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李晓燕

关键词:长江诗词传统

李晓燕

摘 要:客觀地说,地理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地理学科研究的一部分内容与人类生活相关联,并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这进一步表明,地理学科和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25

随着社会的发展,优秀文化的传承不断被重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产生文化认同感,从而使得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上一层楼。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融入初中地理课程中来,确保学生在学习地理这一门学科的同时,对其产生认同感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联系生活,融入传统文化

虽然科技在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始终很保守,难以突破传统的屏障,一直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教学。这一情况会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往往会因为自身缺少了对知识的探求欲望以至于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氛围差,使得自身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纵观地理这一门学科,教师不难得知,地理内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良好状态,课下不忘多问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探寻母亲河》时,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放一段关于长江的小视频,然后从生活饮水的角度切入,提出“没有河流,那么生命将不复存在,河流是大地的动脉;自古以来,河流哺育着人类,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河流又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观点。由此引导出作为中华儿女,应爱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再由爱上升到守护,主题进一步由爱升华成爱国主义。

二、联系诗词,宣传传统文化

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前人的智慧,短短的几句诗词,便能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它叙述手法多样,题材不一,又能够集中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流行什么文化,并蕴含着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同时还能够留有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由此可见,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广泛,其中的丰富内涵应被当代学生所吸收体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多引用古诗词,将诗词与地理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被诗人的优良品质所影响,从而培养出高尚的情怀。

例如,教师在教学探寻长江源头时,可以引用李之仪的《卜算子》,在PPT上用这些诗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学生便会产生疑问:长江的头在哪?尾又在哪呢?教师可以借用诗词,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扩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列举这些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学生可以领会到长江浪花翻涌的画面以及诗人们游长江因此而产生的豪迈情怀。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得传统文化通过诗歌这一个载体,进入到地理课程学习中,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通过诗词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地理学习中收获良多。

在地理课程中,应做到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的接轨,使学生能在课程中领悟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但由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地理教学中还是一个难题。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教学素养,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培训,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晓萌《初中地理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以“长江”一课为例》,《地理教学》2021年第1期。

[2] 满建利、庄丙武《初中地理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地理教学》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长江诗词传统
长江掠影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少年力斗传统
长江8号
长江8号
长江8号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