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外极端低温环境人体皮肤温度变化研究

2021-09-09刘咏馨李晨明魏慧琳赵友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脚趾大腿小腿

刘咏馨,李晨明,魏慧琳,赵友全,马 天

(1.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2.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1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寒潮极端天气频发,低温冷冻、雪灾及风雹时有发生[1-2],极端低温环境给人体健康与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高山高原、水下、现代化工厂低温车间工作人员以及野外救援人员,需要在严寒环境下进行作业活动,面临严峻冻伤风险。生理状况不佳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处于较低水平,极端低温环境下,虽然核心温度基本不会变化,但可造成皮肤损伤与疼痛。

皮肤温度一般介于核心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皮肤是人体主要感知器官,参与温度调节过程,反映体内至体表热转移状况,是计算人体能量代谢、分析人体与环境间热交换重要参数,也是评价人体局部冻伤程度重要指标。皮肤温度作为舒适评价模型输入变量,可为人体冷舒适生理模型建立提供有效数据。

学者针对常温与高温环境下风速、湿度及特殊空间对皮肤温度影响展开研究[3-9];文献[10-11]研究冷却屏蔽服、相变降温作训服在高温条件下对人体皮肤温度影响;任可等[12]分析低温环境下,应急救援人员手部和脸部皮肤温度变化规律;贺艳等[13]评估手指不同部位在低温环境中温度变化。针对低温环境下皮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主要集中于局部部位,对野外极端低温环境下人体局部皮肤温度研究较少。

本文在-16.0 ℃~-30 ℃野外极端低温且无风环境下,区分日间清醒与夜间睡眠状态,同时考虑防护装备保暖性,通过皮温测量系统对实验对象5个代表性部位(胸部、手臂、大腿、小腿和脚趾)皮肤温度进行测试,探究野外极端低温环境下人体代表性部位皮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兼顾保暖性与轻便性防寒装备研发提供指导。

1 实验

1.1 实验对象

实验选取12名健康男性,年龄介于18~23岁,身高(173.6±4.2)cm,体重(55.3±3.6)kg,心肺功能正常,在寒区连续生活1 a以上,具有一定寒冷习服性。整个测试周期内,实验对象正常饮食,不摄入酒精、咖啡,不抽烟,未服用药物。

1.2 测试部位

选取人体5个代表性部位(胸部、手臂、大腿、小腿和脚趾),测量皮肤温度,并根据各部位面积占比计算皮肤平均温度Tsk,如式(1)所示:

(1)

式中:Tsk表示皮肤平均温度,℃;T胸部、T手臂、T大腿、T小腿分别表示胸部、手臂、大腿及小腿皮肤温度,℃。脚趾温度不计入皮肤平均温度计算。皮肤温度测量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皮肤温度测量位置

1.3 实验皮温测量系统

使用多人无线皮温测量系统测量皮肤温度,精度达到±0.1 ℃。通过导热胶贴将贴片固定于每位实验对象待测部位,测量皮肤温度。测试过程中,每位实验对象均使用同一套皮温测量系统。环境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均匀放置于帐篷内不同角落,测量精度±0.1 ℃。

1.4 实验环境

实验地点位于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地区,实验时间为2019年12月,连续3 d固定时间段测量温度,即日间14∶30-16∶30的120 min,夜间22∶39-01∶39的180 min。实验期间帐篷内环境温度为-16.0 ℃~-30 ℃。

为区别日间清醒状态与夜间睡眠状态下人体5个代表性部位皮肤温度差异,日间实验在无风帐篷内静坐状态下完成,实验统一衣着保暖量为6.5 clo的配套服装;夜间实验在无风帐篷睡袋中静卧状态下完成,实验过程统一配套保暖装备,包括单人帐篷、充气睡垫、保暖睡袋,睡袋保暖量为3~9 clo。

1.5 实验终止条件

根据经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终止实验:

1)皮肤平均温度低于31.5 ℃或脚趾温度低于15 ℃。

2)实验对象主观感觉寒冷,难以坚持。

1.6 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SPSS 23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夜间实验最后20 min是否达到稳态,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部位同一时刻温度显著性,及同一部位不同时刻温度显著性,置信水平为95%。

2 实验结果

2.1 日间实验

12名实验对象在无风帐篷内静坐,帐篷内环境温度分别为(-21.2±0.8)℃、(-17.3±0.8)℃、(-20.6±0.4)℃。日间实验期5个代表性部位皮肤温度和皮肤平均温度Tsk(不含脚趾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日间测试后期,脚趾皮肤温度相对最低,温度变化幅度较大,3 d平均降低14.7 ℃;实验初期,胸部、手臂温度3 d平均值分别为34.0 ℃,34.2 ℃;实验开始10 min内,胸部温度大于手臂温度,并一直高于手臂温度,2者温度均高于皮肤平均温度;3 d皮肤平均温度范围为31.7 ℃~33.8 ℃。当实验结束时,胸部温度相对最高。

实验过程中,大腿与小腿温度接近。实验开始时,大腿和小腿温度3 d均值分别为33.6 ℃,33.2 ℃,大腿温度略高于小腿,但大腿温度进入低温环境后下降速度较快,实验前半段低于小腿温度,后半段高于小腿温度,小腿温度均匀下降。

当实验进行120 min时,各部位皮肤温度为胸部温度>手臂温度>大腿温度>小腿温度>脚趾温度;下降幅度脚趾>小腿>大腿>手臂>胸部,从上部至下部皮肤温度下降幅度逐渐增大。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发现,实验开始时除胸部与手臂、胸部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外,其他两两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束时,任意两两部位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一部位在实验初始和结束时刻除胸部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低温暴露对除胸部外以4个部位皮肤温度产生显著影响。

2.2 夜间实验

12名实验对象在无风帐篷内睡袋中静卧,夜间帐篷内环境温度分别为(-23.3±0.9)℃,(-23.2±1.0)℃,(-25.4±0.5)℃。5个代表性部位皮肤温度和皮肤平均温度Tsk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夜间实验5个代表性部位皮肤温度及皮肤平均温度变化

由图3可知,夜间实验胸部、手臂、大腿和小腿皮肤温度均呈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基本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脚趾温度呈无规律波浪式变化,3 d平均变化幅度小于6.1 ℃;夜间小腿温度与其他部位分离,且明显低于胸部、手臂和大腿温度,说明夜间静卧期间,小腿和脚趾对低温环境较为敏感。夜间皮肤平均温度范围为33.3 ℃~35.1 ℃,大于日间皮肤平均温度。

夜间实验开始时,胸部温度相对最高,随时间增长,大腿温度高于胸部且一直大于胸部温度,仅在第1 d后期,出现短暂温度反转,可认为夜间大腿温度相对最高。

夜间实验后期,除脚趾外各部位温度变化幅度非常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当实验进行第160,180 min时,除脚趾外各部位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除脚趾外各部位温度趋于稳定。调定点理论认为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1个调定点,体温调节机制围绕调定点调控体温。本文以夜间最后20 min温度均值作为各部位调定点温度,与高温下各部位皮肤层调定点温度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夜间各部位皮肤调定点温度

由表1可知,除手臂外,胸部、大腿和小腿温度与高温下皮肤层调定点温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高、低温环境下皮肤层调定点温度除手臂外有明显不同,低温调定点温度偏高,尤其体现在胸部和大腿温度。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发现,实验开始时除胸部与大腿外其他两两部位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束时刻除小腿与脚趾、手臂与大腿外其他两两部位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夜间同一部位在初始和结束时刻,除脚趾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裸露在低温环境中的面部皮肤、黏膜上的冷觉感受器受冷空气刺激,引起体温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机体细胞氧化速率,增加机体基础代谢率。神经调节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发挥分级调控作用,使肾上腺素水平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和毛细血管收缩。此外,人体内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含量及转化率也会影响产热能力[14]。

3.1 日间实验结果分析

1)进入低温环境后,人体迅速调动主动调控机制,积极产热,因此实验初期皮肤温度出现短暂上升。静止条件下,肝脏是主要产热器官,位于胸部和手臂附近,因此胸部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手臂次之。

2)当人体在低温下静坐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速率减慢,传递到四肢热量减少,随实验时间增长,皮肤温度下降。离心脏越远,温度下降越明显。脚趾由于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氧能力差,且缺乏较厚脂肪层保暖,温度下降尤为明显,可根据低温下脚趾温度变化规律调整工作时长,为最佳工作时长和排班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3)大腿表面积(散热)较大和骨骼肌重量较大(产热),实验前期大腿温度下降较快,后期下降缓慢。小腿表面积较小和骨骼肌重量较轻,温度均匀下降。

4)根据日间实验结果可知,实验对象上半身保暖量足够抵御较长时间低温,下半身服装和靴子保暖量不足。建议改进服装材料,选择不透风的最外层,加厚保暖层。尤其是脚趾部位,鞋子应全方位防风,并加厚袜层,也可通过适当运动或饮用热水等方式增加热量。

3.2 夜间实验结果分析

1)夜间由于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人体对寒冷刺激做出的生理调控反应较为激烈,实验初期各部位皮肤升温明显。由于负反馈调节,机体适应冷刺激后,体温调节机制减弱,因此实验初期各部位皮肤温度升温较快,而后缓慢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

2)随实验进行,皮肤温度缓慢下降,这是由于睡眠时人体抗寒能力减弱,身体保护机制会把大部分血液回流至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维持正常核心体温,使肢体末梢温度下降。在睡袋中睡眠,虽然有充气睡垫阻隔,地面寒气仍会通过传导到达人体。体温调节学说认为,夜晚褪黑素分泌高于白天,褪黑素能够促进睡眠,降低体温,有可能造成皮肤温度降低[15]。

3)大腿位于身体中部,由于睡袋密闭性良好,大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相对小腿和脚趾部位更接近心脏,能够相对快速地得到氧化热量,且大腿脂肪层较厚,有较好保暖作用,因此夜间大腿温度相对最高。夜间整体保暖量相对日间更加充足,实验后期各部位皮肤温度变化幅度均小于日间实验。

4)夜间由于灯光辐射、睡姿改变等皮肤温度会瞬时变化。虽然处于无风帐篷内,但睡姿改变导致睡袋附近空气流动,冷空气通过睡袋上部呼吸口侵入,造成胸部或手臂温度骤降。通过采取在睡眠前抖动睡袋,增加睡袋中空气含量的方式增强保暖性,并将脱下的服装覆盖在脚趾位置,可进一步减小低温环境对脚趾的影响。

4 结论

1)日间静坐实验中,各部位皮肤温度下降幅度从上部至下部逐渐增大;实验结束时,各部位皮肤温度大小为胸部>手臂>大腿>小腿>脚趾,距离心脏越远,散热越严重。大腿和小腿在实验中后期出现温度反转。

2)夜间静卧实验中,胸部、手臂、大腿和小腿温度均呈快速上升-缓慢下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束时,各部位皮肤温度为大腿>胸部>手臂>小腿>脚趾,夜间大腿皮肤温度相对最高。

3)无论日间还是夜间实验,脚趾皮肤温度均相对最低。日间实验至120 min时,脚趾皮肤温度平均降低14.7 ℃;夜间实验至180 min时,脚趾皮肤温度平均变化幅度小于6.1 ℃,需要进行重点保暖。夜间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皮肤平均温度高于日间,变化幅度小于日间。

猜你喜欢

脚趾大腿小腿
手指和脚趾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清 晨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
星虫·四十八个脚趾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