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21-09-10李云潮

关键词:山水画弘扬教师应

李云潮

摘 要: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美术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传统文化 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7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这充分说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承文化的重要性。鉴于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学中,以促进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

一、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结合,带领学生接触传统文化

当前存在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高,二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较少,大多数是从书本或从电视、网络上看到我国保留下的历史艺术作品和图片,这些平面的图片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并不能真正的感受和欣赏作品,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无法直接讲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融入不同的文化内容。

例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这课时,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欣赏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并能初步掌握山水画山石的方法步骤,于是便可利用作画工具“文房四宝”来为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首先在教学伊始为学生展示笔、墨、纸、砚,让学生了解山水画便是用这四种简单的工具,通过勾、皴、擦、染、点等技法描绘出山石不同的肌理和意境。并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山水画作品来进行艺术审美,并介绍作者所处社会政治环境与人文背景。学生有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就能以多种角度来欣赏画作,同时也能对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反思。其中涉及的画作手法或豪放、或简练、或精巧,都是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二、积累多样美术教学资料,拓宽学生文化体验渠道

在每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阶段,建筑物风格都会有所差异和改变。通过美术课堂中对古建筑的欣赏和学习,了解文化特点,更好地感受时代的艺术。建筑是立体的,教师要避免单一使用图片教学,还应该配合视频,把建筑放到一个时代和地域里去欣赏。

例如,在学习古建筑时,北京四合院和徽派形成了一个建筑的巨大差异。在学习两种不同的建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原因。同时,鼓励见过北京四合院或者徽派建筑的学生,来向大家讲一讲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在学习时,建筑的知识与美术中的雕刻绘画都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古建筑,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三、渗透文化教學,展开传统文化节日活动

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等,教师要积极利用节日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的活动,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秋节要到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和绘画作品。古人对月圆有着深刻的“执念”,而且这一特点在绘画和建筑上也明显体现出来。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灯笼并展开猜灯谜一系列的活动。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可使美术学科在现代教育中焕发光彩。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把握各种契机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以此来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传统艺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彦东《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大美精神——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学周刊》2014年第15期。

[2] 余友德《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及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

猜你喜欢

山水画弘扬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