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剪纸文化润色美术课堂

2021-09-10佘艳英

关键词:民间艺术剪纸美术

佘艳英

摘 要: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技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我校積极开展美术剪纸课教学研究,深度挖掘教学素材,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词:美术 剪纸 课堂 传统 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5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技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我校积极开展美术剪纸课教学研究,深度挖掘教学素材,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剪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是在广大民众中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课堂教学旨在宣传剪纸艺术,普及剪纸知识,从而更好地弘扬经典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枚绚丽珠宝,是刀尖上的艺术,深受大家喜爱”,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推动中华传统剪纸技艺在校园里生根开花、传承发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是对引领学生成长的实践探索。

坚持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剪纸等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创作、剪刻,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及造型寓意的美。从什么是剪纸、剪纸的产生、剪纸中的吉祥图案、剪纸中的基本装饰纹样、剪纸中的常见折剪样式给学生讲起,手把手教学生制作,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课程中渗透福娃、鱼、牡丹、花瓶等美好寓意,教师给学生创设民间剪纸艺术的情景,发挥个人特长剪制福娃,课程设计中,示范“福春图”,春:寓意新生命的开始,希望的象征;梅花:象征着逆境中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从备课、课件制作、教师示范、录制课程视频、剪辑视频……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进行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只为了给学生们一个完美高效的课堂体验。抽出时间点评学生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心学习,有所收获。课堂中学生们积极行动,努力创作,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学生播下艺术的种子,以艺术的力量、设计的思维、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们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拥有不一样的课堂。学生们通过一抹色彩、一点创意,指尖飞舞,搭建一片多彩的天地,放飞心中斑斓的艺术梦想。将作品赋予美好的寓意,为祖国加油。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采撷最美的图画。

学生们通过对剪纸作品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方法学习、体验剪纸过程的乐趣、培养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精美的窗花、形象的动物、别具一格的爱心图案等等,一幅幅剪纸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诠释了学生们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

课堂中学生们做得非常认真,他们做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教师也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大家。学生说:当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剪纸当中,就能感到对剪纸的这种喜爱热爱之情,剪纸可以开发我们的大脑,培养自己热爱艺术的品质。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文化。

剪纸课堂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中国剪纸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耐心、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宪《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地质出版社2005年第9期。

[2] 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剪纸美术
美术篇
民间艺术篇
大嘴蛙学剪纸
传承·民间艺术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民间艺术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