对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的保持有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国家通用语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这并未影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例如:未牙村壮族通过使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与本族同胞进行山歌交流、服饰展示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族语言的交际空间。

同时,教育的普及,使得少数民族受教育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唤醒了有识之士对民族语言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意识到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激发了少数民族习得本民族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我国的高考中,对少数民族考生有扶持加分政策;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双少扶持政策,少数民族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会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专岗专设,录取会少数民族语言的考生。

由此可见,社会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对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的保持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28(5).

[2]戴庆厦.云南绿春县哈尼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戴庆厦.语言调查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作者简介:

王玉周,女,壮族,云南广南人,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壮族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动 听 的 壮 族 三 声 部 民 歌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论黄佩华小说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及其建构经验
论旅游开发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