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隆帝题咏静明园书画舫

2021-09-10张兆平

今古文创 2021年10期

【摘要】 在乾隆皇帝御制诗中,有十二首题写静明园书画舫。通过题咏一座水中船舫,表现出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的喜爱,反映出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展现出身为一国之君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严格的自律性。十二首书画舫御制诗,诗句朴素、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凸显出乾隆皇帝的文化素养与艺术追求。

【关键词】 静明园;书画舫;御制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51-03

静明园是以玉泉山及周围水系为主体、借自然山水为背景而建造的大型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山东麓、颐和园西侧,为清时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乾隆时期,经过大规模修建的静明园清雅、幽静。园内建筑或依山势、地形,或围绕湖泊、植被,星罗其布点缀在群山与水系之间。

玉泉山因泉水闻名,乾隆皇帝曾定为天下第一泉。园内有玉泉湖、裂帛湖等多个大小相连的湖泊,形成了山围水,水绕山,水因山更青,山因水更绿的景象。《嘉庆朝·大清会典》卷79记载:“静明园御用得源船一,栏杆如意船一,平顶船一,卷棚如意船一,㯶亭船一,随侍茶船一,运水船二,备差船九。”静明园使用的船只之多足见其水域之大、水路之多。然而,与普通船只不同,一座外形似船却不能移动,似阁楼但又伫立于水中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建于水岸边的“书画舫”。舫临水而建,人在舫间既有在水上乘船的飘摇感,又有舒适居室的安稳性,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静明园内书画舫据贾珺老师《圆明园中的仿舟建筑》一文考证,“皇家园林中修建仿船建筑的风气主要盛行于乾隆中期,应为乾隆二十五年至乾隆四十九年间所建。”笔者查找康熙、雍正二帝御制诗文也未见有此类建筑的相关记载,所以笔者认同贾珺老师的观点。舫通常以石料为基座,舱室及两层舵楼为木结构,顶部辅以砖料雕砌而成。《三通志·清朝通志》卷33记录下书画舫于园中的方位:“一曰玉峯塔影,仿金山妙高峯为之,前为香严寺,右为妙高室,北峯上为妙高寺,殿后为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峯之西为崇霭轩,其东为含醇室,后为咏素堂,妙高寺东山麓为含经堂,东北临溪为书画舫。”笔者从故宫博物院藏样式雷绘制的《静明园地盘画样全图》中也查寻到了这座船舫。图上显示此舫大体由船头、中舱和舵楼三部分组成。船头部分一片空白,应是舫间平台,可供人赏景戏水。中间线描出前三个、后五个方块,应为前三间抱厦、后五间舱室格局,可为休息、宴饮场所。尾部绘出的五个方块外加双线,并前后还有构筑物,应为上下两层的舵楼,站在上面可登高远眺、吟诗作画。可以想见,皇家活动登舫临水,或赏景畅饮,或舞文弄墨,该有多么惬意!

然而,书画舫内部又是怎样情形?笔者从《清代皇家陈设秘档——静明园卷》①仅查到了同治三年关于“书画舫”陈设的记载,“静明园不堪用陈设清册”和“静明园堪用陈设清册”,两份清册记录了该舫的部分陈设档案。《静明园不堪用陈设清册》记录如下:(书画舫)花靠背迎手三件;周易古今文全书一部二套;文竹坑案二张;淳化阁法帖一册;文竹宫椅四张;文竹边座蓝娟绣松鹤插屏二件;花靠背迎手三件;紫檀嵌玉象牙炕案一张;大清一统志拾二套;文竹边座蓝娟绣花卉插屏二件;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一套;御篡历代三元甲子编年万年书一套;紫檀边影木心柜二件。《静明园堪用陈设清册》记录如下:(书画舫)楠木列床二张;花梨木半圆桌一张;御笔墨刻读召诰册页一册。从这仅存的记录中可以看出,舫内不仅有柜子、床、椅子、桌子和炕案等日常家具,还有靠背迎手和精美的插屏,制作讲究的家具和华丽的装饰彰显出皇家气派!除此之外船舫里还收藏各种书籍,可见,该船舫除作游玩赏景外,还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地方。

乾隆皇帝为这座船舫先后写下十二首以书画舫为题的诗,分别收于《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五首、《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四首和《清高宗御制诗五集》三首,其中五言诗、七言诗各六首。(依此顺序笔者将这十二首诗编号为#1至#12,文后附上这十二首诗全部内容。)写作的时间从乾隆三十四年(1769)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根据时间判断,书画舫应是乾隆皇帝几次南巡后,假借江南园艺建筑而模仿建造的一座船舫。乾隆皇帝十二首书画舫诗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追寻其诗句中的片言只语,让我们试图探究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乾隆皇帝关于书画舫在园中的位置、环境、形态以及作用,在不同的诗句中各有阐释。比如舫的位置写道“山后亦有泉,咉咽隐沙石。疏剔导其流,瀄汩淙乳泽。喷出双珠圆(凡二泉一名宝珠一名涌玉),汇成一湖碧。为室湖涯上,肖舫如泛宅。”(#2②)大意是玉泉山后也出泉水,被沙石所掩埋,经过疏通清理后喷出两个泉眼,命名为宝珠和涌玉,因此汇集成一潭清澈的湖泊。在湖边建造此舫,于水中犹如以船为家;此舫是何造型?“船上筑樸室,规模一如船”(#3);修建此舫到底是什么用途以及周围的景色又是如何?“临溪精舍舫相同,景较披书揽画工。”(#1)“宁因博古藏,亦匪图今逸。书趣画之情,不谋而并出。”(#4)“却异烟云藏古迹,诗情画态自供吾。”(#8)原来乾隆皇帝将此舫用于读书作画,并收藏古人书画墨迹的处所。“书卷画枚颇可贮,山光水态会常皆。”(#6)“云影与波态,坐而玩几席。嗟哉天一利,埋没久可惜。”(#2)“山水趣无尽,卷帧迹有了。”(#7)“开牕延活景,名迹逊兹投。”(#9)周围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不来坐坐都会使人感到可惜!

对于这样一座船舫,乾隆皇帝为何命名为书画舫?从上文同治三年记载的陈设档里可见,书画舫藏有四种书和一种法帖,这也仅是书画舫内贮存的一小部分记载。在如此秀美的景色中,乾隆皇帝将书画收藏于此,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情愫?“不是清河张丑室,饶他延赏却无穷。”(#1)清河是张丑郡望所在地,他著有《清河书画舫》,这是一部明代书画著录著作,收录了三国至明中期书画名家百余人字画及后人题跋。书名“清河书画舫”来自黄庭坚赠米芾诗“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一句,原因是米芾任江淮发运时在其船上挂有“米家书画船”的标牌。米芾擅长书画并收藏书画,常乘舟载书画游览江湖。基于共同对书画艺术的喜爱,张丑将自己的著作比拟米芾的书画船,完全出于对米芾的敬佩。此外,“到处溪边肖舫为,爱他欧米用名之。”(#11)“何以称书画,宁因学米欧。”(#9)“颜额曰书画,米欧以为则。”(#10)米欧,这里指的就是北宋书画家米芾以及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欧阳修。乾隆皇帝将该舫定名书画舫,原来是将其比作米家船,学习米芾于舫内收藏书画,同时效法张丑向米芾致敬。

乾隆皇帝对米芾、欧阳修为何如此欣赏?“欲拟登山且复徐,水边舫室便临诸。却欣即景蒙烟雨,墨戏襄阳正此如。”(#5)乾隆皇帝在这首诗中写道,本想去登山却不自觉地来到了书画舫。他眼望着蒙蒙烟雨,感叹这景象正好似是米芾的画作一般。米芾曾迁居湖北襄阳,所以人称“米襄阳”。他不欣赏当时宫廷和画坛匠气摹描、刻意雕琢的风气,而推崇平淡天真 、率多真意的山水画,其作品更具有写意性和抒情性,因此,米芾每自题其画曰“墨戏”。欧阳修仕途坎坷,极力摆脱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向往自由。由此可知,乾隆皇帝一方面欣赏米欧的艺术才华,另一方面钦佩他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这难道不是乾隆皇帝在映射自己吗?他虽尊为皇帝,也受到各种制约而不能随心所欲的境况。从御制诗的写作年代可知,当时乾隆皇帝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多么希望能够摆脱当时的内忧外患,自由自在地享受晚年的生活。可是,现实的情形他又不得不专注于国家的治理,显示出强烈的责任感,这其中也包含了几分的无奈情绪。

“彼率适其意,高闲或可得。我应法无逸,勤政惟惕息。石渠弆虽富,何曾费赏识。便偶一寓目,惟觉有惭德。”(#10)大意是若仅以此任凭自己沉浸其中,那真是太悠闲自得了。我(指乾隆皇帝本人)不能贪图安逸,而应在忐忑不安中勤劳于政事。舫间收藏虽然丰富,却没有多少时间来欣赏,哪怕偶尔看看,也觉得内心有愧。还有“片刻来还片刻去,那能尽领此中佳?”(#6)“一为甚乃弗啻再,每偶临斯愧在斯。”(#11)这几句诗表达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的热爱,感觉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时间太短暂,不能尽情领略其中的奥妙!感叹自己因政务繁忙而无暇顾及这些书画收藏,以此坦露出愧疚与无奈之情。

乾隆皇帝在写书画舫的诗中还提到哪几位文人墨客?“画诗摩诘翁,诗画玉局仙。都徔镜中披,不着蹄与筌。”(#3)摩诘指王维,王维字摩诘,唐代画家,善画山水,还是一位著名诗人。玉局指苏轼,他曾任玉局观提举,后人遂以“玉局”称苏轼。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乾隆皇帝把他们尊为“翁”“仙”,敬佩他们的艺术才华。

乾隆皇帝向书画大家学习,建画舫并以“书画”命名。在实际生活中他也力图效仿他们的做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据《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798记载“朕几务之暇,时及临池阅年既多,每自验诣力,觉往日所书未能惬意……昔宋米芾以转益多师,擅长艺苑,麻笺十万散布人间,每欲持以换少年之作,人或靳之。朕非欲与艺林文士较长翰墨之间、第工候浅深,既堪自证又岂肯惜一举手之劳,而不臻核实求精之境耶!所有乾隆二十年以前,赏过内外大臣等御书俱着缴进,候朕酌量换写给还其……”大意是乾隆皇帝曾学米芾,将自己过去写过的书法,从别人那里收回,认为自己以前写得不够好,要以现在写得更好的作品换回。

乾隆皇帝一生共写御制诗三万余首,仅就这一座水中建筑写下十二首之多,印证了他对中原文化及艺术的热爱。一座小小的水中船舫寄托了乾隆皇帝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理想,同时展现出身为一国之君有着強烈的责任感与严格的自律性。十二首“书画舫”御制诗,诗句朴素、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凸显出乾隆皇帝的文化素养与艺术追求。

注释:

①《清代皇家陈设秘档——静明园卷》,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合编,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

②#2:乾隆皇帝写“书画舫”御制诗共十二首,笔者自编号从#1至#12,文章末尾附有表格。#2表示诗句选自作品第二号。

参考文献:

[1]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郭成康,成崇德主编.乾隆皇帝全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3]贾珺.圆明园中的仿舟建筑[J].古建园林技术,2006,(04).

[4]朱赛虹主编.清代御制诗文篇目通检[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兆平,副研究馆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方向:清宫文献研究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