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探究

2021-08-31王钦立

科技视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水枪火势火灾事故

王钦立

(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江阴市暨阳消防救援站,江苏 无锡214000)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产的活动空间安全意识不断地增强。地下建筑空间中,包含了购物中心、商品城、停车场、仓库、娱乐等场所,这些地方不仅内部的结构复杂,并且人员流动较大,环境封闭,安全疏散困难[1]。在这样的建筑中,楼层、通道的数量较多,并且关于消防安全相关内容的技术性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一旦这个地方出现了火灾,那么人们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影响对应的灭火作战计划[2]。消防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状,根据地下建筑空间的特点,优化性能指标,合理的控制,满足当前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类型复杂,并且一旦出现火灾就会存在致命特殊性,导致灭火救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3]。鉴于此,如何根据地下建筑空间火灾的特点,针对性的构建出合理的灭火救援路径?如何保证大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问题的呈现,就成为当前状态中,急需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与路径。

2 地下建筑火灾事故特点

在当前的现状中看,对地下室建筑空间火灾涉及的范围都比较的广泛,例如,建筑、结构、通风工程等全部都属于此种火灾的研究范畴,并且交叉性的学科众多[4]。从消防的视角分析,大部分的地下建筑空间都很少使用天然的采光,突发性较强,并且隐蔽性较大。在发生火灾的初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发现,那么就很容易的导致危害的范围扩大,甚至控制的难度也会提升。根据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场站火灾和区间隧道火灾、设备和施工火灾等几个类型。在这些类型中,火灾特点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第一,火灾蔓延的速度较快,并且燃烧起来比较的迅猛。主要成因是由于地下建筑空间装修材料使用呈现多元化,各种电器线路蔓延,自然采光和通风不足,需要使用排气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地下建筑中的通道也比较的复杂,会存放大量的可燃性商品。如果有火势出现,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现象。只有提高预见性或者是在最佳的时间内控制火势,那么才可以满足当前的发展路径[5]。第二,地下建筑空间一旦出现火灾,就会存在高热浓烟、高温毒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火灾扑救困难。在封闭的空间中,很多烟气都处于封闭的状态,并且烟雾中出现了毒气,火势蔓延起来也比较困难。温度上升的时候,在较短的时间就达到800摄氏度和900摄氏度的范围。第三,人员的密集程度较大,并且疏散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这些场所中很多都是娱乐或者是消费的大型场所,光里面的人数就可以达到成千上万的数量。如果在人数较多的地方出现火灾,就会造成人员的混乱,后果就会更加的严重。之所以会出现地下建筑空间的火灾问题,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为的因素导致,例如,烟头、携带易燃物品等[6];另外一方面是电气故障所导致,很多地下建筑的电力设备都会出现潮湿或者是老化、过载、维修不当等问题。

3 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路径

3.1 火灾初期采取必要的自救手段

在地下建筑空间出现火灾的初期,内部烟雾浓度低,并且这个时候的可视度是较强的,也是可以控制的,在没有得到救援之前,单位内部消防人员或微型消防站需要学会自救,扑灭初期火灾,遏制火势的发展是灭火救援的重要手段。一般的情况下,这些场所中都会存在火灾报警器,一旦出现,就需要及时的报警,并且通知所有的人进行疏散。疏散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疏散,并且借助广播,稳定人心,合理的安排,避免踩踏的情况出现。之后,在疏散的时候,还需要使用各类消防措施,第一时间将排烟设施全部打开,保持内部的毒气净化。在平时的时候,需要在全面性的基础上,提高应急疏散与排烟散热效率。增强心理素质,扩大实战化训练的力度,保证现场的人员可以迅速地撤离。使用机械排烟,利用喷雾水枪对烟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稀释,减少控制影响的力度,解决现实的障碍,增加随机应变的能力。

3.2 消防救援人员采取恰当的技战术措施高效灭火

此时,消防救援人员在接到报警之后,就需要根据地下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的分析救援路线。一类居住建筑需要的水枪流量是5~6.5(L·s-1),需要的水箱容积≥12m3,单枪供水时间30~40 min。一类公共建筑需要的水枪流量同上,需要的水箱容积≥18 m3,单枪供水时间46~60 min。二类居住建筑需要的水枪流量同上,需要的水箱容积≥6 m3,单枪供水时间15~20 min[7]。按照公式计算出用水量,保证前方用水强度。在到达火场之后,指挥人员可以观察火情,及时的布局整个过程。先开展火场侦查工作,并且结合图纸,掌握一手的救援内容。利用消控室侦查,查明火灾出现的起源和火势情况。在初期的时候,需要选择有经验的消防救援班组进入,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的出现,利用红外探测仪等侦查设备,佩戴好空气呼吸器,保证人身安全。需要打开竖井等窗口,并且使用自然通风的力量,加大排气的力度。针对地下建筑空间结构的分布情况,开展实战化训练,加大实战演练,提高救援业务的针对性。

3.3 多种灭火方式相结合

一般的情况下,不一样的区域或者是地下建筑空间,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对应的灭火预案。第一时间开展疏散救人,并利用单位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灭火,采取固移结合的方式第一时间控制火势。在侦查之后,就需要选择最短的路线,直接达到内部的火源位置,并且结合水的需求量,使用水枪的方式,直接内攻灭火。在火势发展的阶段中,烟气就会不断地扩散,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候,消防救援人员就需要使用自己带来的水车或者是照明设备,开展救援。设置水枪阵地,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在较短的时间内,严格的把关,提高救援效率,合理的选择内攻救援或者是灌注灭火等方式。在人员不适合进去的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泡沫灭火剂建立内部喷注的灭火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稀释烟雾的浓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大灭火的效果,达到安全灭火,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地下建筑空间一旦出现火灾事故,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财产损失或者是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单位内部人员,加大安全性培训,提高心理素质,及时的报警,疏散人员。消防救援人员需要结合地形,找到合适的救援路径,缩小灭火的时间,并且提升救援的效率。第一时间采取一切措施救人,充分利用地下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现场建立应急通信保障,保障灭火救援活动针对性,科学规划防排烟结构,达到最佳的救援效果。

猜你喜欢

水枪火势火灾事故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水枪大作战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火势造英雄
油也能灭火
高压水枪出击
水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