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特征及管理评价

2021-09-09赵浩君

绿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竹山山神种类

赵浩君,董 琼

(1.云南省宜良县林草局,云南 宜良 652100;2.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1 引言

生态系统稳定性、多样性发展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2]。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位于宜良县竹山镇北部总山神中部,保护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5′20″~103°7′10″,北纬24°37′55″~24°40′10″。距宜良县城32 km,距昆明市87 km。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和资料收集,对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保护区管理评价情况进行深度探讨,以期为该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参考。

2 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特征研究分析

2.1 调查方法

(1)野外调查法。在调查过程中,确定动物种类、资源状况及生存状况,尤其是重点保护种类。兽类调查中,采用现场环境调查、野外踪迹调查方式,对兽类足迹、窝迹、粪便等进行种类、数量确定和分析。鸟类调查中,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在清晨或傍晚鸟类活动高峰期进行调查[2~5]。两栖类调查时间为晚上(日落0.5 h至日落后4 h)。在重点施工区域(如坝址等施工区等)以及特殊区域(如植被好的路段等)实行重点调查。

(2)资料收集法。对年鉴以及林业、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各类生物相关专著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1]。

2.2 资源状况分析

(1)兽类资源经鉴定和系统整理,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所录兽类58种,隶属8目,21科。对所录兽类的区系从属关系进行分析,该地区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计42种,占所录兽类种类的72.41%;古北界种类有5种,占8.62%;广布种11种,占18.97%。东洋界中,泛布种有13种,占东洋界种的30.95%;西南种13种,30.95%;华南种11种,占26.19%;华中种6种,占14.29%。特有种类多,计16种,占全区种数的27.59%,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

(2)鸟类资源记录鸟类176种,隶属于15目、40科、另4亚科。在所录176种鸟类中,留鸟计132种,占75%;夏候鸟17种,占9.66%;冬候鸟24种,占13.64%,旅鸟6种,占3.5%。统计结果,优势种有黑喉石、灰林鵙、白冠噪鹛、棕头鸦雀、树麻雀、白腰文鸟、斑文鸟等8种,占所录鸟类种数的4.55%;常见种计96种,占55.16%。

(3)两栖爬行类资源记录有两栖动物12种,无尾目有7科12种。在一级分类阶元中,蛙科居多,有11种,姬蛙科1种。有爬行动物30种,分属2目,11科。

2.3 多样性特征分析

基于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公式表示为:

(1)

(2)

J=H=H/Hmax,Hmax=lnS

(3)

I=2C/(a+b)

(4)

式(1)~(4)中,S为总物种数,Hmax为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值,C为种群A、B之间共有的物种数。

结合上述公式,对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调查记录到的物种数与附近地区相似性及区系归属等对比分析,总结了总山神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特征。

(1)兽类资源方面,古北界种极少,仅有狼、麝鼠等6种,占本地区兽类种类的10.35%;广布种不多,有白尾鼹、小家鼠等7种,占本地区兽类种数的12.11%;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约42种,占本区兽类种数的72.41%。同时,兽类资源的垂直分布不明显,保护区列入保护的兽类有猕猴、小灵猫等6种。该区兽类资源种类较多、数量较少、分布较分散。

(2)鸟类资源方面,季风常阔叶林带(海拔1800 m),常见鸟类有松雀鹰、白腹锦鸡、点斑林鸽、山斑鸠等;山地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200 m),鸟的种数显著减少,常见种有棕胸竹鸡、白腹锦鸡、点斑林鸽等;中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海拔2400 m),常见种类有环颈山鹧鸪、赤胸啄木鸟、纹胸啄木鸟等;中山山顶灌丛带(海拔2390~2595 m),常见种类有环颈山鹧鸪、红胁兰尾鸲、赤尾噪眉等;江河溪流湿地生境,常见鸟类有赤麻鸭、小燕尾、红尾水鸲等;居民点及农田耕作地生境,常见种类有池鹭、白鹭等。该区鸟类资源方面,鸟类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垂直地带性分布不明显[6,7]。

(3)两栖爬行类资源方面,保护区地势复杂多样,随着海拔的不同,气候也不相同,所分布的物种也有变化。在保护区各种环境中,都有两栖爬行动物出现:静水环境下;铃蟾、大头蛙、泽蛙等;流栖环境下;角蟾类、臭蛙类、大绿蛙等;林间种类,斑飞蜥、过树蛇等。林间空地和开阔地有蝾螈类、蟾蜍类等。该区两栖爬行类物种丰富,生存空间形成广阔的辐射,从水域到陆地、地下到地面,地面到树上、草本植物到高大乔木,都是物种栖息的场所[8]。

3 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动物多样性资源,在创造保护区经济效益的同时,推进保护区动物多样性发展,需要对保护区管理评价进行深度分析[9]。

3.1 管理评价模型

以管理有效性评价为目标层(A),下设准则层(S)和指标层(D)。其中,准则层(S)包括:管理措施(S1)、保护效果(S2)、社会因素影响(S3);指标层(D)包括:专业人员比重、资金应用效率、科研投入额度等12项具体指标(表1)[3]。

表1 管理评价模型

结合上述分析,针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和确定,如表2~5所示。

表2 目标层指标权重

表3 指标S1与评价层的权重

表4 指标S2与评价层的权重

表5 指标S3与评价层的权重

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面积为958 hm2,预投资1132.71万元,用于保护工程投资为280.11万元,保护性资金使用效率为51.05%,生态退化指数为4.6%,植被覆盖度为65.4%,NPP为8945.43 g/m2,社区参与度为10.5%,社会认知度为84.3%。

3.2 管理有效性评价

当前,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和法制体系不完善。该保护区应在已颁布的国家和省法律、法规框架内制定符合实际的保护区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以国家法律为主体、部门规章和地方办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和政策框架,积极推行保护区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0]。同时,在管理措施方面,加大保护区巡护力度,森林管护主要由生态护林员进行管护;针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深度落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通过成立管理委员会,对传统庙会管理、零散游客等进行管理[11]。

4 结论与讨论

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质量逐步提升,但在机构人员、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仍需加强。未来资源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承载力,根据生物多样发展规律,实行资源化、资产化管理,以推进宜良县竹山总山神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及其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12]。

猜你喜欢

竹山山神种类
山海经之人身羊首山神
谈吴组缃《菉竹山房》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电影
《山神的孩子》创作感言
山神的孩子
精准扶贫看竹山
“竹山粉葛”市场遇冷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