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山地丘陵土壤的黏化作用及黏化层的鉴定问题讨论

2021-09-06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土壤黏化作用可分为淀积黏化、残积黏化和次生黏化等3种,但淋溶土鉴定的诊断层——黏化层的形成只涉及淀积黏化作用和次生黏化作用2种。中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土壤脱硅富铁铝化明显、土壤铝饱和度高、黏粒矿物中有较多的1:1型矿物,多数情况下难以发生淀积黏化作用。而次生黏化作用一般发生在温带地区,其气候条件主要为半干润。因此,除一些石灰性母质发育的土壤外,南方山地丘陵地区一般不具备淋溶土形成的成土环境。而该区某些土壤上下层质地的差异常常是漫长历史时期表蚀的结果,把这类上下质地差异的土壤划归为淋溶土不符合土壤发生分类原则。建议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的黏化层定义中参照美国土壤分类系统中黏化层的定义,把盐基饱和(即盐基饱和度大于50%)作为鉴定黏化层的一个指标,避免在土壤调查中夸大南方山地丘陵地区淋溶土的出现范围,以解决南方山地淋溶土与雏形土鉴定上的不确定性问题。

关键词:淋溶土;黏化作用;黏化层;南方丘陵山地土壤

中图分类号:S151;S155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191100257

Soil Clayization and Argic Horizon Identification in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ZHANG Mingkui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Zhejiang,China)

Abstract:Soil clayization discussed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argillification,residual clayization and secondary clayification,but the formation of argic horizon,as a diagnostic horizon identified by luvisols,only involves argillification and secondary clayization.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of southern China,because of obvious soil desilication and aluminization,high soil Al3+saturation,and high proportion of 1:1 type in clay minerals,it is difficult to have argillification in most cases. Secondary clayization generally occurs in the temperate regions with climatic conditions of semi-dry. Therefore,except for some soils derived from calcareous parent materials,there is no soil-forming environment of luvisols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However,the difference of soil texture between surface and lower horizons in those areas is often the result of surface erosion in a long historical period. I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 of soil genesis and classification to classify those soils as luvisols. In order to avoid exaggerating distribution of luvisols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soils in southern China,and solve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both luvisols and cambosol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finition of argic horizon in Keys to Chinese Soil Toxonomy should refer to the definition of argic horizon in USA Soil Taxonomy for taking base saturation (i.e. base saturation greater than 50%)as an index to identify argic horizon.

Keywords:Luvisols;Clayization;Argic Horizon;Hilly and Mountainous Soils in Southern China

0引言

淋溶土是地球表面分布最為广泛的土壤类型,许多土壤分类系统中都设有淋溶土纲,如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淋溶土纲(Alfisols)[1],FAO分类系统中的高活性淋溶土(Luvisols)、低活性淋溶土(Lixisols)、灰化淋溶士(Podzoluvisols)、黏磐土(Planosols)[2]。不同分类制中淋溶土的定义或鉴定标准不尽相同,但多数土壤分类制中都以黏化层作为淋溶土的主要鉴定依据[1-3]。中国地理发生分类(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都把淋溶土作为单独的土纲[3-4],但它们的鉴定依据和土壤分布的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淋溶土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暗色森林土、白浆土、漂灰土和灰色森林土等土类,分布于大致南起大巴山和长江,北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直达东北地区的广大范围内,其气候包括温带、暖温带以至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分布的地形多为低山丘陵、低平原河谷阶地、山间盆地和盆地、山前台地及部分熔岩台地,该分类强调土壤的地带性[4]。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都把黏化层的存在作为鉴定“淋溶土”必备的条件,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还要求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大于等于50%,以区别于老成土[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则要求黏粒的表观阳离子交换量大于等于24 cmol/kg,以区别于富铁土[3]。FAO分类中把黏粒的表观阳离子交换量大于等于24 cmol/kg称为高活性淋溶土(Luvisols),而把表观阳离子交换量小于24 cmol/kg称为低活性淋溶土(Lixisols),但都要求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大于等于50%。

美国与中国系统分类对黏化层的定义也有差别。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定义的黏化层与淀积黏化作用有关,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定义的黏化层范围较广,既包括淀积黏化作用形成的黏化层,又包括次生黏化作用形成的黏化层。由于淋淀黏化作用形成的黏化层在形态上特征明显,在田间鉴定上相对较易把握;而次生黏化作用形成的黏化层的缺少独特的形态特征,在田间调查时主要根据其与表土层的黏粒含量差异进行鉴定,对引起上下土层间黏粒含量差异的成因考虑较少。传统概念上,中国的淋溶土主要分布在受季风影响寒温带、温带、暖温带[5-7]到北亚热带[8-10]和南方高海拔地区[11-12]。

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调查表明[13],淋溶土分布于华东、华北、东北各省市(区),另外在中南、西南、西北諸省的山地垂直带中也有少量分布,而南方丘陵地区分布的主要为铁铝土。肖笃宁和谢志霄认为[14],中国的淋溶土有着以下特征:(1)大多为弱酸性或酸性;(2)主要黏土矿物为水云母与蛭石,有少量蒙脱石和高岭石;(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高(20~30 cmol/kg)。张俊民[15]认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制中的淋溶土只是土壤发生分类制中的淋溶土和半淋溶土中的一部分,这是由于土壤系统分类制中的淋溶土,必须以具有黏化层为前提,故土壤发生分类制中的淋溶土和半淋溶土2个土纲中的某些土类只有其中具有黏化层者才能划归淋溶土纲。但在应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调查南方丘陵山地时,许多土壤因上下层之间黏粒含量的差异都能达到淋溶土的诊断要求「16-19],对在这一地区被鉴定为“淋溶土”的土壤是否真正具有黏化层,是否符合当地的成土环境较少有人关注。为此,本研究从黏化作用发生的类型、形成的机理及黏化层形成的条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准确鉴定淋溶土提供参考。

1黏化作用及其与黏化层的关系

黏化层是鉴定淋溶土的必备条件,因此要阐明淋溶土的形成必须要从黏化作用的机理着手。一般认为,黏化作用是指土壤中由于黏粒的生成或淋溶、淀积而导致某一土层中黏粒含量增加的作用;该作用既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又是某些土壤在特定条件下进一步发生的一种成土作用。中国对土壤黏化作用的认识深受苏联和美国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成因。一般可分为淀积黏化作用、残积黏化作用和次生黏化作用等3种[20-22]。

淀积黏化作用是被当今国际上多个分类系统认为形成黏化层的主要成土过程[21],其是湿润气候区土壤表层的层状硅酸盐黏粒经过分散,随悬浮液向下迁移至土壤剖面一定深度后进行淀积的作用。黏粒的长期淀积迁移可导致剖面一定深度土层中黏粒的明显积累,最后形成特征明显的淀积黏化层,此淀积层内部或紧接淀积层之下的土壤孔隙内壁和结构体表面具有定向排列的黏粒胶膜,且淀积层的细黏粒(粒径<0.0002 mm)与总黏粒(<0.002 mm)之比明显大于淋溶层和淀积层以下的土层这也是田间和实验室鉴定淋溶土的主要依据。

次生黏化作用最初见于苏联的文献中,有时也称为变质黏化作用、土内黏化作用、土内风化作用、硅铝化作用等[20]。其是指在温带地区特定的水热条件下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土层中发生的土内风化,其结果是由原生矿物转变为2:1或2:1:1型次生矿物的黏粒,后者就地长期的聚积可形成次生黏化层。从研究的文献来看,这类作用主要发生在黄土和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其中的原生矿物主要在中性的条件下进行风化的。次生黏化作用一般发生在半干润的温带气候区,其黏化作用并不发生在表土,而是发生在水分相对较为充足有利于发生风化的心土层。这类风化过程比较缓慢,一般是在土壤脱钙作用之后发生。例如,中国新疆地区的棕漠土和灰漠土中紧接于孔隙结皮层之下的色调偏红的坚实层就是这种作用的产物。

残积黏化作用的概念也是苏联的土壤学者提出的,有时也称为原生黏化作用、正硅铝化作用、风化黏化作用等[20]。其是母岩中的原生矿物遭受风化并生成黏粒就地残积于土体层成为土壤物质的组成部分的作用。此类黏化作用实际上是除土状沉积物(如黄土、冲积物等)发育土壤外的土壤形成中的普遍现象,可广泛出现在许多种类的土壤中,就是通常讲的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就是一般的风化B层。由于这种作用在许多土壤中都存在,因此残积黏化作用形成的土层相对于母质而言黏粒有明显的增加,但一般不会形成上低下高的剖面黏粒垂直分布模式,不能作为用于淋溶土鉴定的黏化层的形成过程。

2黏化层形成的环境条件

根据目前国内外土壤分类系统对黏化层的定义,该层具有比上覆层明显高的黏粒含量。在以上残积黏化作用、次生黏化作用和淀积黏化作用等3种黏化作用中,能够形成这一类黏化层的是次生黏化作用和淀积黏化作用,它们均可在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形成黏化层,但二者的成土环境是有明显差别的。

次生黏化作用一般发生在温带地区,其气候条件主要为半干润。该地区土壤剖面表层因缺少足够的水分,一般不易产生明显的风化,因此土壤矿物风化较弱,黏粒含量较低;而在剖面中下部,由于水分相对丰富,其风化相对较强,从而导致了剖面中部黏粒的积累明显高于表土。

淀积黏化作用的特点是表土黏粒的淋失和心土层黏粒的淀积,因此其具有能促使黏粒垂直迁移的基本条件[23]:(1)干湿交替的水分条件:有适量的介质水使黏粒由上至下迁移,但水量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黏化层的形成。当向下流动有水量太少,黏粒向下迁移不明显;而当向下流动的水量过多,黏粒可随下移的水一起流出土体,因此,这一过程一般不会发生于干燥或过湿的土壤中。土壤黏化作用的强弱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湿地区,由于终年强烈淋洗作用,黏粒常被淋移出土体或下迁至底层,难以在土体内形成黏化层。在干旱地区,虽有一定的残积黏化作用,但因降水量少,黏粒迁移量小,土壤淋淀黏化作用十分微弱。在温暖湿润、干湿交替的条件下,有利于黏土矿物的形成和淀积,黏化过程表现得最为强烈,如棕壤等。(2)表土层中存在可移动的黏粒:一是土壤黏粒矿物主要是带电量较高的2:1型矿物,高岭石和氧化铁较高的土壤黏粒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能力较弱,土壤中高氧化铁可影响土壤硅酸盐矿物的分散,减弱土壤黏粒的迁移性;二是近中性的土壤环境,土壤pH过低,土壤溶液中含有较高的交换性铝,不利于土壤胶体的分散;当土壤中含有较多的二价离子钙或三价铝离子时,也不利于胶体的分散,因此石灰性和强酸性土壤中这作用不强。

3南方丘陵山地土壤黏粒垂直分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1土壤黏化的主要作用

中国南方丘陵山地气候主要属于湿润和常湿润,气温较高,具有较强的矿物风化潜力。从以上对各类黏化作用及其发生条件来看,因这一地区湿度较大,一般不可能发生次生黏化作用,而残积黏化作用可能是这一地区土壤质地黏重的主要原因。残积黏化作用实际上与这一地区的脱硅富铁铝化作用密切相关,后者通过脱盐基本和脱硅导致了土壤原生矿物的分解、最初形成2:1型黏粒矿物,然而进一步转变为1:1型黏粒矿物和铁铝氧化物,土壤黏化(土体变黏)随脱硅富铁铝化逐渐增强。由于脱盐基、脱硅可导致土壤酸化(含高量交换性H+和Al3+)和高岭石等矿物的形成,因此在这类土壤中进一步发生淋淀黏化作用较弱,即一般不會发生明显的黏粒垂直迁移。残积黏化作用的作用主要从地表开始的,一般是越接近地表风化越强,因此正常情况下这一地区的残积黏化作用不会导致上低下高的黏粒垂直分布模式。

但在这一地区的一些由石灰性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或海拔较高的地区,因受成土母质或气温等的影响,土壤风化较弱,土壤酸度和高岭石及氧化铁含量较低,可在残积黏化的基础上发生黏粒的垂直淋淀作用,形成具明显黏粒胶膜的淀积黏化层。

3.2土壤表蚀可引起上下层之间质地的差异

田间调查表明,虽然根据成土环境推断这一地区土壤中发生的黏化作用主要为残积黏化作用,是脱硅富铁铝化的结果,但这些土壤普遍存在黏粒上低下高的分布特点。实地观察表明,无论是植被覆盖良好的林地还是受人为影响明显的农地,这一地区普遍存在表蚀现象。表蚀作用在农业用地上表现较为明显;而在林地上表现相对较弱,在短时间内一般不能明显地发生,但因这一地区成土时间悠久,即使微弱的表蚀也可在长时间内导致表土明显的砂化。而且,这一地区的许多土壤表蚀砂化往往发生在历史时期,目前恢复良好的植被淹盖了表蚀特征,但历史时期的表蚀砂化对上下层土壤质地的差异已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心土层黏粒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据作者对受人为影响较小的57个南方林地土壤调查,其黏化率(心土层与表土层黏粒含量的比值)在1.11~1.69之间,普遍存在心土层黏粒含量高于表土,表土砂粒含量明显高于心土。一些坡度较大但植被覆盖良好的林地土壤中(即目前无明显的侵蚀现象),上下层土壤质地的差异甚至高于地表稳定一般认为易发生黏粒垂直迁移的平缓地带。

一般认为,这一区域的成土时间多在数十万年以上,已经历了漫长的风化和成土作用,但绝大部分的这一地区土壤的土体厚度一般不会超过1 m,与漫长的成土时间并不相符,一些土体深厚的土壤常常位于坡麓地带,是长期坡积的结果,因此,从土体厚度与成土时间的不协调来看,这一地区土壤的表蚀是普遍存在的。对具有心土层黏粒含量明显高于表土的土壤剖面颗粒分析表明,这些土壤的心土层的细黏粒(粒径<0.0002 mm)与总黏粒(<0.002 mm)之比明显大于淋溶层,但心土层并不具有明显的胶膜。结合上文所述这一地区成土环境推测,这一地区土壤质地的差异是表土颗粒选择性侵蚀(即细颗粒优先随地表径流迁出土体)的结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壤黏化作用的结果。

4讨论与建议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共设有14个土纲,其中“淋溶土”和“雏形土”是倒数第3和第2被检索出的土纲,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土壤中有上界在矿质土表至125 cm 范围内存在黏化层或有达0.5 mm或更厚淀积黏粒胶膜的黏磐”。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中黏化层的定义是“黏粒含量明显高于上覆的表下层”,其质地分异有二种情况:一是“可以由表层黏粒分散后随悬浮液向下迁移并淀积于一定深度中而形成的黏粒淀积层”,即前文所述的淀积黏化作用的结果;二是“可以是由原土层中原生矿物发生土内风化作用就地形成黏粒并聚集而形成的次生黏化层”,即次生黏化作用的结果。在具体鉴定时,黏粒淋移淀积主要根据黏化层中定向黏粒胶膜的出现、黏化层与上覆层间总黏粒(<0.002 mm)与细黏粒(<0.0002 mm)的相对差异及黏化层的厚度等加以判别。对于次生黏化形成的黏化层,该检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1)黏粒含量比上覆和下垫土层高,但一般无淀积黏粒胶膜;土体和黏粒部分的硅铝率或硅铁铝率与上覆和下垫土层基本相似;(2)比上覆或下垫土层有较高的彩度,较红的色调,而且比较坚实;(3)在均一的土壤其质中,与表层相比,其黏粒总含量增加量与“淀积黏化层”相同;或(4)在薄片中可见较多不同蚀变程度的矿物颗粒和原生矿物的黏粒镶边、黏粒假晶、黏粒斑块等风化黏粒体及残体。其出现深度和厚度因地而异,并分别对具半干湿水分状况和干旱水分状况下的土壤中黏化层出现的深度和厚度作了规定。

从以上定义可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用于鉴定“淋溶土”的黏化层既包括淋淀黏化,也包括次生黏化。根据现代土壤发生学理论,土壤灰化过程、淋溶淀积过程和脱硅富铁铝化过程是湿润地区地带性土壤成土过程中3个最为重要的成土过程[24],但三者发生的环境是有差异的。灰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寒温带,淋溶淀积过程主要发生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而脱硅富铁铝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有淋淀黏化层的淋溶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25-26]。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检索分别对具半干湿水分状况和干旱水分状况下的土壤中由次生黏化作用形成的黏化层出现的深度和厚度作了规定,这似乎暗示只有这2种水分状况的区域才可能发生由次生黏化作用形成的黏化层的淋溶土分布,但定义并没有明确南方丘陵山地土壤中是否具有此类黏化层。

由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对次生黏化作用发生的范围定义不明确及田间鉴定淀积黏化层技术的困难(常常需要微形态分析才能最终确认淀积黏化),在实际应用时调查者常常通过不同土层间黏粒含量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存在次生黏化层,在此基础上把“淋溶土”与“雏形土”加以区分。鉴定过程中就可能把广泛分布于南方山地丘陵地区的一些上下层质地差异明显的土壤也归入“淋溶土”中。理论上,南方山地丘陵由于黏粒矿物中含有较高的1:1型矿物和氧化铁及酸度较高,一般是不可能发生淋淀黏化,而且表蚀导致的表土层黏粒降低是可以观察鉴定的,但实际上,南方地区的许多土壤的表蚀发生在历史时期,除非目前表土仍存在明显的侵蚀现象,否则很难界定土壤是否存在侵蚀及侵蚀程度。因此,在确定这一地区是“淋溶土”还是“雏形土”,常常难以把握。实际上,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最早确定建立“淋溶土”土纲时,也认为“淋溶土”应分布在北亚热带以北的地区,曾提出把土壤温度小于18.5℃作为“淋溶土”分布区域的限制条件,提出了淋溶土必须具有冷性、温性以及温热性(土壤温度在15~18.5℃)[26-27],以避免把分布于中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由脱硅富铁铝化的强酸性土壤也划入“淋溶土”的范围内。但后因用土壤温度18.5℃这一指标来限制具有地带性的烙印而不用[23]。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淋溶土由于有盐基饱和度限制,其一般不会产生上述情况。

为此,建议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的黏化层定义中对黏化层出现的环境特点作一些说明,参照美国等土壤分类系统中黏化层的普遍认可的定义,把盐基饱和(即盐基饱和度大于50%)作为鉴定南方地区黏化层的一个指标,避免在土壤调查中夸大南方山地丘陵地区淋溶土的出现范围及把不具备黏化层形成环境条件的土壤也纳入淋溶土中,以解决南方山地淋溶土与雏形土鉴定上的不确定性问题。

参考文献

[1]Soil Survey. Key to Soil Taxonomy (11th edition)[M].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2010.

[2]龚子同,陈志诚,张甘霖.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建立与发展[J].土壤,2003,35(4):265-270.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1-50.

[4]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13-564.

[5]鞠兵,吴克宁,李玲,等.河南省典型淋溶土土系劃分研究[J].土壤学报,2015,52(1):38-47.

[6]李玲,吴克宁,吕巧灵,等.豫南白浆化黄褐土系统分类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34(2):47-50,60.

[7]常庆瑞,雷梅,冯立孝,等.秦岭北坡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J].土壤学报,2002,39(2):227-235.

[8]张俊民,曹升赓.酸性湿润淋溶土类的设立[J].土壤,1998,30(1):13-19.

[9]张俊民.南阳盆地黄土母质发育土壤的特性和系统分类[J].土壤,1997,29(2):70-75.

[10]张学雷,张玉庚.山东省的漂白湿润淋溶土[J].土壤通报,1996,27(5):209-212.

[11]刘文彰,马仁会,李小波.关于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带土壤命名的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19(2):108-113.

[12]徐盛荣,吴克宁,刘友兆.对建立淋溶土纲的几点认识[J].土壤通报,1994,25(6):241,244.

[13]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95-269.

[14]张俊民.中国淋溶土系统分类及其参比[J].土壤,1999,29(6):295-298.

[15]肖笃宁,谢志霄.试论中国淋溶土的成土过程与基本特性[J].土壤学报,1994,31(4):403-412.

[16]盛浩,周清,黄运湘,等.中国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5):143-149.

[17]陈健飞.福建主要山地土壤分类参比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2,17(2):98-103.

[18]章明奎,麻万诸.中国土系志-福建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19]麻万诸,章明奎.中国土系志-浙江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0]于天仁,陈志诚.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1]俞震豫.黏化作用及其在土壤分类中的意义[J].土壤通报,1985,16(4):164-168,155.

[22]刘友兆,丁瑞兴.关于淀积黏化作用[J].土壤学进展,1993(4):18- 23,27.

[23]章明奎.土壤地理学与土壤调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2-171.

[24]史学正.建立淋溶土和始成土土纲的建议[A].龚子同主编.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进展[C].科学出版社,1993:18-23.

[25]徐盛荣,吴克宁,刘友兆.中国淋溶土纲系统分类初拟[A].龚子同主编.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新论[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53- 257.

[26]史学正.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淋溶土纲的建立研究[A].龚子同主编.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新论[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48-252.

[27]张俊民,史学正.中国淋溶土纲系统分类的初步研究[A].龚子同主编.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新论[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42-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