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结合

2021-09-10程新美

关键词:数形传统内容

程新美

摘 要:在小学新课改的推进之下,对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要进一步有效把握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更有效地渗透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以此体现出良好的融合效应,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增强提供必要的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 数学课堂教学 国学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12

在小学五年级的课程体系中,数学课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针对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都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在其中可以更有效地渗透和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的学习,潜移默化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在自我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情感教育,为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提供必要的条件。具体来说,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融合的相关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数学知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数学知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重复地讲解理论,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应有的学习兴趣,无法呈现出应有的教学成效,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数学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其中融入相对应的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数学课堂有足够的兴趣和好感,这样能够进一步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在传统经典的品味和感受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数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点,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去探究其中的关联,这样能够进一步更新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针对传统经典进行更有效地传承和发扬。

例如,针对《图形运动》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数学知识中和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融入。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在大家的心中,‘圆’是一个什么概念?”通过这种问题的指引,让学生更有效的认识物体展开想象,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引导学生更有效的明确“圆是最有弹性的几何形”。然后,在该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理念和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融入,引导学生们对古人的智慧进行感受和了解,确保学生能够更充分的认知“圆”有很多道理,要“外圆内方”,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渗透,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圆”有更深入的认知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自我的传统文化修养方面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二、挖掘数学的数形之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针对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要充分体现出数学的数形结合的美感,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而对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發,进而在数形美感方面能够有全新的感受。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针对性的指引,并且在课堂教学环节对其进行还原和再现,对于各类数学知识与现实背景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衔接,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的限制,进一步把握知识发展的轨迹,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形态变化和数形结合的美感。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等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进一步有效应用“田忌赛马”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对于这个故事的影像进行充分的呈现,对于整个赛马过程进行有效回顾,然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对于对阵图进行充分的演示,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数字和形状图形的内在联系,更生动形象的理解对阵演示图,在教师的比较和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清晰明确掌握每一个回合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同时也能够总结出最优化的思想,以此体现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味”,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进而在内心深处会生发出使命感和自豪感。

三、挖掘数学图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图案,种类众多,这些图案有着十分深厚的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此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挖掘传统图案的内涵,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的体验到数学的图形和传统文化中的图形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到互联网上寻找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多边形的图案,然后进一步搜集与多边形相关联的其他典型的图案。例如,在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脸谱、年画、剪纸、瓷器等都有着许多吉祥图案,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其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思想,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激发自主探究精神,不断地寻找相关材料,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同时对于数学图形和相关知识内涵公式等也可以更有效的理解,进而使其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四、渗透名人成长历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涉及分数的相关内容,在针对分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融入相关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和伟大贡献。例如,在针对分数的认知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融入祖冲之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祖冲之圆周率发现过程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祖冲之对于数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充分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孜孜不倦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认识到学习中的困难,并且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迎难而上,使自我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家和古典数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经典《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给出了完整的分数加、减、乘、除以及约分和通分运算法则,其中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的“更相减损”法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给出的方法是一致的,让学生了解到相关内容,也能够充分的感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数学思想,也能够充分地感知到传统经典中的无穷魅力。

五、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更全面深入的阅读相应的传统经典,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语言,它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方面的核心的语言和工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进一步的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优秀传统经典的内涵,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阅读,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首先,要着重做好课内阅读工作,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进行相对应的阅读,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充分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和无穷魅力,把知识链接作为课内阅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更充分的呈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数学也有更全面的了解。其次,要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课外的传统文化经典文献。通常情况下,说起课外阅读往往更多的是语文的课外阅读,其实在数学学习方面也有很多的课外阅读内容,特别适合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胡鹤龄的《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郁祖权的《中国古算解趣》、柳薄濂的《曹冲为何能称象》等书目,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传统经典的数学故事,与此同时也能够把握经典数学题的解题过程等等,对其思维和视野的拓展能够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要进一步把握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更深入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相關内容,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教学的任务和要求,使两者进行更充分的融合,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此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综合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丽《浅析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文教资料》2016年第11期。

[2] 金春峰《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在当今的发展和前景》,《文史哲》2018年第5期。

[3] 罗光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学经典吟诵教学中的应用》,《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年第4期。

[4] 李继业、杨杰《让“书香校园”焕发历久弥新的色彩》,《吉林教育》2017年第Z2期。

猜你喜欢

数形传统内容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