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

2021-08-31董刚辽宁省西丰县郜家店动物卫生监督所112400

兽医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况饲粮母猪

董刚/辽宁省西丰县郜家店动物卫生监督所 112400

生猪养殖过程中仔猪产出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离不开母猪的科学饲养,尤其是母猪妊娠阶段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早期,妊娠母猪的养殖中没有遵循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盲目的扩张母猪养殖的数量,对于母猪妊娠阶段的营养需要以及饲喂方式等均没有合理的规章秩序,导致母猪的死亡率显著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显著降低,同时仔猪的产出率显著下降,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制约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本文将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措施进行论述,以期为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保障以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

妊娠母猪养殖中饲料的科学营养供给是保障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有效方式,现阶段主要存在“逐步提高”“前低后高”“高-低-高”的饲粮供给模式,不同的饲粮供给模式适用于不同体况水平的妊娠母猪,需要饲养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逐步提高的饲粮供给模式主要是应用于初产母猪或者在哺乳期开始进行配种工作的母猪,饲粮的供给量和营养水平随着妊娠母猪胎儿的体重增加而不断增加,同时注意饲粮中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充足供给,保障胎儿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前低后高的饲粮供给模式主要是应用于在配种工作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由于在妊娠前期阶段,胎儿的生长发育还处于起步时期,所需要的营养需求水平较低,加之妊娠母猪体况和膘情良好,按照配种前的饲粮营养水平供给母猪即可保障母猪和胎儿良好的生产,在妊娠后期阶段胎儿的生长发育加速,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显著提高,在这个时期需要增加饲粮的营养水平,保障胎儿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高-低-高的饲粮供给模式主要适用于断奶后机体状况和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完成后需要将饲粮营养水平提高,同时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改善母猪的体况,待母猪恢复合理的膘情后再按照常规的饲养标准进行母猪的饲喂,同时进行下一阶段的配种工作。在母猪妊娠的80d 左右开始再次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精饲料的饲喂量,整个饲喂过程形成一种高-低-高的饲粮饲喂模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后期的饲料营养供给水平需要高于妊娠前期阶段的饲粮营养水平。

2 妊娠母猪养殖的营养供给

2.1 妊娠母猪配种前的营养供给配种前的营养饲料供给主要是指后备母猪的养殖过程,后备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保障良好的营养供给对于改善母猪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后期的繁殖性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母猪在配种前需要严格禁止使用对机体繁殖系统有危害作用的饲料原料,例如常见的棉籽饼、菜籽饼等,同时需要严格检查饲料是否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饲粮营养水平需要保障母猪机体骨骼、肌肉等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控制能量饲料的水平,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青饲料和干粉饲料,避免配种前母猪出现机体过肥的情况。后备母猪在不同的饲养阶段对于饲料营养的需求量不同,需要根据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全价饲料配方,尤其是饲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同时需要注意适当补充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必需氨基酸等,保障后备母猪良好的生产性能和机体状况。

后备母猪养殖中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使用量在目前实际养殖生产中于妊娠母猪的使用量相同,同时也没有制定出专门的后备母猪能量需求标准,实际养殖中需要饲养管理人员结合后备母猪养殖的机体状况适量调整饲粮能量水平和饲喂量。母猪在配种前若出现脂肪储备不足,体况较差等情况则会导致繁殖性能的下降,进而引起母猪使用年限的降低,降低了母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后备母猪育肥后期阶段到配种前的时期,需要对母猪进行限饲,避免母猪出现机体过肥的情况,通常使后备母猪在第2 次进行发情配种工作时的提供控制在110~120kg 为宜。

2.2 妊娠母猪配种后的营养需求母猪在配种后的妊娠阶段也需要根据胎儿的发育时期分为不同的阶段,通常妊娠前期阶段主要是指配种成功后的30d 左右,在这个阶段胎儿还在发育的起步阶段,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不是特别高,但是需要保障饲粮的品质,提高精饲料的供给比例,严格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者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原料。妊娠母猪在妊娠前期阶段中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需要保持在14%以上,同时需要注意在配种工作完成后不能立即提高母猪的营养供给水平,若在妊娠早期阶段营养水平过高会导致胚胎的存活率降低,尤其是在配种成功后的1~3d 左右,需要在母猪的饲粮中适当补充叶酸的含量,叶酸的补充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初生仔猪的成活率。

配种后的妊娠中期阶段饲粮供给主要需要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初产母猪养殖中需要足够的机体营养物质储备以保障体况均衡,经产母猪也需要弥补由于上一个泌乳周期导致的体重损失。通常将妊娠的31~84d作为母猪的妊娠中期阶段,这个阶段营养供给对于仔猪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机体的状况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这个阶段需要适量提高母猪的采食量。相关研究发现在妊娠的84d 时通过增加母猪饲粮营养水平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初生体重,但同时也需要在保持母猪体况均衡的条件下。

母猪在妊娠后期的饲养主要是指分娩前30d 左右,在这个阶段中妊娠母猪饲粮中精饲料的比例可以适量增加,同时降低青绿饲料或者青贮饲料的比例,保障饲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均衡。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后期阶段母猪饲粮中每天需要保障摄入120g 以上的全价蛋白质。

3 结语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对于改善仔猪的产出量,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等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合理把控不同阶段妊娠母猪饲养的营养水平和饲料供给量可以有效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体况饲粮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种猪系统营养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