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1-09-10赵萌

时代商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产业发展高职教育

赵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迅速成长,取得了很大进步,在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在有了明显增长的同时,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也有了新的更高的发展。在此大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只有适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才能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改变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是促使高职教育金融专业发展完善的关键,也是促使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有效提升,更加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应当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在对金融行业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及当前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就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方法措施进行了探索,以求为今后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产业发展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一样,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之间共生共荣。金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两者相辅相成。当前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持下,金融行业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不管是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方面,还是金融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提升,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找准自身的定位,以金融行业当前的专业人才需求为标准,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金融企业提供符合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此,对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关问题展开研究是推动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发展完善的关键,应当予以重视。

一、金融产业对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岗位要求。当前金融行业相关岗位主要涉及包括经营管理、风险分析控制、营销以及具体业务操作等在内的诸多方面与相关领域,因此金融专业从业人员一般需要具备营销、经济、会计以及社交等众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程度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由于金融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要在金融市场中占据有力竞争地位,金融营销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金融企业在关注从业人员金融领域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员工的产品营销知识与能力的重视程度也有了相对普遍的提升。与此同时,在金融行业需要时常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背景影响下,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还需具有相对完备的社交知识。

(二)素质要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除了需要相对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对一毕业可能更多接触的会是金融行业一线岗位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金融基本技能与业务实操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金融企业的需要。另外随着现代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行业涉及元素日益多元,跨界经营、综合管理成为大环境趋势,金融行业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需要的不再是只熟悉金融业务的工作人员,包括理财咨询、金融营销等等方面在内的职业能力与业务技能,金融专业从业人才都需要兼顾,只有如此,才能更为适应当前的金融行业发展需要。

二、当前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存在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完善。虽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改革开放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有了相对明显的发展,但是其中开设有金融类专业的院校却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大部分还是有且仅有一个金融类相关专业,有3个以上形成金融类专业群的更是少之又少,且当前还有很多院校在裁撤金融类相关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学生培养数量。另外,我国的金融类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上是与金融行业一脉相承且覆盖面相对齐全的,但是也存在着院校数量本身相对较少,很多由银行学校升格或改制而来,突出金融保险特色的院校相对较少等等诸多发展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传授以及就业能力培养实效。

(二)目标定位不清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既需要满足高等教育、金融教育的培养需要,也需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培养上往往是有一定的挑战难度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本身的定位就并不清晰明确,或简单复制高校培养模板,错误地将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性人才培养,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因而往往会导致其既无法培养出学术性人才,也不能发展学生的应用型素养;或是单纯集中于金融专业应用技能培养,完全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与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只具备当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操作技能,不具备职业发展与成长潜力,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节奏。与此同时,还存在很多高职院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开设金融类专业,导致教学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无法保证学生培养质量。

(三)面临新时代挑战。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正面臨着几个重要的发展性挑战。其一,金融行业需要与当前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现状相适应,其二,金融行业需要妥善协调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三,金融行业需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金融工作相关政策措施的部署实施,在给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挑战。像是随着监管政策而来的金融行业改革,可能会让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新的提升;另外改革阵痛期间的金融教育相关工作的具体开展可能也会相对保守一些;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金融行业以往的业态形式与商业模式可能发生的剧烈变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专业人才的岗位技能培养。

三、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深化改革,优化专业设置。作为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摇篮,高职教育金融专业的具体设置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是影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应当予以重点关注。以当前社会金融专业人才发展需要出发,从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出发深化改革,优化专业设置,是促使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体系发展完善,增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效,发展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状况,自主确定是否开设金融相关专业,避免因随波逐流而出现既浪费院校教学资源,也无法达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金融相关专业的设置需要考虑院校的办学特色与金融行业的显示发展需要,尽可能全的覆盖金融相关专业领域,形成专业群,发挥金融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协同效应,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二)革新观念,明确目标定位。融行业发展,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需要专业型人才,仅有关注前沿理论知识研究的学术性人才,金融行业的具体实践操作可能会无法有效开展,仅有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型人才,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可能会丧失方向。因此要实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二者共同成长,高职院校需要革新思想观念,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在分析研究金融行业岗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将金融类本科院校与发展成熟的金融类高职院校统一划分为金融专业本科教育,而其他职业院校只能开办金融专业专科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类所需人才,有效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从就业率、办学规模等方面时时对高职院校的金融相关专业教育教学状况进行梳理,引导裁撤教学培养效果不理想专业,有效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三)产教融合,应对时代挑战。面对新时代发展背景对金融行业提出的发展挑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只有与企业加强联系,深入金融行业发展一线阵地,才能更好地了解认识,进而反过来促使教育教学发生相应的改变,推动教育教学效果获得有效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可以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与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金融行业的现实发展现状,在明确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完善院校的金融专业教学设置,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获得有效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

金融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成长,在给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有利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挑战。基于此,本文对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展开了研究,以求为高職教育金融专业今后的发展完善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秦立.浅析高职教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J].山东纺织经济,2020(06):50-52.

[2]肖婧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3(03):39-42.

[3]许捷,李玉菲.新时代金融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0):20-24.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产业发展高职教育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