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径探讨

2021-09-10陈元刚张玉欢

关键词:机械化现代农业经营

陈元刚,张玉欢

(重庆理工大学 a.管理学院;b.经济金融学院,重庆 400054)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关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二是健全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各种大宗农产品的定价机制、补贴政策、收储制度;三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党中央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等新目标新任务。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主轴可见,全面顺利实现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我国农业由弱变强的必由之路。

所谓传统农业就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满足农户自己需要为主要生产目的,以人工和畜力的手工劳动方式进行生产,生产工具较简单、农机利用程度低,采用原始的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科学技术介入,以精进技术为手段,以节省生产成本、创造剩余价值以及减少农业用人为目标,形成大规模、集体化的生产单位进行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及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活动。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可以看出,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模式为主,生产动力主要由人力、畜力和小型农机构成,规模也相对较小,生产方式比较落后[2]。相对地,现代农业则是农业生产处于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农业产业形态,主要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科技性、市场性和产业性。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小型分散性生产方式,生产技术落后和抗风险能力弱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现代农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生产规模,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对农业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和改革,才能保证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进步[4]。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归宿,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规律,是一种造福于全社会的农业产业形态。因此,当前在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现实环境下,必须深刻意识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要性,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尽快缩小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确保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5]。因此,研究如何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转型就是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历经漫长的70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以人力、畜力和土地为主要生产要素,以单个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完善的传统农耕体系,目前正逐步向生产要素多元化、生产规模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农用机械总动力8.1万千瓦,粮食产量约为11 318万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 029公斤/公顷,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5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政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渡到“三权分置”,使农民有了土地使用的自主权,在改革开放初期,农用机械总动力7 478万千瓦,粮食产量约为24 048万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 984公斤/公顷,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3%;近年来,科学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农用机械总动力105 550万千瓦,粮食产量约为66 949万吨,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 621公斤/公顷,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7.7%(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纵观农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粮食产量因科学技术的应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内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得到解决。伴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已初步建立,农用机械设备的制造力增强,科技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的发展进步,以工业反哺农业效果显著,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以保证生产质量。

但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第一,现阶段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仍然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农业尚未完全实现产业化生产。第二,在我国“二元结构”经济体的大环境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一定的人口流失,大量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其中更不乏一些高素质、高技能、高层次人才。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从业人员学历初中及以下的占比89%,学历在高中及以上的占比11%,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从业人员学历初中及以下的占比91.7%,上升了2.7个百分点,学历高中及以上的占比8.3%,下降了2.7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还不够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严重不足。第三,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种植产业,农业技能来源于祖辈的代代相传,科技技能的掌握上明显不够。第四,我国粮食产品的总产量虽然在逐渐递增,但是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尚未全方位普及,适合我国农业耕种特点的机械化作业推进困难,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等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全面的农业机械化到技术现代化的过渡,进而实现了农业管理现代化,而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现代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所提供的农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产品需求,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加快推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步伐,在这一进程中,人力、技术、资本和管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基本要素。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基本要素的关系,无疑是抓住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这项系统工程的主要矛盾,就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三、我国农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农业也受到产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机械化以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动力不足、水平不高,难以与发达国家相匹敌,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一)农业产业化不足

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基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支持,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一系列涉农政策的出台,表明决策层高度重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也说明农业朝着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仍处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农业经营体系不完善、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农业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较突出,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将农业产业化五大要求按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环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大板块: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首先,在区域化布局方面,从我国农业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是大宗农产品的主产区,具有农业生产气候适宜、环境优良等特点,适合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农业投入品过度使得区域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以及水土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其次,在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方面,生产专业化主要是指围绕某种农产品的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一体化的协同相结合,使每一种农产品的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都能够制作成为最终产品进入市场,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实现生产专业化。在一体化经营方面,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驱动下,农业、工业以及贸易的结合日益紧密,但是在产供销上,各环节尚未实现真正一体化,农民经营也主要停留在生产初级产品阶段,农民并未真正进入市场。服务社会化是通过一体化组织,利用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组织有关科技机构,对共同体内各个组成部分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以及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全面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6]。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的耕、种、防、收等产中环节,且发展比较成熟,而农业生产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服务相对滞后或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尤其是产后仓储、烘干、加工等,亟待进一步加强[7]。

最后,在企业化管理方面,主要是将农业生产纳入企业范畴,逐步实现农业从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管理向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目前,以农民个体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模式还占据着一定比例,农业企业化管理程度还不够高。农业的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发展依赖于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2018年据农业部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统计,经各省(区、市)初步监测、专家审核、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有1 095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相比第七次监测,合格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减少了36个,龙头企业的数目和规模尚未达到现代化农业的要求,表明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信息化薄弱

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阶段,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处在探索阶段,农村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主要表现在:首先,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尽管农民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传统农业的种植,但是对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较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意识和手段薄弱。其次,由于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以必要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投入为前提,而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成本较高,投资成本的回收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导致在我国农业中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手段困难重重。再次,还存在信息化科技人才建设滞后的问题[8]。最后,我国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司相关领导指出信息化建设存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薄弱、缺乏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创新体系不健全等短板(2)农业信息化发展已到关键时期,http://www.agri.cn/xxh/xydt_23288/202011/t20201103_7551731.htm。。

(三)农业规模化缺乏

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是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基础和方向,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水平仍然低下。首先,表现在缺乏与市场相适应的规模化组织形式。市场是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市场的有效参与,农业规模化建设也将缺乏成效。其次,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一定难度,尽管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正在推行,但流转工作的进行并不顺利。农民将土地看作是自身的一种保障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其宁可将土地留在手中荒废也不愿流转出去。最后,高素质和高水平的规模化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缺乏,也导致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的低下。在现代经营中,如果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将会导致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战略性的眼光,失去发展方向,再加上当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的实力尚有不足,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四)农业全程机械化有差距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也逐步增加,农业的生产逐步从依靠人力、畜力向依靠机械动力转变,逐步进入机械化的时代。表1是我国1999—2017年主要农用机械设备年末拥有量及其年增长率,从1999年到2017年,我国农业机械的总动力从48 996.12万千瓦增加至98 783.35万千瓦,增加了1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从784 216台增加至6 700 800台,增加了7.54倍;小型拖拉机数量从12 002 509台增加至16 342 400台,增加了8.9%。此外,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6%的农机企业发展到2 500多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

表1 农用机械设备年末拥有量及其增长率

2018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11%,机耕率达到84.03%,机播率达到56.93%,机收率达到61.39%[9];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油菜收获、花生种植及收获机械化率均超过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机采率达到35%,重庆、湖南、山西等省市积极推进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改造,果菜茶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近4亿亩次,茶叶种植加工全过程机械化模式在浙江等主产区开始普及[10]。这些都表明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综合机械化率已经处于了较高水平。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美国农场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和社会化的阶段,不断把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日本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发展之道[11],等等。如此来看,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道路还有巨大潜力,同时作为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依赖的农机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大有作为。

(五)农业从业者受教育水平不够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甚至转变为城市户口,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并且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为农村中受过教育的人口,这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总体文化教育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表2和表3分别是全国第二次和第三农业普查的部分数据,对比两张表格发现:在农业劳动力总量上,由2008年的53 100万人下降至2017年的31 422万人,下降幅度为40.8%,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在性别上,男性占劳动力比例由50.8%增加至52.5%,增加了1.7个百分点。在年龄构成上,2008年小于30岁的农业劳动力占比30.4%,30~50岁的农业劳动力占比44.6%,大于50岁的农业劳动力占比25%,而2017年小于35岁农业劳动力占比为19.2%,35~54岁农村劳动力占比47.3%,55岁及以上农村劳动力占比33.6%。可见,而农村劳动力人口逐渐由青壮年向老年转变。在文化程度上,从2008年到2017年表现为:文盲率由6.8%下降至6.4%,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7%上升至37%,初中由49.5%下降至48.4%,高中或中专由9.8%下降至7.1%,大专及以上保持在1.2%不变。数据的变化反映了随着教育的普及,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受过教育的和较低文化程度的农业从业者的数量在不断提高,而较高文化程度的农业从业者数量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可见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尽管农业从业者的整体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是文化程度高的农业从业者也在逐渐流失。

表2 2008年2月27日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部分)

续表(表2)

表3 2017年12月16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部分)

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路径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对其整个目标实现路径的研究。探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路径,就是为了尽快探索出适合我国农业的全面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突出问题的解析发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路径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要抓住“农业产业化”龙头,这是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路径核心;二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辅以相应的配套条件,为农业转型升级铺平道路,主要包含四大配套条件: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专业分工协作和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抓住“农业产业化”龙头

“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农业产业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落到实处就是要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在新时期下,应当继续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抓住这一主要方向就相当于抓住了整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路径的核心。

第一,继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有活力、创新能力的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角色,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引领力量,因此,要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中的桥梁作用。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同时推动农业的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和完善,进一步领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二,规划区域化的产业发展。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标准化种养企业所需农产品,使农业发展实现生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以及经营产业化。第三,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职能。为农户与生产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村镇金融机构搭建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科技机制、人才机制、投入机制以及环境机制。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沟通协作。同时继续加大金融、保险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支农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质增效。

此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弥补传统农业在经营方式和竞争力方面的不足,发挥现代农业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激发农业产业活力方面的优势。要以农产品产供销为纽带,将各环节农业经营的主体进行利益联结,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基本导向,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突出龙头企业的价值链牵头作用,继续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户,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整体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更好地提升农村经济,增加我国广大农民的基本收入,推动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新型农业转变。

(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抓手

1.规模化经营

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其中,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是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农业改革的主攻方向[12]。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自由化。土地流转的速度和程度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应该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大土地制度“三权分置”改革力度,继续加快培育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其间有序流转。以家庭农场机制为例,家庭成员作为主要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一方面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品种多样、规模适度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把闲置的土地作为资本使土地充分流转,出让土地经营权以赚取额外地租。这样的农场机制不仅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获得规模报酬,还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使农民获利最大化。此外,还要鼓励引导传统小农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通过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重构农业生产关系,增强农业的发展活力,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现阶段,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物质条件,将土地、农机等物质资本和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人力资本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鼓励土地流转集中,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进而借助土地经营的规模报酬,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向农业生产流入,形成农业良性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格局,从而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目标[13]。

2.机械化生产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涵盖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作业的机械化、产品加工和运输的机械化和农业基本建设施工的机械化。新时代实现农业机械化应该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由于我国全程机械化水平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需要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引导有条件有优势的地区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从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方向拓展;从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养殖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延伸;从平原地区机械化向丘陵山区机械化进军,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

二是加快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目前先进的、适用的农机设备有效供给不足,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等诸多问题,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研发出与农艺融合度更高的农机设备,不断优化农机产品结构和合理规划农机产品生产的产业布局[14]。建立健全农业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关联产业的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机设备的体系。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和高效发展方向升级,并且保障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常态化发展。此外,需要支持丘陵地区农机宜机化改造。目前,我国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却超过了50%,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化是我国目前的薄弱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一方面,需要加快适宜于我国丘陵地区的农机研发和生产,满足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手段改进提升需要;另一方面,日本、韩国的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表明,机耕道建设和地块整合是丘陵山区实现农机化的前提条件,对此需要推动丘陵山区农田的合理改造,如小农田合并为大农田,弯曲农田扩展为直农田,实现互联互通,补齐丘陵山区的短板,形成适宜机械设备运作的外部环境。

3.专业分工协作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规模化经营和全程机械化生产,还需要专业的分工协作。专业分工协作是两个概念:专业化和分工协作。专业化是个人或经济组织把生产资源集聚到生产活动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职能的过程;分工协作则是把原来由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从事的多个不同职能活动逐渐分解出去,由其他的人或组织来承担的过程[15]。在农业领域里面,分工不仅仅是一种生产作业形式,更多的是代表着生产和交易的组织形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从农业的种植、收割到加工和经营,需要以专业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有效的经营管理为支撑,从而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进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具体来讲,将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落到实处,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发展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各类农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专业性经济组织,通过它们把农业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推动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不能仅仅局限在已有乡镇企业和个体商贩上,要重点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农资购销、产品加工、销售、运输、仓储、技术指导与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产业组织,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将农业的价值链条延长,使之与整个社会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以有利于增加产品的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更进一步,这些农业专业性经济组织在性质和形式上需要以农民自办的合作社、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为主,这是因为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农业发展规律,更懂得如何把握机会和规避风险。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水平还较低,需要继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步伐,让他们既懂技术又善经营,因此政府层面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在支农政策上通过财政、金融等方式给予扶持和引导,另外,还要鼓励城镇人口到农村进行投资和经营,让更多有抱负、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才到农村去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质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以及农业经济和农业技术等方面,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6]。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当前实现农业信息化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农业信息化就要求政府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化的框架体系,形成灵活的体制,让各个相关主体在其中创造性地发展各种模式,从而盘活整个农业市场。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当中去,并鼓励广大农业生产者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是要加大农业技术信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市场推动农业技术信息在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加工企业以及农业中的龙头企业等主体中加以应用,让这些中间层切实感受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收益,从而增强对农业信息的需求,形成政府、农业中间层以及农民之间的互动效应,农业信息的推广应用也就会顺理成章。

五、政策建议

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因此,为顺利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决策层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制定出更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基于上文对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路径的探讨,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实现的相关农业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加大资金支持、完善土地确权、推进农业技术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等。

(一)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

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当前需要加强对农业劳动人口的农用机械设备的技术培训,成立专门的技术团队,开展广泛的机械教育培训,使农业生产者掌握农机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等专业技能,并且技术的培训要同步于机械的更新换代。同时,还要提高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经营管理者综合素质水平。根据2007年至2018年的全国农业普查的基本数据,发现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在文化程度高的人群中从事农业的比率有下降的趋势。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人口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注重对农业经营管理者的农业知识培训,使其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做到全面提升农业相关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更进一步,还要加强引进城镇优秀专业人才到农村去投资创业,政府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优质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搭建起平台。建设新型农村物流、农村电子商务、智能化信息中心等方面的创业基地,并提供配套支持政策,吸引拥有相关技术、知识的优质劳动力回乡创业[17],与农村居民共同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尽管经过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农村基本摆脱落后、贫苦的窘境,但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政府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起到政策导向的作用,还要争取做到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并确保落地落实的质量最优和效益最大化[18]。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对贫困乡村使用机械设备方面进行资金上的扶持,提高大中型农机设备的普及率,并在偏远乡村修建和不断提升公共交通道路设施、农田农地水利设施,保障农业产、供、销各环节得以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加强投入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做好医疗人才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卫生防疫水平,让每一位农民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从而保障有充足的、健康的农村人口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活动[19]。

资金的投入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保证现代农业投融资的需求,还需要吸纳更多的投资主体,运用更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也要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来,把握好政府增信、设立贷款扶持资金及股权基金等契机,深化协同支农模式,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20]。

(三)完善土地确权

土地流转作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制度前提,完善土地确权具有重大意义[21]。要想盘活土地这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首先就需要完善土地确权,实施激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促进土地的适度集中;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用途,形成长效的、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机制;要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机构,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22]。此外,由于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划分尚不明确,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导致大量的土地出现荒废等情况,甚至存在土地非农用途的现象,给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能够全方位掌控管理和利用农村土地,从而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帮助尽快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落实,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常态化、市场化[23]。只有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农村业态和经营环境才稳定,农业发展才有动力,劳动力才会有积极性,农业规模化生产才具备实现的基本条件。完善土地确权制度,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加快土地确权配套政策制定和颁布实施,完善“地票”规则,切实保证土地确权工作做实和落地。

(四)推进农业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的进步,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讲,要建设农业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生物种业、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支持薄弱环节的农机装备研发,推动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农机设备的转型升级,从而减少机械设备的无效供给和中低端供给,使农机装备能够适宜各地的耕种收活动,真正实现全程的农业机械化。加快研究先进生物技术的步伐,并应用到农业的发展中,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选育,研发适宜农作物生存和成长的生物环境,逐步实现大多数主要农作物的农场化和工厂化生产。

此外,在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还要继续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是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应大力推行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化来统筹利用各类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具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地理标志农业产品。

(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现代户籍制度对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改善当前我国落后的户籍制度对实现现代农业的制约状况,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注重解决城乡人口流动问题,破除城乡人口迁移壁垒,尤其是要促进城镇人才向农村地区的反向迁移,最终形成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的格局。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日益迫切。结合国情,我们建议尽快推行身份证和居住证结合的户籍管理制度。通过这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能够使城乡人口实现双向合理流动,满足现代农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从而实现三方面情况改善:一是保证农村人口能够自由地流出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在涉及到农民土地权益的变动问题时,可以让农民充分享有自主权,既可以选择将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又可以选择直接放弃土地、获得收益后过上城镇居民的生活。二是给予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身处城镇的农民工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特别要对有返乡愿望的具有现代农业经营才能的农民工给予足够的各方面条件支持,激发他们回乡务农、创业的热情,成为现代农业的领军人才,带动在乡农民一起共同致富。三是满足具有农业经营才能的城镇人口向农村农业流动的需要,在保证这些人员到农村去、真正从事涉农产业投资和经营的基础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和均等的公共服务。由于城乡户籍不同所带来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差异,导致城镇人口去往农村进行农业经营或投资创业的意愿不强。如果我们推行身份证和居住证结合的户籍管理制度,政府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就能够激发城镇人口从事农业投资和经营积极性,通过他们的投资和经营,把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才能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发挥头雁效应,实现农业提档升级的目的,加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我们坚信,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能够提高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从而为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转变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机械化现代农业经营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