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DP理疗仪在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2孙岩

医疗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静脉炎例数化疗

孙岩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影像中心 (辽宁海城 114200)

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增加静脉穿刺难度,影响化疗顺利进行[1-2]。因此,临床针对化疗性静脉炎患者应高度重视,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与此同时,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因此,加强对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常规护理以基础护理措施为主,缺乏全面性,护理效果欠佳。TDP理疗仪也称为电磁波治疗仪,可利用电磁波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促进微循环体系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对86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比常规护理与联合TDP理疗仪护理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3~72岁,平均(51.37±7.26)岁;病程2~5个月,平均(3.25±0.55)个月;疾病类型,恶性淋巴瘤10例,胃癌7例,结肠癌6例,乳癌6例,食管癌5例,肝癌5例,肺癌2例,膀胱癌2例;静脉炎分度,Ⅰ度22例,Ⅱ度13例,Ⅲ度8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3~72岁,平均(51.33±7.29)岁;病程2~5个月,平均(3.25±0.55)个月;疾病类型,恶性淋巴瘤11例,胃癌7例,结肠癌6例,乳癌6例,食管癌5例,肝癌4例,肺癌2例,膀胱癌2例;静脉炎分度,Ⅰ度23例,Ⅱ度12例,Ⅲ度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化疗性静脉炎的诊断标准

参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0度,穿刺点无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变化,触之无硬结;Ⅰ度,穿刺点疼痛、红肿,但静脉无条索变化,触之无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肿,有静脉条索状变化,触之无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变化,触之有硬结;达到Ⅰ度则诊断为化疗性静脉炎。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从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病情观察、导管护理等方面进行,并使用50%硫酸镁(自贡鸿鹤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1263,规格 500 g)湿敷化疗穿刺部位(将50%硫酸镁浸湿纱布,敷于患处皮肤,范围超过患处皮肤的3~4 cm,上面覆盖一层透明薄膜,以防水分蒸发及衣被受污染),30~60 min/次,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TDP理疗仪[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渝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60052号,型号 L-I-9A]干预:打开电源,预热治疗仪,将治疗头对准患处直接照射,治疗头与患处皮肤的距离视患者可耐受温度为宜,避免温度过高而损伤局部皮肤,治疗时间视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为30~60 min/次,2次/d。两组均干预3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静脉炎干预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静脉炎痊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1)静脉炎干预效果:痊愈,皮肤肿痛等症状消失,条索状物消失;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条索状物仍存在;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条索状物仍存在,或病情加重[4];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VAS评分:由患者依据主观感受进行评分,满分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5]。(3)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项目包括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技术、心理支持等,满分100分,分为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评分60~89分)、不满意(评分<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静脉炎干预效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炎干预效果比较

2.2 VAS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静脉炎痊愈时间比较

对照组静脉痊愈17例,静脉痊愈时间为(11.06±3.15)d,观察组静脉痊愈25例,静脉痊愈时间(8.12±2.69)d,观察组静脉炎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P=0.001)。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化疗性静脉炎主要是由于静脉输注抗肿瘤化疗药物刺激血管壁而引发炎症反应所致,其病理变化是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或)继发血栓性改变。抗肿瘤化疗药物会对静脉血管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药物浓度越高,药物在血管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诱发静脉炎的概率则越高。化疗性静脉炎的初期症状常表现为穿刺点的不适或轻度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红肿、灼热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沿静脉走向的索状红线,触之有条索状硬结,若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坏死,后果严重。因此,针对化疗性静脉炎,应做到及早发现、积极处理。这就要求护士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化疗性静脉炎应立即拔管,更换静脉输液部位,同时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局部使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可有效缓解肿痛等症状,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应实施心理干预,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告知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以获得患者积极配合处理,继而提高治疗效果。

TDP理疗仪是通过特定的电磁波谱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方式,人体组织吸收电磁波后,体温可因热效应而升高,增强组织细胞通透性和白细胞吞噬作用,从而发挥显著的消炎功效[6];同时,TDP理疗仪还能提高大脑的脑啡呔水平,达到镇痛的效果[7];此外,TDP治疗仪的热效应可扩张局部组织的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机体酶活性,有助于炎症、水肿的消退[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静脉炎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TDP理疗仪对化疗性静脉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静脉炎痊愈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静脉炎例数化疗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踪导练(二)(3)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