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共同特质与培育路径探索

2021-09-07聂思芹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年度人物辅导员培训

聂思芹,邓 锐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工作,辅导员制度从无到有,一系列关于辅导员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优秀辅导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有增无减,这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校优秀辅导员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以下简称“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应运而生。截止目前,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已连续开展12届,共评选出辅导员年度人物132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大反响,对于优秀辅导员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统计分析

辅导员年度人物自2008年开始评选,截止目前,已累计举办12届,共评选出辅导员年度人物132人,在搜集这132人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从性别、民族、出生年代、职业等级、单位层次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相关信息统计表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公开报道的事迹材料整理)

从性别来看,辅导员年度人物中男性辅导员和女性辅导员各有58人和74人,分别占辅导员年度人物总数的43.94%、56.06%,女性辅导员比例高于男性辅导员12.12%。这说明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份细致活,女性在这一方面比男性更具有优势。不可否认,在处理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男性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总之,虽然不同性别在辅导员工作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具优势,但辅导员工作岗位,女性较男性优势更明显。

从民族构成观察,辅导员年度人物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110人和22人,分别占辅导员年度人物总数的83.33%和16.67%。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少数民族比较多是藏族、回族和维吾尔族,显示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12547万人,占总人口的8.89%。[1]由此可见,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少数民族的比例远超过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表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辅导员培养的高度重视,善于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也表明少数民族辅导员工作也十分出色,对辅导员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出生年代分析,辅导员年度人物出生年代跨越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涵盖了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且比例较为合理。其中80年代和70年代的比较多,分别有67人和48人,占总数的50.75%和36.36%,是辅导员年度人物中的主体,60年代、50年代和90年代相对较少,各有10人、5人和2人,占总人数的7.58%、3.79%、1.52%。不难发现,辅导员年度人物以中青年为主,出生于80年代和70年代的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这是因为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易于沟通,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此外,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从职业等级来说,辅导员年度人物中高级辅导员(工作年限9年及以上)最多,82人占总人数的62.12%;中级辅导员(工作年限4—8年)次之,46人占总数的34.85%;初级辅导员最少,仅4人占总人数的3.03%。不可否认,获评辅导员年度人物以中高级辅导员为主,说明优秀辅导员的成长具有明显的过程性,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辅导员工作年限越长,获评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优势越明显。因为工作年限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辅导员对工作岗位的熟悉程度、专业水平的高低以及经验积累的多少。

从单位层次可知,辅导员年度人物中来自重点高校的最多,84人占总数的63.64%;来自普通本科高校的次之,41人占总数的31.06%;来自高职高专7人占总数的5.3%。毋容置疑,辅导员年度人物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均有分布,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对优秀辅导员的成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优秀辅导员存在向更高层次高校聚集的趋势。这是因为高层次的高校对辅导员的要求更严格,辅导员的质量相对更高。也是因为高层次的高校给予辅导员的各项待遇更好,激励辅导员的自我提升,反映出优秀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环境和制度政策的支持。

二、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共同特质

虽然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不尽相同,他们却有很多共同的特质,如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具有很强的职业认同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等等,这些共同特征也为优秀辅导员的培育指明了方向。

(一)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对学生无私的关爱是辅导员年度人物的显著特征。通过对132名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材料进行统计,发现“爱”字累计出现736次,“心”字累计出现1606次,是出现的最多的两个字。每个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身上都能找到许多有关爱的故事,他们关心和把握学生的思想成长和思想动态,为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2]辅导员年度人物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从以下三种典型的角色形象“隐喻”中可见一斑。首先是亲人的形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常见的亲人形象有“姐姐”“哥哥”“父亲”“妈妈”“婆婆”和“奶奶”等。第十届辅导员年度人物马军因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被学生成为“马大姐”;其次是天使的形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常见的天使的形象有“爱的天使”“心灵天使”等。最后是物化形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常见的物化的形象有“花朵”“春泥”“小草”“人梯”和“老黄牛”等。第二届辅导员年度人物郑丹丹因对所带的“新疆班”学生十分关心,被学生成为“春天里的花朵”。

(二)具有很强的职业认同感

通过对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分析发现,虽然他们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原因各异,有的是因为学生时代有学生干部经历,有的是因为“放不下学生”,还有的是因为“喜欢学生”,但所有辅导员都热爱这份职业,并对这份职业的选择十分认同。例如,第一届辅导员年度人物皇晓东只是因为“喜欢学生”,便毫无悔意地从教师岗位转岗并立志做“全国最老的辅导员”;第五届辅导员年度人物崔昌华因为“心里装着学生、放不下学生”,而放弃了外企的30万年薪、房车等优厚待遇。

大部分辅导员年度人物表示辅导员是“一辈子的事业追求”和“一生无愧的选择”,要“用一生来陪伴学生的成长”。他们不但这样说,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这一承诺。从辅导员年度人物的工作年限来看,绝大部分辅导员将这份工作视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的已经干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将自己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献给了这份事业。第一届辅导员年度人物赵敬兰和第二届辅导员年度人物姚贵明从事辅导员工作34年,第三届辅导员年度人物李玉莲从事辅导员工作33年,即使在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后,也仍然坚守在辅导员一线,不间断带班带学生,她累计辅导24届2400多名学生。

职业认同感对于辅导员来说十分重要,一是因为辅导员工作十分琐碎、繁杂,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只有拥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才能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表现出强大的毅力和韧性;二是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会促使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能主动开展相关工作,制定职业规划,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强烈的责任感是辅导员年度人物重要的共同特征之一。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指的是辅导员对国家、对学校、对学生和对自己的责任,具体表现为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其中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责任特质之一是工作投入。[3]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对辅导员的责任感要求十分高。通过对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分析发现,辅导员年度人物均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从“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五加二、白加黑”“8小时工作,24小时在岗”等语句中可见一斑。许多辅导员年度人物因工作照顾不到家里的事情而深感愧疚。部分辅导员年度人物因辅导员工作不顾个人身体健康和安危,长期带病工作。正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才激励他们辅导员将工作做细、做精和做好。

从具体个案来看,第五届辅导员年度人物沈嫣不仅用心经营着“嫣姐工作室”,还将食堂、操场、学生寝室、医院以及超市等作为她和学生谈心的地方。短短6年时间,她与学生开展了多达1100余次心与心的交流,建立了706本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百余次活动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从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事迹中发现,他们十分重视创新工作方法,且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随着“90后”与“00后”进入大学,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许多辅导员年度人物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此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果。第四届辅导员年度人物王莎通过创建团队博客为学生的心灵导航、精神导引,成为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锋,她还曾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视频接见。其次,是辅导员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许多辅导员年度人物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和感悟,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辅导员工作模式和方法,例如,第九届辅导员年度人物张琪设计了“六位一体”学生辅导体系,第十届辅导员年度人物袁世平创建了“1+1+2+1”学生党建新模式,第十二届辅导员年度人物李海燕创立了“学、思、践、悟、创、行”六步育人法等等。最后,是辅导员工作理论成果的创新。第一届辅导员年度人物孙雅艳将自己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写成了15万字的《我爱我生手记》。第十二届辅导员年度人物王婷通过探索研究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出版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及提升》和《高校辅导员学》著作。

三、高校优秀辅导员的培育路径探索

通过研究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发现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需要严把辅导员的准入关,又需做好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更需要多方合力为辅导员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严把辅导员的准入关

辅导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高低,关系到该项工作的成败。通过考察辅导员年度人物的事迹材料,发现他们均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必须严把辅导员的准入关,确保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道德品质高尚以及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才纳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合理制定准入的条件;对辅导员的准入的条件,除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和中共党员等硬性条件外,还可综合考虑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和综合技能等条件,以便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对辅导员岗位的胜任力。其次,认真做好招聘工作。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做好辅导员的公开招聘工作,严格进行履历审查、笔试、面试和公示工作,避免人情等不利因素的干扰,把好辅导员招聘的政审关、能力关、业务关、素质关,从源头上保障辅导员的质量。另一方面,做好辅导员队伍的动态调整。对不称职或不合适的辅导员要及时调整到其他岗位,对其他岗位中符合辅导员工作要求的教师,也可考虑引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不断壮大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年度人物中许多辅导员是从其他岗位调入辅导员岗位,并在辅导员岗位上取得了很好成效。

(二)做好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培训是提高辅导员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培训,可使其更好地胜任辅导员工作,使其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知识结构与管理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做好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做好辅导员的入职教育培训。入职阶段是辅导员的起步阶段,也是辅导员建构专业身份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入职教育培训对于新入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专业发展具有奠基作用。[4]高校要将辅导员的入职教育培训落到实处,既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制定教育培训目标,又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科学编排教育培训内容,更要在经费、师资和制度等方面给予辅导员的入职教育培训充足的条件保障。其次,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对于辅导员的教育培训不能完全采取统一的模式,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导致教育培训效果较差,而应根据辅导员的学习和能力发展要求,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采取挂职锻炼、校际之间交流、实践教育、海外考察培训、互派访问学者、以及网络培训平台,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格局。最后,辅导员要重视个人的自我教育。通过考察辅导员年度人物,发现他们均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能根据社会发展和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及时学习相关知识。辅导员除了接受国家和高校安排的教育培训外,还应自觉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加强个人的自我教育,主动丰富个人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不断拓宽个人的视野,以更好地适应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三)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由于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工作时间长,责任大,待遇低等,辅导员队伍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从物质激励看,一是畅通辅导员的职称评聘路径。相关部门要适当降低辅导员评聘职称的条件,逐年增加职称评聘的指标,可以考虑在学生工作部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学科评议组,实现辅导员职称的单独评审;[5]二是拓宽辅导员行政级别的晋升渠道。高校组织部门在领导岗位空缺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辅导员,或在行政职数有限的情况下,评聘一批副处级和正处级辅导员,使其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三是适当给予辅导员工作岗位补贴。现阶段,许多高校都为辅导员设立了工作岗位补贴,虽然经费不多,却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肯定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从精神激励来说,一是要尊重辅导员的工作,高校要充分尊重辅导员的工作,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不随意“苛责”辅导员工作的不足,不随意“役使”辅导员做一些岗位职责范围外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二是对辅导员多一些人文关怀,高校要对辅导员多一些政治关爱、生活关爱和发展关爱,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为他们解难题和办实事,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三是加大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报道,展示他们的职业风采,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精神动力。

(四)多方合力为辅导员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成长仅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需要高校、社会、行业组织以及家庭等多方合力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要为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当他们对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时,会产生更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主动的开展工作,实现工作效能的提升。社会要为优秀辅导员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优秀辅导员也是社会榜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在传递社会正能量与引领主流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样,社会应加大对优秀辅导员事迹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各界对优秀辅导员的广泛认同。[6]行业组织要为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搭建平台。辅导员行业组织要研究制定该行业的标准,组织好各项评优评奖活动,通过挂职锻炼、组织研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搭建交流平台。家庭也要为优秀辅导员的成长提供坚强的后盾,高校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和千头万绪,通常早出晚归和加班加点,他们时刻处于忙碌的状态,这样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对其家庭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家庭要对辅导员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他们成长的坚强后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不但评选出了一批代表性强和认可度高的高校优秀辅导员,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这一活动不仅为高校优秀辅导员提供展示个人职业风采的舞台,还树立了一批高校优秀辅导员的榜样,激励着所有辅导员朝着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年度人物辅导员培训
年度人物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现代青年》2018年度人物评选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