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21-09-10王强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效果传统

王强

摘 要:传统文化是指我国上下五千年来先哲智慧总结的文化内容,其中主要劝人向善以及对生命、自然的思考为核心,是我国历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的教育部门也开始提倡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播。而小学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刚刚萌芽,这个阶段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所以,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入手,全面展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改革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08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与语文、英语并称为三大主科,是教育教学的重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融入传统文化,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成为其中的关键,能让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是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能较好地帮助小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成长。针对此类情况,本文展开如下内容的探究: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1.能增加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效果

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小学数学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相对枯燥,而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趣味数学内容,所以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的需求,让学生更加愿意学习数学内容。

2.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中的广泛传播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也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因为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传统文化就被不断的灌输给小学生,因此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对于直接教学效果更好。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办法

1.导入新课时渗透传统文化

一节新课能否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博得学生的关注,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有效的导入,犹如一座沟通新知与旧知的桥梁,引领着学生积极主动地由此岸的学习到达彼岸的探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充满情趣又启迪智慧的历史故事,如果将这些故事恰当地融入新课导入中,必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搜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故事,并将之引入课堂。

2.课堂教学时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每一个新的定义、概念、规律、定理的理解,都是对学生理解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挑战。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学生架起抽象的概念、定义等内容与学生的形象思维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部门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开始强调从基础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强化小学生的思想,从而保证小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萌芽的阶段,就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成为关键。同时,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也有利于提升数学课程的趣味性,从而保证小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确保实际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浩哲《我国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的价值、现状与展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期。

[2] 冯秉政、李艳秋《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理工科大学生中的普及教育方法——以济宁学院数学系“国学大讲堂”活动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2期。

[3] 陈亚萍、付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涵、价值与途径》,《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效果传统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