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足底筋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02刘宁

医疗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偏振光膜炎治疗仪

刘宁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护理部 (天津 300270)

足底筋膜炎是足部因长时间进行某些活动受到压迫而引发,表现为足部不适与疼痛,会影响患者正常行走[1]。常规护理干预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但需长期坚持,且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方可达到预期干预效果,而部分患者由于依从性差,导致干预效果欠佳。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是光电技术与西医神经学、解剖学及中医经络针灸原理相结合的一种高科技医疗仪器,其可通过光电照射神经节、痛点、穴位等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在关节炎、神经痛、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均有较好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足底筋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足底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49岁,平均(36.18±3.72)岁;病程2~7个月,平均(4.43±1.06)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22~49岁,平均(36.15±3.70)岁;病程2~6个月,平均(4.41±1.0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足底筋膜炎相关诊断标准,且经骨扫描、磁共振检查确诊;近2周内未接受手术或其他相关治疗;可耐受本研究治疗。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既往存在足部手术史的患者;足底筋膜断裂、跟腱炎等足部软组织疾病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跟骨骨折的患者;足部存在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手册、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足底筋膜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危害、治疗方法等内容,增强其对疾病的了解及重视程度,嘱其日常活动时,尽量穿鞋底稍软且舒适性佳的鞋子,女性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每晚用温水泡脚,并适当按摩足底;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行走或运动。(2)功能锻炼:下肢牵伸训练,患者面向墙壁,双手与肩部同高按于墙上,伸直患侧膝盖,健侧膝盖尽量向墙壁方向弯曲,并保持弯曲膝盖的足后跟与地面紧贴,当脚弓与足跟腱感受到明显拉力时保持10 s后放松,缓慢站立,10次/组,2组/d;脚趾灵活度训练,指导患者用患侧脚趾反复抓取毛巾、玻璃弹珠等物品,10次/组,2组/d;连续干预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K2型)干预:采用指压法找到患侧足底部最痛点作为照射点,并在其周围选取2~3个点为副照射点,设置治疗光谱0.7~1.3 μm,输出功率70%~90%,以患者局部温热而无刺痛感为宜,照射3 s后间隔2 s再次进行照射,主照射点照射时间10 min,副照射点照射时间6 min,1次/d,连续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干预4周后的护理效果,疼痛完全消失,局部无压痛,患侧恢复正常功能为痊愈;疼痛明显缓解,局部无压痛,患侧行走无困难为显效;疼痛有所改善,局部有压痛,行走仍有困难为有效;治疗后以上临床症状均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2)疼痛程度: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估患者患处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剧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干预4周后,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2.2 疼痛程度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长时间走路、跑步会使足底肌肉及筋膜受到牵拉而发生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引发足底筋膜炎,通常表现为足底及脚跟不适、疼痛,长时间不活动或晨起时疼痛尤为剧烈,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5]。临床常采用健康教育、伸展运动等方法进行干预,但所需时间较长,部分患者配合度较差,会降低干预效果,因此,临床需增加辅助方法以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可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提高干预效果。其原因为,通过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认识到疾病对身体产生的危害,从而提高其配合度,促进后续干预措施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干预效果;对患者进行下肢牵伸训练及脚趾灵活度锻炼,可有效缓解跟腱及拓腱膜挛缩,抑制肌肉牵张反射,缩短足底肌肉及筋膜牵张程度,恢复肌肉及筋膜正常形态及弹性,从而缓解过度牵拉产生的疼痛;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具有无创、无痛、迅速止痛、操作简单等优点,通过偏振光对患处进行照射,可提高足底组织温度,舒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局部组织活性物质的生成,抑制炎症物质的合成与释放,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6];红外偏振光治疗仪产生强烈的光针刺激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并降低足底肌肉及筋膜牵张程度,解除肌肉痉挛引发的疼痛,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缓解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红外偏振光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偏振光膜炎治疗仪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部分偏振光分解的研究①
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
“脚跟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