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真人图书馆”在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中的应用

2021-09-10李惠贤

关键词:路径创新资助育人

李惠贤

摘  要:真人图书馆活动以其阅读内容鲜活性、阅读方式互动性、阅读环境灵活性、阅读过程发展性和阅读体验融合性,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有助于贫困学生的精神引领、互动成长、心理发展、内涵培养和持续培育,在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上具有独特优势。高校可依据发展型资助体系,分门别类建立满足贫困学生全面发展的真人图书库;依托媒介融合新技术,线上线下共建便捷便利的“真人阅读”载体;依靠资助社团组织架构,建立运营团队实现“真人图书借阅”常态化运行管理;依赖读者反饋和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完善真人图书馆活动,强化面向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品格养成,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真人图书馆;发展型;资助育人;路径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一方面要推进构建精准资助体系,保证资助对象精准认定和资助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要推进资助与育人相结合,从“助人”向“育人”转变。[1]教育部党组2017年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要求“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2]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创新工作载体的内容、方式和路径,不断加强资助育人的实效性。

“真人图书馆”是一种阅读理念,从“阅读书”到“阅读人”,从“阅读文字”到“阅读人生”,让读者通过更开放便捷的方式,收获更多元的思考。真人图书馆最早的起源于丹麦的哥本哈根,[3]在2005年匈牙利的赛格德大学成功举办真人图书馆活动之后,逐渐流行世界各高校。[4]国内首次引进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鲜悦”活动。[5]真人图书馆自2008年正式被推介到中国已有十余年,[6]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阅读模式,以一种面对面沟通的形式让读者来完成“图书”的阅读、新知的探求、思维的碰撞。[7]通过“真人图书馆”活动,读者可“借”一个活生生的人进行交谈,“阅读”他的人生经历,“阅读”他的生活感悟,从而更直接更有效地获得鲜活、逼真、贴切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甚至是价值塑造和行为习惯。“真人图书馆”活动以其阅读内容鲜活性、阅读方式互动性、阅读环境灵活性、阅读过程发展性、阅读体验融合性,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上具有独特的创新优势。

围绕立德树人,衔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本文基于“真人图书馆”活动,探索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实践创新路径,让贫困学生通过借阅类别丰富的“真人图书”,丰厚学识,增长见识,塑造行为,浸润道德,拓展能力和激励精神,强化面向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品格养成,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当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现存问题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教育事业公平的重要举措,国家高度重视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奖、助、贷、勤、减、免、补”各项政策日臻完善。但是,立足我国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资助育人体系规模越来越大、资助主体越来越多元、资助方式越来越丰富”,但高校资助工作方面仍存在资助认定体制不够完善、资助主体过多依赖政府、资助方式以经济物质为主等问题。[8]多年的资助育人工作探索和实践,不难发现经济物质帮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助仅仅是生活基础保障,要“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高校资助育人的“着力点应当由保障学生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9]也就是要以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为价值导向进行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结合一线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主要存在精神引领不足,互动交流较少,心理发展忽视,内涵培养不够、持续关注缺乏等问题。

(一)重物质资助,轻精神引领

目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逐步成熟,大多高校均设置有国家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助学金、新生专项资助、建档立卡免学费、勤工助学、节假日关怀慰问、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等十几项资助项目。但是,各类“奖、助、贷、勤、减、免、补”资助政策的落实仍是直接和主要体现为金钱或物资的发放、补贴或减免,均属于经济物质类资助,而在贫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精神引领不足,缺乏对贫困学生的理想指引、价值引领和道德浸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无偿的金钱或物资给予,一方面只能短期缓解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只能暂时帮助贫困学生解决表层的物质需求,而不能有效切断贫困的代际相传,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受助学生滋生“不劳而获”的消极想法,不利于“劳动成就生活,奋斗创造未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和自立自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重单向传输,轻互动交流

除了资助政策落实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还包含举办资助育人相关活动。当前资助育人活动形式集中为讲座、征文、演讲、海报、横幅等主题宣传活动类,或者优秀学生分享会、模范事迹报告会、标兵评选等树立榜样示范类,属于直线型的、单向性的,而未能实现互动交流、互助成长。单向传输,被动接受,容易导致资助育人活动流于形式,活动成效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资助育人”的关键点在于“育”,“教育”。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曾说过,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这个交往指的是“交流和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互动交流,没有互动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0]互动交流是人类教育发展历史开展教育教学的经典方式,有效的互动交流是“促进师生彼此了解并依此形成教学依据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互动交流是引领学生打破自我封闭走向自主学习的开始”。[11]人类的学习总是发生在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作用中。因此,资助育人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是贫困学生开始主动深度接受教育的触发器,是实现贫困学生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重要保障。

(三)重基础保障,轻心理发展

高校资助的总体目标是“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因此设立“学费问题以助学贷款为主、励志奖学金为辅,生活费用问题以勤工助学为主、助学金为辅”的资助大框架。但是“不失学”不代表好学、乐学和勤学。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本途径,前提是贫困学生能在受教育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由于成长环境较艰苦及生活实际困难较多,贫困学生较容易出现敏感、脆弱、偏激、孤僻、自尊心过强等性格特征,而当前的资助育人工作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应坚持“育人”与“育心”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培育贫困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12]。

(四)重资助形式,轻内涵培养

当前高校普遍设置“奖、助、贷、勤、减、免、补”各式各样的资助类别,形式丰富多样,但是内涵培养仍是短板。比如勤工助学,分为助理岗、劳务岗和技术岗,重在让学生服务,以“劳”获取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劳动创造未来的意识,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大多缺乏对贫困学生的能力拓展和素质培养。再比如,助学贷款,工作重点往往放在“学生申请-学校审批-银行同意-签定合同-毕業确认-贷款催还”的业务性内容,重在贷款的流程操作和还贷结果,而轻视贷款过程的感恩引导和诚信教育。资助形式多样化,能满足不同类型贫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如果能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趋向内涵式发展,将更能从根本上带给贫困学生更大的帮助,毕竟在贫困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动手实践能力和艰苦劳动意识比勤工助学获得的工资补贴更有用;学会感恩与诚信,在贫困学生的未来人生中比单纯获得学杂费贷款问题更重要。

(五)重集中支持,轻持续关注

高校的各项资助工作集中在每个学年的第一个学期进行,从新生专项资助、绿色通道、贫困认定到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的申请。开学初集中批量地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物质支持,能直接有效解决他们开学时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但是集中的资助举措缺乏对受助学生成长发展的持续跟踪关注,比较难以满足他们除生活基本保障外的其他如心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同理,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也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和能力素质拓展贯穿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四合一”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二、“真人图书馆”融入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阅读内容的鲜活性有助于贫困学生的精神引领

真人图书馆出借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而是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即以人为书。与传统的文献书籍相比,阅读内容具有鲜活性,更容易引起贫困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对不同知识的渴望,使得交流内容丰富多样,使得交流深入有效,提升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人文温度,有助于贫困学生的精神引领。

真人图书馆兼具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的作用,真人图书资源库纳入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个人,鲜活的个人经历和人生感悟,提高了贫困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性;不同的风格和特殊的经历,带给贫困学生不同的心灵滋养和情绪体验。真人图书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鲜活的表达形式,调动起贫困学生的兴趣和情绪,使他们真听真信、真学真用,在不知不觉中树立高尚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阅读方式的互动性有助于贫困学生的互动成长

真人图书馆的阅读模式是“双向互动式”的,打破了单向信息传递容易产生信息鸿沟的局限,一方面贫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目的选择聆听的内容,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问和交流,真人图书可以根据贫困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实时调整传递内容并针对引导,可以挖掘隐形知识,是一种思想共鸣的“互利性”交流,同时,真人图书用更加社会化的语言加以表达,使大学生置身于社会化中,增强了资助育人的感染力。真人图书阅读方式的互动双向过程,实际上就是相互沟通、共同分享、互动交流和彼此启迪的过程。

另一方面,贫困学生可以实现“借阅者——真人书”身份互动转换,读者在阅读真人图书的时候,真人图书其实也是在阅读读者,读者和真人图书共同成长。同时,参与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读者,在学习感悟了真人图书的经历和经验获得自我提升后,可以申请成为真人图书,激励贫困学生自助成长、感恩助人,真正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

(三)阅读环境的灵活性有助于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

真人图书的阅读环境可以实现灵活定制化,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阅读主题和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布置与主题相适宜的阅读环境,进而创设放松舒适的心理环境,一方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另一方面能有效帮助读者缓解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

针对贫困学生的真人图书的阅读环境在充分了解和尊重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有助于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此外,真人图书的主题也可以根据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微调,使之更契合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阅读过程的发展性有助于贫困学生的内涵培养

真人图书馆的阅读过程具有动态发展性,是根据真人图书的特点以及读者真实需求动态发展,主要传递真人图书与读者之间的个性化知识、独特化阅历和个体化技能,与发展型资助高度耦合,有助于贫困学生的内涵培养。基于阅读现场的展示、自述、提问、交流和讨论等环节,会出现真人图书和读者之间持续、深度的互动,整个阅读过程呈现“立体网络式”发展特征。[13]每一次的阅读,都具有无限种可能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发展需要和时间安排选择真人图书的借阅次数、借阅时长和借阅深度,也可以自主选择与真人图书的交流方向、互动问题和讨论内容。

(五)阅读体验的融合性有助于贫困学生的持续培育

真人图书馆的阅读体验具有融合性,读者不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互动中体验、感悟和提升,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线下阅读和交流,而是媒介融合技术支持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借阅与互动,既融合了真人图书的知识、经历、感悟和读者的知识、经历和感悟,又融合了线上线下阅读,双方在持续的互动交流螺旋式成长发展。基于真人图书阅读体验的融合性,可以建立贫困学生阅读档案,依靠大数据分析,厘清贫困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借阅偏好,持续动态关注,进行延展性服务。

三、“真人图书馆”融入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分门别类建立丰富的真人图书库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整体部署,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两项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三类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塑造学生“四种品质”——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14]依据上述发展型资助体系,可分“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四类建立丰富的真人图书库,满足贫困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实现贫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

真人图书可以是在校学生、教职工和校外人士。“自立自强”真人图书可以选取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自立自强突出事迹的,比如在技能竞赛或者其他一些赛事中荣获省市级以上的奖项的;“诚实守信”真人图书可以选取在日常生活中在践行诚实守信价值观中有突出表现的,比如拾金不昧、言出必行;“知恩感恩”真人图书可以选取知恩图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比如感恩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勇于担当”真人图书可以选取在某个领域主动担责有为的,比如在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具有突出表现的。分门别类建立“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四类书库,招募在这四个方面表现杰出优秀的、人生经历丰富、生活阅历丰厚的真人圖书,与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同向同行,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二)线上线下共建“真人阅读”载体

真人图书馆相比于传统图书,“真人书”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隐性活态资源与他人分享,可以与“读者”面对面地探讨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不仅让读者获取了知识、开拓了眼界,还可以消除不同群体、不同人员之间的隔阂和神秘感。除了线下的“真人阅读”,还可以利用各类融合媒介技术,构建云端“真人阅读”,借助直播技术,让阅读体验更具视听感、科技感、参与感。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真人阅读”交流平台,可以跨越时空距离,实现“读者”与更多优质“真人书”面对面说“书”、探讨式看“书”、零距离听“书”,满足00后贫困学生的新奇阅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和数量,促进形成积极、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资助育人潜移默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融合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既能加强活动的宣传,提升活动成效,又能吸引更多优质的“真人书”加入“互动分享、互助成长”,从而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规模、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更多的贫困学生能通过“借阅”更多更好的“真人图书”,领略别样人生和百态社会,塑造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建立运营团队实现常态化运行管理

常态化管理是“真人图书馆”持续发展和实现卓越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真人图书馆”活动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实现常态化管理的前提保障是组建运营团队。“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运营主要分为总统筹“馆长”、活动策划、“真人图书”的收集管理、对内对外宣传、活动全程的组织安排、总结与报道等工作。服务于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可以依托自强社、励强社等资助社团组织,以“项目化”管理的形式招募“指导老师-学生负责人-学生干事”三级架构的运营团队成员,将“真人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扎实推进“真人图书馆”常态化管理。

运营团队对真人图书征集质量、借阅服务、阅读开展和用户反馈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贫困学生的需求现状,制定真人图书借阅指南、运行方案、改进计划等。

(四)依赖读者反馈和大数据实现动态调整

真人图书馆依赖读者反馈和大数据分析可实现动态调整和更新完善。分别为活动的问题反思、实施成效、特色创新、提升改进、宣传效度、“读者”的意见反馈、“真人书”的体验反馈、社会的反响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和使用后台大数据分析,在总结改进中完善活动。据相关调查显示,报名时间和报名人数的指标与不同主题内容的真人图书及不同类别的真人图书之间具有相关性差异。[15]通过数据分析检验可以得出贫困学生对各类真人图书的具体偏好,以及校内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贫困学生对真人图书的偏好差异,根据偏好差异,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增加资助育人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是指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相结合,在帮助贫困学生提供物质保障和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关注他们的精神引领、互动成长、心理发展、内涵培养和持续培育,强化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品格养成。“真人图书馆”活动不失为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操作性较强的创新路径,值得继续探讨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沈秋欢,胡友志.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分析与价值确证——基于教育制度伦理学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3):110-118.

[2][1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5)[2021-0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Agot Berge.Recent Trends in Library Services for Ethnic Minorities-the Danish Experience [J].Library Management,2002(10):79-87.

[4]陈婧,周晨.我国高校真人图书馆的建设现状、误区与对策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03):30-38.

[5]张立亚.Living Library 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6-88,103.

[6]吴云珊.中国化真人图书馆需厘清的几个概念和关系[EB/OL].(2020-10-29)[2020-11-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01029.0859.002.html.

[7]王焕景,隋欣欣.媒介融合视角下真人图书馆形态创新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7(23):11-14.

[8]侯昀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3-5.

[9]闻羽.高校发展型资助助力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59-60.

[10]苗小军.教育即对话——教育对话论[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1(5):21.

[11]高江勇.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发生——为何需要及何以实现互动式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1):84-90.

[13]王萍.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推广探析[J].图书馆,2017(12):61-65.

[14]李义波.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68-70.

[15]王永胜.高校真人图书馆的偏好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11):78-88.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资助育人
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管理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