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呵护用爱浇灌

2021-09-10黄亚琴

客联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生中心心理健康大学生

黄亚琴

【摘 要】本文基于辅导员日常工作,通过分析笔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通过发现,了解,干预,关怀等,稳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辅导员要始终树立“学生中心”理念,充分调动资源,关怀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学生,恢复平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生中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化,心理健康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需要针对学生日常行为展开管理,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基于辅导员工作日常,通过分析笔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总结归纳案例收获,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

一、案例概述

小A同学,2018级学生,女,江苏南京人,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一般。专业成绩优秀,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小A同学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父亲是建筑师,常年工作在国外,母亲是会计。

2019年5月的一天晚自习刚开始没多久,纪律委员反馈小A同学缺勤且电话一直联系不上。收到信息后我立即下教室向班委和室友了解该生的相关情况,室友说晚自习前她和小A一起从宿舍出发前往教室的,小A并无异常,进教室后由于自习教室不同不知她去向。直至晚自习结束,小A电话都一直是无人接听的状态,我赶紧召集班委在校园里寻找,大约晚上21点30分的时候在图书馆遇到了正准备返回宿舍的小A。我将她带到宿舍空房间处与其单独面对面沟通,询问其情况,但由于学生戒备心重,此次谈话并未取得成效。对其进行安抚,如果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联系辅导员,谈话结束将要分开的时候学生突然轻声说,“老师,我知道你一直在给我打电话,还组织同学一起在校园里找我,不接电话是因为我很享受这种一直被别人关心的感觉。”作为辅导员,我第一时间做好相关信息梳理和记录,联系心理咨询中心一直给该生做咨询的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将学生加入重点观察对象数据库。及时告知家长并建议家长带学生就医,被家长拒绝。为进一步确保该生的安全,发挥班委,室友等朋辈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由于心理调适不当所导致的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失衡[1]。该生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渴望与人交流但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家庭支持系统不足。对其心理状态变化过程和可能因素进行分析记录:

1.初露端倪:2018年新入学的小A,性格十分内向,没有参与任何社团活动或者班级班委竞选,总是独来独往,当时我隐约觉得需要多给她一些关注。新生心理普测结果中B类,当时与其谈心谈话的时候了解到,小A同学高中阶段曾因情绪问题就诊过,学生记得当时的量表中强迫,抑郁,躁狂三项是重度,医生开了药,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止未服药,后做过一段持续近三个月的定期心理咨询。新生入学后环境的改变很大,小A表述和自己想象的大学不一样,没想过有这么多课,还有早晚自习,还需要慢慢适应,但是整体感觉还不错。当时我鼓励小A去尝试一些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务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建立一些人际交往关系,但小A表示,期望自己是透明人,不愿与人交流。

2.日益明显:2019年5月,入学大半年,小A看到身边的同学总是三三两两,逐渐渴望能够有朋友的陪伴,但是性格内向,对大部分同学在谈论的影视剧或明星等话题并不了解,和身边的人相处时缺乏话题,很难融入。又恰逢从小关系亲密照顾她起居的外婆去世了。小A整个状态非常糟糕,出现晚自习逃课不接电话的事件。之后的時间里小A也就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困扰与我沟通过,总的来说,小A渴望朋友,但是在交往过程中缺乏方式方法,一直未得所想。自信心不够,不相信能够突破自我。2020年4月,小A班级有一位新转进来的同学,主动和小A一起吃饭上课,一周后新同学提出后续将不再和她一起了。小A觉得自己真心将她当朋友,主动提供帮助,但对方只是利用她,适应新环境后就过河拆桥。因此情绪十分激动甚至有些失控,心理咨询老师建议其外出就医,小A就此事与我沟通,表达如果和父母沟通,父母肯定不同意其就医,希望我能够陪同前往,但因我非监护人,再次与其父亲联系,再次被拒绝。

3.遗传因素:在小A的讲述中透露,小A的母亲中学时期也出现过心理问题,未得到解决,2020年在同事的陪同下就医,医生诊断有抑郁症,但因为父亲的严厉阻止,母亲并未服药。

4.家庭环境:小A同学从小由外婆抚养,一直到初中才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小A自述与父母的亲密度不够,而后父亲常年在国外,母亲的日常不如意都会向学生倾诉,让学生接收了太多负面情绪而又没有很好的纾解口。高中学校反馈给学生父母,学生的心理状态需要就医,父亲对就医结果不愿接受,拒绝住院和服药,只带学生做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就学生的情况,我也多次与其父亲沟通,但是其父亲都以不需要而拒绝就医。

三、解决方案

1.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辅导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发现该生的心理问题后,主动与其约谈,认真倾听了该生对于自身成长过程和家庭情况的介绍。了解到其母亲有抑郁症,父亲对母亲和小A就医服药情况十分抵触,使得小A觉得不能且没必要将自己的真实情绪告知父母,在沟通中我表示会与小A的父亲沟通,去传达和科普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尽量引起其父亲的重视和理解。就小A母亲会传递很多负面情绪给小A,而小A的日常困难和难过却没有人可以分享,我表示有任何问题可以和我沟通,我会竭尽所能帮助她,并承诺沟通内容为两人之间的秘密,建议其每周去一次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帮助调整自身的情绪。对其人际交往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或如何建立关系等问题,我尽可能给到一些建议和可能的方案,帮助其获得正常的交际能力。与小A同学逐步建立起了信任关系。

2. 与家长联系,加强家长的干预和关怀。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学生在校情况和结果。一方面,鼓励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干预与关怀,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压力。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中的关键部分,父母要主动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改变家长的认知,让家长认识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如何发现和引导孩子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2]。当然本案例中,与父母的沟通还在努力中。

3. 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适当安抚,平复焦虑情绪。在与小A的日常沟通中,帮助其分析现实事件,让其了解自己心理状态与健康状态的偏差,鼓励其主动去改变现状,并帮助去改变认知,从医学角度看,心理疾病跟感冒等生理疾病一样很常见,积极治疗,可以痊愈,积极面对。建议和陪同小A在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定期咨询,获取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建议,让其意识到问题所在和努力方向。

4. 耐心疏导,正确引导,恢复学生平衡心理。针对小A同学人际交往的焦虑和困难,对其进行了逐点分析,正面引导,配合学生干部对小A进行正向激励。同时,要发挥班委,室友等朋辈作用,以朋辈的教育的方式,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对小A进行正面引导。

四、案例启示

大學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稳定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信其大,不信其小;宁可虚惊一场,不可麻痹大意”,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干预。

1.深入贯彻“学生中心”的工作理念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在生活育人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育人。学业,人际关系等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正确的引导加以缓解和解决。进行学生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始终贯穿“耐心,细心,爱心”到实际问题里,加强情感交流和沟通,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保持一定的敏锐度,多角度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情况特殊的学生。对于特殊学生,尽早与家长联系,告知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合力关注和帮助学生。定期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谈心,给与他们需要的关爱,用爱心与学生相处,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引导,细心关怀,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与他人相处,从而让他们获得正常的交际能力与生活能力。及时了解每个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家庭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心理普查结果显示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要积极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作用,加强心理委员、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适当予以帮助。

2.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

大学生思维方式日趋“个性化、个性化、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创造性”等特点[3]。为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辅导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拓展教育路径。

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跟踪和处理。通过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讲座和座谈会,阅读文献等方式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并在班级活动和主题班会中积极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定期的班委会和下教室下寝室等方式,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作用。对于情况严重的要及时上报,避免产生恶性结果。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和方式。新生阶段主要是适应性教育,促使新进学生对常规心理问题有一定认知,宣传心理咨询的渠道,传播自我调节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适应阶段过后,加快转变角色,将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工作中,充实校园生活。要引导高年级的学生正确树立大学目标,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寻找并制定职业发展方向,找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加强家校和师生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反馈机制,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加强班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借助班委,及时准确了解学生信息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避免因为延误时机导致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学生的背后是家庭,辅导员在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家长的支持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总结

辅导员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科学干预,让大学生得以更健康的成长。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剖析,总结归纳案例收获,为后续学生问题提供经验,处理好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走出不健康心理状态,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沈威,范伟杰.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J].高校辅导员,2014,6(3):40- 44.

[2]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文粉娟.管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探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6):47- 50.

猜你喜欢

学生中心心理健康大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管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