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1-09-03丁力樊帆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

丁力 樊帆

摘要 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步入新的时期,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意义重大。乡村文明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为传承农村传统美德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然而,我国乡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着基层组织认识不足、乡风文明主体不强、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传统乡村道德面临问题等挑战。为了改变这些现状,应该加强政府主导性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以及加大农村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来建设乡风文明从而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关键词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路径

中图分类号 D 42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247-03

Abstract The sou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rural civilization, and whe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nters a new period,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 can provide a strong cultural support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nd provide adequate talent protect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ountryside.However, there are still limited government functions, lack of construction subject of rural civilizati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armer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raditional rural morality is facing challenges.In order to change these situation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farmer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armers, and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morality to build rural civilization and 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civiliz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Pathway

基金項目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Q033)。

作者简介 丁力(1995—),男,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技术经济分析。

*通信作者,教授,硕士,从事农业经济学、公共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2-23;修回日期 2021-03-29

截至2020年末,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需要巩固和拓展脱贫结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伟大成就,从美丽乡村的建设到绿色发展,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乡村振兴重要体现之一就是乡风文明,是通过在农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从而使得乡村振兴全面发展[2]。只有将乡风文明建设好,让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农村社会经济共同发展,乡村才会得到发展,乡村振兴才会真正实现。

1 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重要性

1.1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灵魂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就如同文化反映民族精神一样,如果没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华民族很难实现伟大复兴;同样乡村如果缺乏优秀的乡风文明指引,那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也无法发展[3]。所以,乡村振兴不能仅看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还应该看重农民的精神世界,农民幸福感等。乡村文明是乡村文化积极向上的部分,它是农民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只有建设好了乡风文明,文化才能铸魂。如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开展,农民的经济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仅局限在物质生活层面,同时也追求精神世界的提高。乡风文明正是充实感、安全感、幸福感的集中体现[4],只有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乡村才能真正振兴。

1.2 乡风文明的建设是乡村振兴必然要求

2018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党中央对乡风文明建设从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4个方面提出要求[5]。我国要实施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既要注重物质文明,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只有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同等地位,这样乡村振兴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但是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文化沙漠”的现象,有些农村文化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青壮年喜欢在农闲时打牌、打麻将、赌博,村民在农业发展中所获的经济利益并没有用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对此,要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乡风文明的重要性,要做到经济水平发展和农民的精神世界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使得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不竭动力。

1.3 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农民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其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6],但是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能力比城市发展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薄弱,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足。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通过修建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方式,传播先进优秀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农民有渴望农村文化发展的需求,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内容质量在提升、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需要改善农村的文化活动氛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进步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来,促进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传统保守小农经济向着现代化生产模式进行转变,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稳固农村发展,使得农业农村的发展充满动力,保障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稳步推行[7]。

2 乡风文明建设中不利因素

2.1 基层组织认识存在短板

基层政府作为与村民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乡村文明建设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基层组织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政策水平和执行力决定着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目前,部分基层政府更多重视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出现唯GDP论,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片面化的理解,将乡风文明建设等同于村容整洁,认为把房子整修,装饰一下就是乡风文明建设[2]。再加上地方农村建设长期只关注经济建设,只关心当地的经济水平增长速度,忽视了文化这种难以用数字衡量的指标,所以政府对乡风文明建设认识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发展需求,使乡村振兴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

2.2 乡风文明缺乏建设主体

中国社会经济在不断提升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我国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60.6%,比2019年年底增长1.02百分点。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引着农村的一批有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纷纷进城务工寻求更高的经济利益[8],众多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出现人口空心化的现象,造成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滞后和主体力量缺乏。留在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长时间形成的封闭保守思想,阻碍了文明乡风建设和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文化性贫困”[9]。大部分乡村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这类群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文化生活也无更高需求,这使得优秀的文化、优良的乡风无人传播与继承。虽然农村的青壮年大部分可以通过在外务工获得相较农村更高的经济利益,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但是精神文化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无法做到“鼓了口袋同时富了脑袋”,从而导致乡村振兴的发展后继无力,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

2.3 乡风文化基础设施匮乏

文化基础设施由两方面组成。首先,农村义务教育,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教育也提供了实施乡村文明的舞台[10]。但是,农村的教育相比城市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而且没有将农村传承的优良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风土人情等融合到教育中。其次是指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这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根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数据可得,目前全国共有九成多乡镇有图书室、文化站,将近四成的村有农民业余生活文化组织[11]。相比上次普查结果,文化站和图书馆数量增加较少;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有了显著增加,但覆盖范围依然较小,还是无法满足农民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虽然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通过财政支持修建了一些例如农家书屋、妇女儿童活动室、村文化室等文体活动设施,农民缺少精神文化生活,这深深影响着农民生活幸福感。同时农村目前文化宣传方式对于现留在农村农民而言,既无新颖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文化教育效果,也无完善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

2.4 传统乡村道德面临挑战

传统道德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经济基础相比,它具有相对稳定的属性,所以如果形成社会意识,在短时间内就很难转变,例如乡村封建思想依然存在并有盛行的趋势,依据血缘亲疏关系的宗族势力依然时刻影响农村的治理。部分农民在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后,寻求精神慰藉的过程中难以正确地辨别糟粕文化,导致宗教迷信和封建传统思想在乡村逐渐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市场经济逐利思想的引导,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影响,他们的精神观念却没有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多农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难以正确辨别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一些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已经失去了乡村简朴节俭的传统美德[12]。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手机、电脑等新型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良道德传播速度加快,并且更加有隐蔽性,更加难于监管,使得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难以开展。

3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要想改善和提升乡风文明,首先要改变基层干部的思想觀念。作为乡风建设的主导者,基层干部应该不能是唯GDP论,要认识到乡风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是一样重要的。农村基层干部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乡风文明建设路线和一些方针政策,要用乡村振兴战略高度来了解乡风建设的重要性,科学研究分析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本身的乡村文化传统基础,因地制宜地规划乡风文明建设路线。其次,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明确自身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做到乡风文明建设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努力为农村社会大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认识到新时期乡风文明的发展特点,掌握乡风文明的发展趋势及规律,推陈出新[7]。时代在不断发展,文化更是日新月异,紧跟时代的潮流,为了发展人们喜欢听的文化,最后还需要设立监督反馈机制,避免政府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缺位。

3.2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地位

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投入,整个社会群体协作参与。首先,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主体力量。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乡村文明建设发展快慢,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应该提高农民的主人翁的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与主动性,培养和挖掘一批当地的文化人才,可以让农民自发地融入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要统筹和协调多方面力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激发农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要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鼓励一批高素质、有情怀的知识分子、退休干部、文化名人、新型农民和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以感情留人,使他们留在乡村发光发热,这样也会带来优秀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资源回到乡村。最后,社会力量有其特长和独特的视角,着重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的乡村文化群众团队,为乡村的文化建设带来新的风貌,避免乡村乡风文明建设闭门造车。

3.3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完善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设施,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开展各种农村教育培训活动,将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传播先进文化,改变乡村落后习俗。其次,政府要加强财政引导支持,增加资金支持,专款专用。政府文化部门要针对乡村的文化设施例如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中心、村文化室等,做好保护和修建工作。同时它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协作,社会资本力量作为农村文明建设的辅助力量,可以补充政府的不足之处,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灵活高效的特点。最后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农村老年人和儿童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修建一些文化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既要富了口袋,也要富了脑袋。富脑袋,是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升、精神风貌得到改变。

3.4 提升农村精神文明道德建设

强化农村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内蕴,传承农村耕读传世、仁爱孝悌、克勤克俭、敦亲睦邻、笃实诚信、守望相助、谦和好礼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传承中华文化之魂。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将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内容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之一。日常生活中对农民进行教育,让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消除迷信思想和赌博风气,反对不劳而获以及拜金主义,多宣扬传统乡村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乡村文化氛围。其次,由村委会带头和村民代表大会一起修订完善乡规民约,为农村婚丧嫁娶建立标准,防止出现不合理的风气,让农村回归淳朴的氛围,还要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用制度约束人。最后,要多多宣传道德模范典型,树立先进榜样,各级领导干部起好带头作用,党员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进行移风易俗,传承中华优良文化,共同建设好乡风文明。

4 结语

乡风文明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乡村振兴进行到关键时刻,更要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全面分析把握乡风文明推进过程中现实难点,大力建设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建设,既要靠要政府的引导,更要靠乡村人民发挥自身主动性,自觉地践行。全面提高农民精神文化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使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凝聚人心,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评论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新华每日电讯,2020-12-31(002).

[2] 刘欢,韩广富.后脱贫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发展境遇及路径选择[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49-158.

[3] 龙文军,张莹,王佳星.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解释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9,40(12):15-20.

[4] 刘保庆,陈雨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0(10):50-52.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6] 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中州学刊,2018(9):71-76.

[7] 刘盛.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现实难点与关键举措[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5):629-634.

[8] 高洪洋.新时期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系统探索[J].系统科学学报,2019,27(4):60-64,76.

[9] 張文君.从乡风文明建设角度看农村基础教育的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2010(4):111-113.

[10] 马建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职业教育机会与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5-11.

[11] 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EB/OL].(2017-12-15)[2020-10-25].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5_1563589.html.

[12] 黄毓骁,陈卫洪.贵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探析[J].理论与当代,2018(6):11-13.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