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医护康复项目指导经验与思考

2021-08-31李欢欢

科技视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参赛选手医护职业院校

李欢欢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222000)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业院校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应运而生[1]。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包括市赛、省赛、国赛(中医、西医)、世界护理技能大赛,并取得累累硕果。在202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医护康复项目比赛中,经过激烈角逐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代表队12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4名选手获一等奖,6名选手获二等奖,2名选手获三等奖。

202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医护康复项目由理论和技能两部分组成。其中,专业理论知识部分为护理组和非护理组,知识题型均为选择题,护理组理论60%启用2020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医护康复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题库,40%启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护理技能赛项题库。非护理组理论启用2020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医护康复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题库。竞赛时长为60分钟,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技能部分共设置4项竞赛内容,分别为护理组和非护理组,护理组选手赛项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5分钟)、轮椅运送(7分钟)、密闭式静脉输液(10分钟)等项技术操作。非护理组选手赛项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5分钟)、轮椅运送(7分钟)、一级防护技术(6分钟)3项技术操作。占总成绩的80%。

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参与此次比赛的选手选拔,培训以及理论和技能指导工作,感触颇深,现对技能竞赛指导经验与思考总结如下。

1 组织保障

1.1 领导高度重视

本次大赛,学校高度重视,并成立技能大赛工作领导小组。从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到大赛训练方案制定,从大赛动员会到选手的日常训练、模拟赛乃至正式比赛,院系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减压并鼓舞士气。阶段性模拟比赛时,学校会邀请我市临床护理专家对大赛具体项目进行专业指导,打磨技能。此外,为保障训练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每年都在参加赛前说明会后按照比赛要求购买相应比赛物资,为比赛提供强有力支持。

1.2 指导教师团队组建

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对于技能大赛至关重要。因竞赛内容由理论和技能两部分构成,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医学康复类基础专业知识、护理学相关专业知识;技能部分包括心肺复苏、静脉输液、轮椅转运、一级防护技术。为此学校精选5名有多年参赛及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技能指导教师,并选出4名有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与学业水平测试辅导经验的教师作为理论辅导教师。团队还包括1名心理辅导教师。集训的中后期,学校还会邀请医院护理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

2 选手选拔

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是要选拔出综合素质高的参赛选手,最好是学习成绩优秀,心理素质好,形象气质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肯吃苦的学生。

通过技能大赛动员大会,邀请去年国赛获奖选手宣讲参赛心路历程与收获,播放历届获奖选手对学弟学妹寄语的短视频,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愿报名,由每班的基础护理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初步筛选。对各班选拔出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一级防护技术(非护理组)、静脉输液(护理组)操作训练后,指导教师参与考核,每组8名,共选出16名学生参与校赛。同时教师组参赛教师自愿报名,并参加校赛。

结合校赛成绩,非护理组与护理组各取排名前4的学生选手参与省赛,各取排名前2的教师选手参与省赛。共计12人。

3 赛前准备

3.1 研读大赛赛项规程

所有指导教师一起研读大赛竞赛规程,研究评分标准,对比和往年大赛存在的异同点,带着问题参加说明会。指导教师还必须明确大赛使用的物品,如心肺复苏的模型和参数的设置,静脉输液手臂,轮椅转运使用的轮椅型号等。

3.2 确定选手训练方案

大赛指导团队集体讨论训练的安排和任务,在往年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足,提出完善方式,并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学习参考其他学校的培训经验[2],制订出选手培训计划,细化每日的技能训练和理论辅导的各个环节时间及任务安排,制订训练目标,明确培训教师的职责,做好每日记录工作,每日对选手考核打分并拍照发到组建的QQ群。

3.3 准备训练物品

根据提供的大赛物品清单及照片购买物品,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赛模拟现场的训练场所。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学生训练耗材的合理供应,并安排实训室相关教师对接耗材发放与管理。

4 组织开展选手培训

4.1 技能培训

指导教师团队应分工协作,可以共同讨论完所有赛项后,每人负责指导一项操作。指导时认真翔实记录每位选手每次操作存在的问题和赛项所用时间,对于操作中的争议点,需不断讨论修正,最终达成共识。为提高每个动作和语言的精准性,教师和选手均需反复琢磨和训练,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在培训过程中,只要选手不违反原则,不必强求操作的统一性,并教会学生预测各种意外的发生及处理方法。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能够顺利进入医护康复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医护康复人才。要求选手利用寒暑假以及临床见习周去医院见习;在平时训练和模赛中,使用标准化病人,引入不同的护理情境和病例。

4.2 理论培训

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所以对于决胜比赛至关重要。统一打印题库,发到选手后,选手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自行作答,并做好标记。理论辅导教师按计划给予选手答疑,便于选手理解记忆。选手每日自行查漏补缺,反复强化记忆,降低错误发生率。辅导教师根据选手组别不同,线上线下对题库进行组卷,有计划、系统全面考核。最终实现100%准确率。

4.3 体能、心理培训

护理技能大赛不仅考查参赛选手理论水平和技能,还对其专业水平、心理素质等有所要求[3],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是大赛决胜的关键。由于训练强度大、比赛期间各项操作衔接紧密,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要求较高,为此每天也会组织各参赛选手到学校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起到减压作用。长期高强度训练,教师的严格要求,训练受挫,使得选手容易出现负面情绪,进入倦怠期。指导教师应随时与心理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给予疏导和调整。

5 赛后经验总结反思

比赛后,学校组织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团队召开此次技能大赛总结分析会,分享参赛经验,并回顾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为后续的比赛和教学奠定基础。结合学生赛场表现,指导教师团队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不足,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如对临床的新技术、新理念理解不够透彻,以致操作结合临床不够紧密。对选手可能在赛场上的操作失误情况缺乏前瞻性。因此在以后的技能大赛辅导中,要求每位指导教师及时更新护理教育理念,利用假期继续到临床学习,并全面查阅资料,反复研究比赛项目。

猜你喜欢

参赛选手医护职业院校
哈哈哈哈……你丑得真别致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鸟人”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谁有“洪荒之力”里约奥运会收入最高的参赛选手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