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

2021-08-30白永秀

人民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

白永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经济思想 百年演进 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经济思想,如何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些思想,并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经济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探索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依据

第一,这一依据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线保持一致。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研究对象就是百年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经济思想,即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与完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经济发展中重大比例关系及国家对经济活动调控等一系列思想。我们党的百年经济思想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理论体系的探索必须与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保持一致,围绕探索共同富裕之路这一主线展开。

第二,这一依据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形成的经济思想的内容保持一致。围绕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的主线,我们党经历了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1921—1949年)、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1949—1978年)、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體制基础(1978—2012年)、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2012年至今)等四个阶段的经济思想发展。其中,前三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政权、制度、体制基础,第四个阶段才真正进入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期。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体制、企业生产经营、农业经营管理、产业发展、城乡关系、区域发展、经济运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对外经济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必须反映这些主要内容。

第三,这一依据与百年来我们党领导的经济建设的实践保持一致。百年来我们党围绕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的主线,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带领人民通过武装革命翻身当家作主,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了坚实的政权基础;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以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制度基础和提供了生产力条件;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基础;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我们党领导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共同富裕中的一个关键任务——消灭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必须全面反映这些发展实践。

第四,这一依据与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保持一致。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它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基本内容包括所有制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交换理论、消费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对外经济关系等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是政治经济学的子学科,因此,探索其理论体系要遵循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定,反映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内容。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重点内容

按照“四个一致”的原则,以党的历届代表大会会议文件、党的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全会会议文件以及党中央其他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重要文献、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论著和讲话为资料源,从中提炼出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12个重点内容。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制度构想中的核心问题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生产力落后的国情出发,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首先,设想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个较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私人资本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有一个大的发展,以便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生产力条件。这一思想为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其次,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设想过的对私人资本的和平赎买思想,保证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再次,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理论,形成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最后,我们党突破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能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传统模式,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鼓励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公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关于分配制度理论。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分配思想。首先,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并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激发工人和资本家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我们党在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思想,不断拓展参与收入分配的生产要素范围,明确各类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再次,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分配原则。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的分配原则是强调优先满足战争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党的分配原则是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分配思想经历了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变化。最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了政权基础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大方向,注重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提出并贯彻“共享”这一新发展理念,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