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评估分析

2021-09-10秋慧

时代商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验室评估建设

摘要:保险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校保险专业教学期间,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所以,高校需重视建设稳定可靠、质量优秀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度极高的职业环境,锻炼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文中以保险专业为中心,对实验室建设及评估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评估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险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方面对保险专业优秀人才的总体需求量持續增加。保险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高校保险专业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需对实践教学加以重点关注。目前高校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依旧存在相应的问题,高校务必重视对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及评估的进一步探索创新,以此使学生实习实训水平和质量得到真正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保险专业属于实践性、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为:学生对保险专业所涉及的基本实务技能加以系统学习掌握,并成为可以在保险企业、银行与保险业务管理以及各类企业风险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所以,建设稳定可靠、质量优秀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度极高的职业环境,不但属于保险专业落实实践性教学的迫切需要,同样也成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客观需要。鉴于此,重视保险专业实验室的系统建设,使保证保险专业优秀人才培养,锻炼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对于保险专业实验室,多以校内、校外形式为主,校内实验室多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地基,校外实验室则是以校企合作以及产学研究结合模式为主。依托校企互动模式,建设校外实验室,可以为社会培养输出所需的技能型保险专业优秀人才,增强就业率的同时,锻炼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保险专业实验室开展校企互动以及产学研结合,同样可锻炼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样也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培养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1]。

二、保险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评估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验室无法满足专业实训要求

当前,部分高校并未设置专门的校内实验室,实务模拟环境氛围不足,学生难以真切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气氛。同时,教学软件方面更新频率较慢,保险实务发展变化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导致专业实训效果较差。

2、短期校外实训课程难以有效落实,实训效果不足

大部分高校保险专业均开设有校外实验室开展短期校外实训课程。不过,因实训时间不足,对保险企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保险企业对此并不重视,对学生关注度普遍较低,导致实训效果明显不足。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

校企之间并未设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管理机构,缺少统一规划以及长期目标。同时,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方面缺乏健全性,地基教学实践仅仅局限于浅层次实践,致使实践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4、保险专业实验室评估模型不健全

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期间,评估模型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建设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标准。不过,基于高校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估模型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健全,这也对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产生一定的制约影响。

三、保险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对策

1、提升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

严格基于保险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校内保险专业实验室。高校应重视投入相应的资金,建设保险专业实验室,使保险展业实验实训的教学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对于保险专业实验室,应涵盖保险综合业务教学软件、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社会保险实训教学软件等,同样需包括方针实训室,满足学生对于保险承保业务与公估业务和再保险业务以及理赔业务等实践知识的了解学习,促使学生专业能力可以得到真正提高[2]。

2、有效落实短期实训课程

对于保险专业,可位于不同学期设置安排相应的专业考察课程以及专业见习课程。高校可同保险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机会,从而完成短期实训学习。如高校保险专业可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验室,满足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同时,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实践学习。如此,使保险专业短期实训课程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并结合专业考察以及专业见习的方式,使学生对保险行业与营销运作等作出更深的学习了解,并对所需理论知识同实践加以充分结合,锻炼培养分析思考、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提升。

3、构建运行实验室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组建保险专业时间实训工作小组。需制定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对机构组织和人员配备加以优化完善。高校保险专业应重视组建实践实训工作小组,对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作出科学系统规划。具体工作内容涵盖对校内外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进行长期的科学系统规划,对校企双方的职责、权利等作出充分明确,为实验室建设的系统化以及规范化提供可靠保障[3]。

第二,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高校保险专业学生实习,应提供专业实习手册。开展实习期间,应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习日记,对实习内容、重点与收获、体会等进行准确记录。同时,实习生返校之后,应在规定时间完成专业调研论文。有实习企业负责对实习生所具有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表现,作出客观准确的评定。对于学生实习综合成绩,可划分为实习单位成绩、实习汇报成绩与调研论文成绩,比重为50%、40%、10%。

4、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对于保险专业教师,不论数量或是业务素质方面,均难以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迫切需要。所以,务必运用相应的措施,促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真正提高。首先,邀请企业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专业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其次,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工作经验极其丰富的专业人员,以及实验室中经验极其丰富的技术骨干,以兼职的方式加入到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之中。最后,以“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提倡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提升。

5、提供先进信息设备

对保险企业业务流程进行真实模拟,需借助专业的保险配套软件。条件允许时,可选择实用性、操作性良好,且价格合理的专业软件,以此开展工作。硬件配备方面,电脑设备与网络环境需加以重视,此外,则需关注软件配备方面,防火墙也成为重点内容。防火墙的安全设置,保险专业实验室操作方可避免受到有关因素的干扰影响。防火墙保护应当保证外网、内网双层保护,提高安全系数。与此同时,条件允许时,应设置UPS等断电保护设备。如此,遇到意外事故的情况下,避免对实验的科学和实验成果产生影响[4]。

6、重视校企交流,发挥实验室平台作用

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需重视同保险企业之间的校企交流合作,共同签订协议,建设校外实验室。同时,定期组织实习意愿强烈的学生进入校外实验室进行学习,并有保险企业作出严格考核,以此锻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此外,邀请保险企业进校园,以“走进来”的方式,如邀请保险企业管理人员和销售精英,组织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座谈会,使学生可以获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保险行业基本概况作出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解,使其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可以得到真正提高。同样可有保险专业实验室教师负责组织开展相关的保险培训,为保险行业人才提供重新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使保险实验室影响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实验室凭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5]。

7、加強保险专业实验室评估模型设计

基于保险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以“模拟保险公司”为基本理念的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模式。基于保险公司业务体系与发展,对信息技术加以科学利用,对业务流程以及处理保险数据做出仿真模拟,此模式下的保险专业实验室,能够实现整合保险精算实验以及业务模拟实验,确保实验室能够海纳百川。基于实验室所具有的功能区分,使学生所具有的差异化实验需求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学生和“模拟保险公司”之间的充分融合,使学生实习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针对保险专业实验评估,基于保险专业实验室属于文科实验室范畴的基本情况,对保险专业实验室评估,需涉及涵盖对其社会服务功能方面的评估。对教育部实施的评估指标体系加以参考借鉴,以科研、教学以及社会服务功能为主,对文科实验室做出评估。为对实验室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估,保证评估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评估指标作出系统划分,设计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具体为:

第一,科研指标(60%):研究方向和承担任务情况、研究成果与科研队伍建设,比重为20%、25%、15%。

第二,教学指标(25%):实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效果,比重为15%、10%。

第三,社会服务指标 (15%):对外服务、效益,比重为10%、5%。

关于评估指标计算,评估指标体系总分共计100分,以实验室特点为主,对三级指标作出科学准确评分,各项评分以100分制为主,按照各项指标评分,基于权重系数作出加权,最终获得实验室整体得分。关于计算公式,即。其中,Ts表示总得分,Si表示第i项三级指标得分,Wi表示第i项三级指标权重。基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分析,对科研指标权重设定在60%,考虑到保险实验室的发展层次以及后劲,同样是借鉴国外保险实验室的成功经验与基本做法,由于高校建设实验室所需的费用成本过高,因此,实验室应以“高起点”融入到保险专业教学,实验室教学功能方面的设计虽然十分重要,不过也无法成为评估的关键和重点[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保险业务不但涉及保险营销,同样涵盖保险精算、客户服务与产品设计等众多有关业务。不过,当前大部分高校保险专业多重视开展理论教学,实验室建设难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迫切需求。所以,为培养输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能力,务必在制度、管理等众多方面加强保险专业实验室建设,不断健全保险专业实验室评估方法,发挥保险专业实验室的关键作用,强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维,孙韶华.高校保险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评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39-140.

[2]董银霞,刘肇民,张幸,等.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00(021):43-44.

[3]郭蕙兰,孙光慧.对保险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000(0z2):507-508.

[4]彭美华,张瑞华,赵亮,等.基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谈医疗保险专业的实验实训平台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4):27-29.

[5]张瑞刚.财经类高校保险实验室建设初探[J].上海保险,2017,000(022):112-114.

[6]李云.保险模拟实训室教学平台建设研究[J].经济师,2015,000(012):123-125.

作者简介:秋慧,女(1979.2—),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猜你喜欢

实验室评估建设
寒露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