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优化中学生物教学

2021-09-10于雪

关键词:豆苗生物民族

于雪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选择学习生物的学生而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生物学教学,让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的同时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优化中学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生物 优化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1

一、渗透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榜样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值得歌颂与赞扬,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渗透民族精神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民族精神的傳承与发扬事关每一名中国人,只有将民族精神刻在心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学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爱国教育,传承民族精神,这是历史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教师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在讲解杂交育种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科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类,为人类做出贡献,并且不要怕苦怕累,要始终持有奋斗精神。

二、借用文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故事,借用文学故事,设置疑问,能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生物知识上,以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讲解生物知识前,可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学故事为切入点,并给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对此展开讨论。教师在明显感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以后,揭开问题的答案,继而讲解生物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性别决定”这一知识时,可以用女儿国为切入点,讲解性染色体的有关知识。在学生激烈讨论过后,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知识。

三、巧用诗词,激活生物教学课堂

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朗朗上口的韵律、优美深远的意境以及充沛的情感表达令人击节叹赏。在实际生物教学活动中巧用诗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热情,更能营造活泼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生物知识。以往的生物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单调陈旧的特点,即课堂讲课不注意知识引入环节,而是生硬的照本宣科,直接讲解课本内容。

这一做法逼迫学生必须迅速调整状态,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生硬的开场往往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至于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注重知识引入这一环节,让学生有相应的缓冲时间。例如,教师在讲解种间竞争关系时,可用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来作为情境,教师先给学生抛出问题“请问这句诗中,草和豆苗属于哪种生物关系?”教师可以以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草与豆苗的竞争关系,继而再从竞争关系延伸至其他,如合作等生物关系。

总而言之,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优化中学生物学教学有三种有效途径。一是渗透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二是借用文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愿意学习生物知识。三是巧用诗词,激活生物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生物,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秀刚《浅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科教探索》2008年12期。

[2] 马玮莹《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科学教育》2007年。

猜你喜欢

豆苗生物民族
割豆苗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第12话 完美生物
MINORITY REPORT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