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究

2021-09-10刘玉

红豆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家庭学校

刘玉

【摘要】在学生成长的整个进路中,家庭教育启蒙着思维、学校教育引导着发展、社会教育促进着升华,三位一体为之架构起了良好的支撑平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对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教育的价值分析,就其相应的有效运行模式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

引言:所谓“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才的支撑,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其培育工作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家庭、社会的参与活性有所增强,会同学校教育一道,共同助力高素质人才发展。

一、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教育的价值

十四五期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35年远景规划,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并成为了202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学校朝向家庭、社会开放,实现多方位教育体制结合,形成协作同盟关系,有着多重方面的价值意义。具体而言,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生态下,高中阶段育人的最终目标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单纯依靠学校,受制于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包括智力资源、素材资源等,无法渗透对学生的全面影响。而家庭、社会的有效教育参与,则与学校形成了互补优势,更加丰富的资源汇入,延展了学生学习时空,并充斥着浓郁的人本主义情感,使之领悟更加深刻。以健康教育为例,可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时段,并寓于多样实践活动中,提升了其能动体验。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要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搭建了“大思政”格局平台,是进一步拔高育人质量的有力手段。

二、探究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加大行政支持

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其中,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主体作用,秉持平等、尊重、协商原则,建立和谐的交互关系是关键。从长远的战略时局来看,家校社协同育人需深入稳定的业态建构,调和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有效处理好敏感点或死结,基于科学的方针政策指引,加之完善的法制保障,促进三方获利,最终朝向更好的学生成长服务。事实上,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等文件纲常,并不断探索综合实践育人模式,包括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视角下,要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并配套相应完善的指导性、规范性政策,明确三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维护其相互间的利益平衡,力求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划拨一定量的专项财政支持,以项目运行的方式,推动学校开放式建设。

(二)转变教师定位

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强调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全方位渗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学校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应当加速组织变革,借助家庭、社会力量,打破职工惯性思维,引导其在学校治理中的有机渗入,从不同视角提出意见,为之发展注入无限的活力因子,拔高育人质量。同时,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驱动者、践行者,亦需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定位,职责包括教书育人,还应延伸至整个教育业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与家庭、社会人员之间的沟通,共享有效的育人方法经验,指导家庭、社会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有效参与。对此,一方面,依托“互联网+”战略部署,开发家庭-学校-社会即时互动平台,促进各类信息反馈的汇聚,及时更新教育动态前沿,找准命题,诱引全员关注;另一方面,重视师资业务水平建设,组织展开主题教研活动,着力提升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

三、丰富组织活动

相比于学校,家庭、社会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输出更加丰富的实践资源支持,继而深化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品悟,并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各方面能力素质。例如,邀请消防员到校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包括防火、救护等;邀请天文人员讲解气候变化的原理,开拓学生知识视界;邀请法学专家宣传国家法制,讲解儿童权利,维护他们的生命健康等。如此,将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人士来做,有助于增强育人实效,并解决师资短缺困境。同时,充分利用利用各种场所开展教育,拓展育人空间,促进理实一体化建设,提升学生能动体验。如,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展览馆等真切感受历史的脚步,强化中国优秀文化的渲染力,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与民族自信;引导学生下到社区开展“公益行”活动,如爱护环境、慰问老人,传扬优秀传统美德等。除此之外,选择在6.1、5.1等重大节日组织亲子活动,如文艺汇演、植树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结语:综上所述,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亦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有力抓手,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当加大行政支持、转变教师定位、丰富组织活动,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贺永平.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开放学校建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1(15):37-40.

[2]施久铭,董筱婷,魏倩,谭希.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J].人民教育,2021(06):36-39.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级中学语文组)

猜你喜欢

社会家庭学校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学校推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