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优良效果分析

2021-09-06麦月嫦林倩雯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桑白皮百日咳汤加减

麦月嫦, 林倩雯

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属于临床儿科患病人数较多的疾病[1],主要是指患儿感染腺病毒、副百日咳杆菌、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菌所致[2-3],病程较长,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典型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儿出现呼吸暂停,严重者甚至引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类百日咳脑病等,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4-5]。药物疗法是目前治疗上述儿科疾病的常选手段,以往常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但研究发现,单纯给予抗菌药物的疗效欠佳,故为增强疗效,可对患儿加用安全、有效的疗法。有研究显示,中医疗法在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副作用小、疗效佳等[6]。中医认为,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时邪侵入肺系,从而导致肺气上逆,而邪热侵袭心肝可引发昏迷、抽搐等症状,故中医认为治疗上述疾病应以去热祛邪、保护心肝为原则[7-8]。为探究桑白皮汤加减治疗的可行性,我院对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施行上述中药治疗,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岁,平均(3.42±0.53)岁;病程2~26 d,平均(15.24±2.61)d;15例血常规正常,5例白细胞计数升高。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6岁,平均(3.35±0.49)岁;病程2~24 d,平均(15.18±2.56)d;14例血常规正常,6例白细胞计数升高。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9]。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10]“顿咳”的诊断标准,辨证为痰火阻肺证,存在痉挛性咳嗽、声音嘶哑、痰中带血症状,低热,面灰睑肿,纳差,苔黄腻,舌质白或紫,脉滑或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6岁;(3)家属签署知情协议,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

1.4 排除标准 (1)存在药物过敏史者;(2)近期接受过抗感染、抗病毒治疗者;(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出血、心肌炎及造血系统疾病者;(4)精神异常或智力异常者。

1.5 方法 对照组施行阿奇霉素治疗,每天给予患儿口服阿奇霉素混悬液(商品名:希舒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 mg/(kg·d),首次服用3~5 d,其后停4 d再服用3 d,若患儿存在血常规升高,可给予其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连续治疗半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桑白皮汤加减治疗,阿奇霉素混悬液的用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儿服用桑白皮汤,药方由桑白皮、法半夏、苦杏仁、葶苈子、百部各10 g,苏子、黄芩、甘草各6 g,毛冬青、海蛤壳、五指毛桃各15 g,蒺藜5 g,马兜铃3 g,重楼8 g组成,每天1剂,水煎药方口服,1~6岁者,每天饮用100~200 mL,<1岁者,每天30~100 mL,分2次饮完,若患儿存在咳血,可加三七6 g,对于呕吐者,可加枇杷叶10 g,对于咳嗽严重者,可加僵蚕10 g。若患儿存在血常规升高,可给予其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连续治疗半个月。

1.6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后,患儿症状全部消失,X线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且实验室检查提示各指标均恢复至正常;(2)有效:治疗后,患儿症状有所缓解,X线检查显示肺部病灶有所吸收,且实验室指标有所好转;(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11]。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低,且治疗后潮气量、吸呼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我国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患病人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小儿群体生命健康[12]。但目前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上述疾病的病理机制,主要发病机制为患儿呼吸道受到病毒或细菌入侵,从而导致支气管纤毛上皮坏死,进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积滞在体内,最终刺激咳嗽中枢引发痉挛性咳嗽[13],若不及时干预,严重持续的咳嗽可导致肺泡破裂,进而引发皮下气肿、纵隔气肿,严重者甚至引发脑部水肿、颅内出血等,极大程度威胁了患儿生命安全。

以往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常给予患儿口服阿奇霉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但单纯实施上述方案的疗效欠佳,治疗周期较长,而长期使用阿奇霉素,易导致患儿体内菌群失调,增加耐药性风险[14-15],故为避免上述问题,有必要加用其他疗法。桑白皮汤出自《医心方》卷二十八引《玉房秘诀》,本研究对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施行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药方中的桑白皮具有清肺热的功效,味甘性寒,入肺经,可清泻肺火兼泄肺中水气而平喘,为君药,且现代药理学证明,桑白皮具有利尿、抗炎、镇静镇痛、抗血小板聚集等效果;黄芩亦具有清肺热的功效,善清泄肺火及上焦实热,海蛤壳具有清热利水、化痰软坚的功效,二者清泄肺热,化痰止咳,同为臣药;而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通便润肠的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苏子具有降肺气、化痰的功效,三者配伍降逆化痰止咳,同为佐药,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的功效;毛冬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的功效,蒺藜具有散风行血的功效,百部具有润肺止咳、祛痰的效果,同为使药;而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效果,全方合用可起到清热化痰、镇咳止吐的作用[16]。因此,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对患儿加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具有较好的协同性,有助于增强疗效。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65.0%),且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有助于加速症状缓解,促进疾病转归,治疗效果更优。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更低,且治疗后潮气量、吸呼比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对疾病好转具有良好促进作用。此外,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亦提示加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得,对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施行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有助于增强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桑白皮百日咳汤加减
类百日咳综合征与百日咳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比较分析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桑白皮炒制前后HPLC 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桑白皮清肺化痰又美发
桑白皮汤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of Hunan Expert Group Recommended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No.2 Prescription Against COVID-19
小心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