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1-09-06张园园王小廷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张园园 王小廷

[摘要]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高校作为红旗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生动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其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素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指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要融入实践教学,锻炼大学生的品质;要融入校园文化,涵养大学生品格。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价值意蕴

[作者简介]张园园(1988-),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小廷(199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與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8-0062-03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长期以来干旱缺水困难,十年奋战,开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红旗渠精神,主要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一)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是红旗渠精神的立足点,它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种创新创造精神。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济发展严重困难,物资短缺,技术人员匮乏,建设大型工程很难实施。从寻找水源、筹措资金、制造材料,林州人民不等不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自己动手,解决修渠所需物力、人力问题,战胜旱灾。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资金不足自己筹,工具紧缺自己做,没有石灰、水泥自己烧,炸药不够自己造,粮食短缺挖野菜。1961年,林县县委利用当地建筑业优势,组织民工外出承揽工程,以支持红旗渠的建设,外出人数超过3万人,总收入高达1800万。据统计,十年修渠,整个工程总投资1.25亿元,而林县县、社、队三级自筹资金7876万元,占到总投资的63%。

(二)艰苦创业

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底色。林县人民靠着建设的热情、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仅要战胜旱灾,更要战胜资源短缺。用着远不能满足测绘需要的古老设备,为弥补测量仪器上的不足,发明了“盆面测量法”,日夜奔波,精益求精,最后红旗渠工程是分毫不差。他们一锤一锄,一锹一镐,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7个,修建沿渠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818万立方米,修筑了总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是青年洞,属于红旗渠的咽喉工程,要以血肉之躯与石英砂岩对抗,在垂直的绝壁上凿出600多米的隧洞。艰苦条件下,修渠考虑成本,大多就地取材,能省则省。“早晨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这是当时人民的伙食情况,据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回忆说:工程开工不久,杨贵到渠上看炮眼位置时,突然眯着眼站着走不动了,后来大家才意识到他是饿昏了。由于人员众多,住宿也是一大难题。他们睡石缝,冬天更是冰冷刺骨,但是他们奋战太行十年如一日。

(三)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内涵。解决旱灾是林县人民的迫切愿望,林县县委提出“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纷纷响应,据统计,全县50万人口,参与红旗渠工程修建的高达30万人。在修渠过程中,县委统筹协调,调动广大群众修渠热情,面对粮食紧缺,县委领导带头,每人每月省出1千克粮食送到工地。林县人民坚决配合、积极参与,出钱出力,为前线送来粮食和物资,平顺县群众腾出200多间房子供民工住宿等。各行各业纷纷参与,提供大量的物资运送到一线工地,比如商业系统、工业系统、卫生系统、文化系统、新华书店等等,专门负责为修渠工地提供各种生活日用品、工具修理队、医疗服务、巡回演出和电影放映、书籍等。人心齐,泰山移。在林县县委带领下,林县人民携手共进、无畏困难,最终完成了共同愿望。

(四)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其实质是一种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在“勒紧裤腰带”年代下,林县人民十年如一日的奋战,为了集体利益,迎难而上的伟大精神品格,凝结了团结的伟力。在工程量大、物资和技术人员短缺情况下,林县人民从未退缩,不畏生死,迎难而上,81名干部和群众牺牲了,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7岁。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是技术骨干,短时间内拿出红旗渠第一本蓝图——《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完成定线测量和设计,为修渠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大伙的“宝贝”,但是在一次洞顶塌方中不幸牺牲,年仅27岁。1961年11月,三百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水一战,攻克难关,奋战8个月,凿通隧洞。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各行各业为红旗渠工程栉风沐雨、拼搏奋战,杨贵、任羊成、李改云、王长才、王思存……他们是红旗渠建设背后的英雄,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血肉之躯,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可贵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后人。

二、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高校为红旗渠精神传承与发展提供生动载体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但是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的发展、西方思想不断渗透、宣传不到位等主客观条件影响,红旗渠精神传承与发展遭到削弱。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主要产出和聚集地,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动载体,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思想文化产品和高素质人才,为红旗渠精神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环境和稳定的客体,大学生作为红旗渠精神主要传承者,具有受众群体队伍庞大、接受度高、扩散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无论是促进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系统认知,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的精神内核,还是促进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抑或是精神力量的转化与实践,高校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红旗渠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素材

红旗渠建设的背后,有着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实际,隐藏着十年建设的悲壮故事和英雄血泪,孕育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鲜活的素材。修渠就是为了解决林县人民世代旱灾问题,是林县人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选择,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党发动群众力量、密切联系群众,为民造福,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了迎难而上、顽强抗争的创新创造精神;广大党员干部重压之下敢于拍板、挺身而出,体现了敢想敢干、务实进取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广大群众为了修渠分工合作,体现了同甘共苦、携手共建的团结精神;广大党员群众全心付出、致力于修渠,体现了不怕牺牲、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林县人民十年奋战于太行山,体现了百折不屈、风雨无阻的奋斗精神;技术人员用旧工具、新方法量出的分毫不差,体现了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三)红旗渠精神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指引

红旗渠修建是林县人民群策群力的结果,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大学生科学看待世界并朝着正确人生道路迈进的基础和根本。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腐朽思想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勤勉笃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红旗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认知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是构建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系统认知和提升效果的有效方式。课堂教学要立足时代,挖掘红旗渠精神的价值意蕴,讲好红旗渠精神背后故事。

1、挖掘价值意蕴。红旗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入挖掘红旗渠背后的精神密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感受民族奋战的坚强意志,感受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立足时代,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挖掘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推动红旗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一方面,要开展红旗渠精神的理论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推动红旗渠精神的研究,要立足时代,推动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发扬好、传承好红旗渠精神。

2、讲好背后故事。红旗渠工程十年建设,30多万人参与,背后有着无数英雄故事和动人情节。准确认识和把握红旗渠建设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认知。讲好“宁愿苦战、不愿苦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他们的不平凡,是因为将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在新中国最艰难的岁月里,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磐石信念,靠着朴实、坚韧书写了当代的愚公移山。讲好林县人民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们无所畏惧,即便奉献青春、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吴祖太婚期一推再推,李改云救女青年而粉碎性骨折,任羊成挂悬崖“凌空除险”……这些都是无私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真实写照。讲好红旗渠精神背后的故事,挖掘故事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完善道德认知。

(二)融入实践教学,锻炼品质

实践教学是理论升华、转化为实践的重要过程。红旗渠精神要立足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滋养心灵、锻炼品质。红旗渠精神只有立足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红旗渠精神的价值旨归。

1、组建红旗渠精神学习宣传社团,感悟精神魅力。组建红旗渠精神学习宣传社团。社团组织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社团组织,可以增强红旗渠精神的渗透力和影响度。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活动,比如手抄报、演讲比赛、汇报演出等活动,使学生可以多渠道、多角度了解红旗渠精神,重温历史,领略背后人物的魅力,感悟精神。

2、寻访红旗渠精神发源地,汲取精神力量。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聆听当地人民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目睹红旗渠宏大工程,体验自力更生、奋战太行的恢弘场景,了解红旗渠从测绘施工,到拦河坝、隧洞、渡槽、引水渠、进水闸等工序背后的感人故事,感受十年奋战、引漳入林的艰辛与不易,品味时代辛酸背后英雄人物的拼搏与奉献、坚毅与担当,深刻理解红旗渠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3、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要立足于实际,回应现实问题,才能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将对红旗渠精神的研究放在实践中去,服务于现实问题,使理论充分吸纳实践的养分,服务于现实问题,服务于群众实践,推动红旗渠精神的创新,从而为新时代下红旗渠精神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比如实地调研、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深化学生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在实践中锻炼精神品质,淬炼英雄品格,从而真正意义上践行红旗渠精神。

(三)融入校园文化,涵养品格

文化环境属于隐性教育,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地方高校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陶冶道德情操,洗涤心灵,涵养品格。

1、创造文化环境,促进渗透。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环境,既可以作为地方高校构建独特校园文化的着力点,凸显高校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为学生构筑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感场域,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学生品格。围绕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元素,比如作为校园徽标设计、纪念品(胸针、T恤、作业本、纪念册、明信片、水杯)等设计元素,作为文化广场、标识标语、人物雕塑、墙面涂鸦等校园标识的参照素材,将红旗渠精神背后的故事,做成人物动漫、海报等。

2、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学生学习。新媒体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传播快、互动性强、受众广泛等特点,为高校红旗渠精神宣传提供了有效载体。高校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学生常用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引导大学生学习宣传红旗渠精神,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高校可以在已有网站开设专栏,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实时互动,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时了解与反馈。网络平台进行推送,要加强监管,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英雄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传播中要注意语言的通俗与生动,挖掘平凡人物的典型特点,诠释行为背后的需求与动机,让精神高地落入寻常百姓家,引起共鸣,激励学生从自身出发,向英雄楷模学习。

3、塑造校园文化品牌,深化影响。以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塑造优质校园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凝聚精神、展现价值的重要标识,是与受众建立情感链接的有效载体,因此,要塑造高度契合红旗渠精神的文化品牌,发掘其灵魂,感染感动受众,深化红旗渠精神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第一,文化品牌必须以红旗渠精神为依托,它代表了文化背后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文化品牌的气质与底蕴,文化品牌就不能背离这一精神内核。第二,打造红旗渠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新生开学、毕业生离校的伴手礼,将学校纪念品、工艺品等设计成具有红旗渠精神意义的产品。设置固定的文化日,定期开展专门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第三,增强联动,形成合力。要与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联合,共同宣传红旗渠精神,打造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强化红旗渠精神品牌形象。比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宣传,报纸报刊的报道,开学季和文化日的宣传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志编纂委员会.红旗渠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497.

[2]红旗渠之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4:125.

[3]郝建生,杨增和,李永生.杨贵与红旗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張勇.论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J].理论探讨,2015(8):88-91.

[5]李瑾.红旗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海南: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5).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