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镞

2021-08-30张雯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4期
关键词:皖北新石器形状

摘 要: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镞的形式多样,文章先根据制镞原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石镞、骨镞、蚌镞三类。再按其外观形状与结构的不同进行具体对比:在形状上,骨镞的形状最多,其次是石镞、蚌镞;在结构上,石镞和骨镞的相似之处在于绝大多数均有铤,且均发现了锥形铤,发现的石镞绝大多数有脊,且大多为双面脊。最后再结合镞的分布遗址得出尉迟寺遗址出土了较多种类与数量镞的结论。按以上简单的分类与对比介绍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镞。同时作为生产工具,镞在结构上的最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出现了倒刺与凹槽。另外,在一件镞的身与铤连接处发现使用了榫卯连接的方式。

关键词:镞;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

皖北地区一般指安徽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皖北地区的水域十分充沛,分布面积也非常广泛。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淮河及各支流的流向及规模也基本成型,气候相对较温暖,各类资源较丰富,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狩猎和捕鱼,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镞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镞的出现较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发现,随着地域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制镞的材料也变得多种多样,从最基本的石镞,逐渐扩展到骨镞、蚌镞、青铜镞、铁镞等,功用也从最初的生产工具变为武器。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皖北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镞根据材料可分为三类,分别为石镞、骨镞和蚌镞,涉及新石器早期、大汶口时期和龙山时期。

1 石镞

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石镞主要出现在大汶口和龙山时期,在尉迟寺、金寨、小山口和芦城子遗址中均有发现,共52件,其中在尉迟寺遗址中发现的数量最多。按照形状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类—叶形、梭形和三角形。叶形石镞分布最为广泛,在目前所统计的皖北新石器时代有石镞的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在金寨遗址和小山口遗址中发现的石镞的形状均为叶形,其个体在形状上存在些许差异,包括柳叶形、桂叶形、宽叶形等;梭形镞和三角形镞仅在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和龙山两个时期出现。除此之外,还发现少量无法归为以上三类形状的石镞,统一划分为其他类型。

以下仅以部分举例,将不同形状和特征的石镞分别罗列。

1.1 叶形

镞平面形状呈叶形,可分为扁体桂叶、柳叶、宽叶形等。分布广泛,最为常见,大部分出土时均已尖残或铤残,残长3.9~7.1厘米不等,多集中在6厘米左右。

小山口H2∶28,呈叶形,整体打磨较规整,为双面脊,横截面为菱形,尖部呈凿形,铤残(图1-1)。

芦城子T15⑤∶31,整体呈叶形,由黑色石料制成,通体磨光,单面脊,横截面呈三角形,有锥形铤,长5.5厘米(图1-2)。

1.2 梭形

梭形镞一般平面形状较对称,大多没有铤的出现,但一般都是双面脊,有双面双脊、双面通体脊等。根据考古材料来看,目前仅在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和龙山两个时期中发现梭形镞,长度分布在5.5~8.2厘米,在龙山时期发现的梭形镞体形较长,集中在7厘米左右。以下将尉迟寺遗址两个时期的镞分别举例。

尉迟寺T2527④∶2,平面呈长梭形,通体磨光,无明显的铤,横剖面呈菱形,两面中间平直,有两道脊,尾部呈扁方锥状,长5.6厘米,宽1.6厘米(图1-3)。

尉迟寺T3911④∶1,平面呈梭形,横剖面呈六边形,无铤,尖锋稍残,长8.2厘米(图1-4)。

1.3 三角形

三角形石镞在皖北地区发现较少,目前仅在尉迟寺遗址的两个时期发現,大汶口时期发现5件,龙山时期发现2件。残长分布在5.1~7.1厘米。

尉迟寺T4018④∶1,平面呈扁体三角形,有铤,铤短,镞身较长,尖稍残,双面双脊,横剖面为梯形,残长6.3厘米,宽1.8厘米(图1-5)。

尉迟寺T2626⑤∶3,平面呈宽体三角形,尖稍残,体扁宽,双面通体脊,横剖面呈菱形,两翼微弧,下端内收出铤,残长7.1厘米,宽2.5厘米(图1-6)。

1.4 其他

除了以上三种可归类的形状外,在新石器时代皖北地区仍出现了少数无法归入以上形状的石镞,把这些石镞单独归为一类,形状包括伞形、扁体舌形和近似三角形。

尉迟寺T3227③∶4,平面呈扁体舌形,有多道脊,横剖面呈凸透镜形,长3.9厘米。与上述石镞不同的是,这类石镞为圆锋尖铤,与一般所说的尖锋的概念相反,目前在尉迟寺遗址龙山时期出土两件同类石镞(图1-7)。

尉迟寺H23∶1,平面近似正三角形,无镞,较薄,底边内凹,制作原料为燧石,采用压剥法两面加工而成,长4.6厘米(图1-8)。

按照镞结构最明显的特征,首先可将镞划分为有无脊的存在,也可通过镞横截面形状的不同来表现。除了尉迟寺遗址中大汶口时期出土的扁桂叶体形石镞无脊外,目前发现的其他石镞均有脊,且大部分是双面脊,少数出现了双面双脊和双面通体脊。除此之外,仅在芦城子遗址和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时期发现的少数石镞是单面脊。其次,铤的有无也是镞结构上较明显的特征,从目前整理的材料来看,仅有梭形石镞无明显铤,同时它也仅出现在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和龙山的两个时期且数量不多,其余均有铤。有铤的石镞也可将铤分为不同形状,比如扁圆形、锥形、尖形等。最后,镞尖的形状也有稍许不同,有的呈矛式,有的呈凿形,甚至有极个别为圆锋。此外,从制作的特点来看,首先所有有铤的石镞,铤均与镞身连为一体,未出现接入等情况,大部分在镞后端内收打磨成铤;其次在制作石镞使用的材料方面,发现了泥岩、黑色石料以及燧石,其中使用燧石制作的石镞使用方法为压剥法两面加工法;最后,从长度看,大部分石镞较长,叶形、梭形和三角形残长大多分布在6厘米左右,但单独归类的石镞长度相比以上三种较短。

2 骨镞

骨镞在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分布的时间范围较广泛,从新石器早期的双墩遗址就有发现,到大汶口时期、龙山时期均有出土,总数量为69件。出土遗址包括双墩遗址、尉迟寺遗址、小山口遗址、芦城子遗址等。可能因骨镞制作材料的限制,所以相比较石镞,骨镞的形状并不统一且更加多样,可将其分为圆锥状、梭形、梭形锥状、扁体梭形、三角形、叶形六形。因目前在双墩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早期的镞制作简单,形状也单一,区别仅在尖锋处,所以不在上述讨论范围之内,下文将单独列示。

目前双墩遗址发现的骨镞为8件,为骨片或小的肢骨加工而成。均制作简单,器形大小不一,均有柄,按照尖锋可分为三种类型:尖头形、三棱尖形和三角尖形。长度分布在4.4~7.2厘米(图2)。

2.1 圆锥形

目前在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骨镞最多的形状即圆锥形,分布在小山口遗址、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时期和龙山时期、芦城子遗址的龙山时期,共25件。目前除了扁梭形骨镞无明显铤外,其余发现的骨镞均有铤,所以按其形状可以分为两个圆锥状,即尖是圆锥状、铤也是圆锥状,横剖面近似圆形,且镞身与铤的大多界限明显。

小山口H2∶29,铤与尖均呈圆锥状,横剖面均为圆形,镞身与铤无明显界限,尖部锋利,铤部较长,一侧加工出倒刺,铤端加工一圈凹槽,长11.9厘米(图3-1)。

尉迟寺T4013⑩∶4,圆锥状尖,圆锥状铤,加工精细,镞身有纵向磨光的痕迹,铤部有横向旋转式打磨痕迹。长5.7厘米(图3-2)。

芦城子T18⑤∶50,铤缺,尖部为圆锥状,通体磨光,镞身与铤以榫卯结构结合,残长3.5厘米(图3-3)。

2.2 梭形

骨镞中的梭形与石镞有所区别,并不构成对称图形,也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梭形。这里的梭形是指镞的尖端呈梭形的一部分,靠近尖部的镞身横剖面呈三角形,而铤部可能是圆锥形、柱形等其他形状构成。在大汶口和龙山时期发现的梭形骨镞数量共12件,分布在尉迟寺遗址的龙山时期和芦城子遗址,长度范围在4~9.3厘米。

芦城子T20⑤∶19,铤与身略有分界,一面磨制光滑,靠近尖部的镞身横剖面呈三角形,铤呈圆锥形,长7.5厘米(图3-4)。

芦城子T15⑥∶26,镞身较长,铤与尖残,锋刃有倒钩,残长8.7厘米(图3-5)。

2.3 梭形柱

在此梭形柱也属于组合形状,但与上述梭形骨镞不同的是,梭形柱的形状一部分为梭形,一部分为柱形,且镞身与铤一般无明显界限,发现数量也较梭形骨镞少,分布范围也仅在尉迟寺遗址中发现。整体较长,长度范围在6.4~10.1厘米。

尉迟寺T4015⑧∶3,镞身较长,铤部较短且有纵向刮磨痕迹,长度为6.4厘米(图3-6)。

尉迟寺T4115③∶1,梭形柱状,靠近铤端横剖面为圆形,铤残,残长10.1厘米(图3-7)。

2.4 扁体梭形

扁体梭形的骨镞出现较少,仅在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时期发现2件,横剖面呈菱形,无明显铤。(残)长度分别为6.5厘米和7.4厘米。

尉迟寺T4513④∶1,体形较扁,尖端呈三角形,双面通体脊,横剖面为菱形,长7.4厘米(图3-8)。

2.5 三角形

三角形骨镞形状主要是镞身呈三角形,铤呈锥状或者柱状。出现数量亦较少,仅在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时期出土3件,长度范围5.9~7.4厘米。

尉迟寺T2627⑤∶2,平面呈扁体三角形,纵剖肢骨后加工而成,镞身一面呈圆弧状,一面有残留的肢骨骨腔凹痕,腔壁形成二道脊;铤呈锥状,长7.2厘米(图3-9)。

2.6 叶形

与石镞不同的是,叶形骨镞出土数量较少,仅在古台寺遗址和小山口遗址各出土1件。长度分别为5.4厘米和7.7厘米。

小山口采∶1,尖端稍残,两侧加工出两组对称的倒刺,铤部较短且加工出一圈凹槽,有明显的打磨痕迹,残长7.7厘米(图3-10)。

骨镞相比较石镞的形状更加多样,这可能与原材料有关,制成骨镞的形状可能与选取的不同部位的骨头有关,其次骨器易碎,相比石器较脆弱,这些使骨镞的制作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办法划分简单的类型。从镞的结构上看,除了扁体梭形的骨镞无明显铤以外,其余骨镞均有铤,出现了与石镞相似的锥形铤,且大多数镞身与铤的分界都较明显。首先通体磨光的骨镞较多,部分出现了凹槽,有些在镞身,有些在铤部。其次倒刺的出现使骨镞在功用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小山口遗址、芦城子遗址均出发现了带有倒刺的骨镞。最后在镞身与铤的结合方面出现了特例,一般镞身与铤为一体,即使有明显的打磨痕迹也未将其分开,而在芦城子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骨镞,其将镞身与铤用榫卯结构组合而成,实属罕见。从骨镞的形状上,圆锥状镞最多,其次是梭形。通过细致的划分,在此部分梭形应该包含梭形柱,它们的区别首先在于铤的形状,梭形镞的铤没有特定的形状,而梭形柱镞的铤仅是柱形;其次在于镞身与铤有无分界,梭形镞的分界较明显,而梭形柱镞的分界不太明显甚至没有分界,所以按照以上兩种区别本文将单列为两种类型。三角形镞和叶形镞在石镞也出现过,在骨镞中数量不多,不过多介绍。

3 蚌镞

上文介绍,皖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水域较充沛,所以在此出现利用蚌类制作的生产工具,应属于古人适应环境的产物。蚌镞的出土数量不多,仅25件,分布范围也仅存在于尉迟寺遗址和花家寺遗址中。因数量较少,分布范围很小,所以不具代表性,这部分仅简单阐述。仍按照形状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角形、菱形、叶形三类。

其中三角形蚌镞最多,仅出现在尉迟寺遗址,共18件。另菱形与叶形分别为5件、2件。

三角形蚌镞可分为无脊、单面脊和二道脊,以下分别举例;菱形蚌镞一般镞身与铤无明显界限,有两件有脊;叶形蚌镞发现数量较少,特征不明显,仅举例。

尉迟寺H03∶2,两翼较直,尖残,利用蚌壳棱加工出两道脊,脊贯穿铤与尖,残长5厘米,宽2.6厘米(图4-1)。

花家寺T2∶131,横剖面呈三棱形,一面平直一面有脊,镞身与铤无明显界限,铤横剖面为圆形,残长5.4厘米(图4-2)。

尉迟寺T3927⑥∶4,平面呈柳叶形,两翼微弧,无铤,长6.9厘米,宽1.3厘米(图4-3)。

4 结论

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镞形式多样,本文按照制作镞的原料及形状将其大致分类,由于镞属于古人手工制作的产物,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加上不同的原材料特性不同,所以出现了不同材质的镞形状分布的差异。首先,从形状上看,除了双墩遗址出土的骨镞外,三种材质的镞均出现了叶形与三角形,骨镞的形状相比较其他两种材质的镞更加复杂,也可以理解为将梭形骨镞按照其下半部分形状的不同继续细分,划分出来的梭形柱形属于梭形的衍生形状。蚌镞出现了以上两种材质镞不曾出现的菱形,可能与其使用蚌器材料有关。其次,在镞的结构上,石镞和骨镞的相似之处在于绝大多数均有铤,且均发现了锥形铤。不同之处在于发现的石镞绝大多数有脊,且大多为双面脊。骨镞在结构上最重要的一点发现是榫卯结构,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以往镞身与铤一体式结构上的进步,还提高了可拆分镞身与铤的利用率。此外,骨镞的结构上另一大特点是出现了倒刺与凹槽,作为生产工具,这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其功用性。最后,从分布来看,尉迟寺遗址出土的镞数量较多,无论是其在大汶口时期还是龙山时期,石镞、骨镞在此均有出土且形状多样。

参考文献

[1]卢建英.论皖北地区的古文化与古环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5.

[2]王吉怀,吴加安,梁中合.安徽宿县小山口和古台寺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93(12):1062-1075.

[3]张小雷,王清刚,周水利.安徽萧县金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北区2017年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0(3):71-84,99-101,190,192.

[4]胡悦谦.安徽肖县花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66(2):55-62,3.

[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馆.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叶润清.安徽省宿州市芦城子遗址发掘简报[M]//文物研究部.文物研究第九辑.合肥:黄山书社,1994.

【作者简介】张雯洁,女,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皖北新石器形状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鹰形陶鼎
皖北地区老年女性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汉字也逗趣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火眼金睛
皖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与路线推广
分一半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