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百年经验

2021-08-30张士海

人民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

张士海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风险挑战 百年历程 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并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一条主轴、一条主线。面对种种重大风险挑战的考验,中国共产党正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才汇聚起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重要条件支撑。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验的价值意义。对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百年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既能通过回首过往危难时绝处逢生、挫折中不断奋起的奋斗路来汲取营养,又能为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增强勇气和力量。

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交互融合,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精神实质

人民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着无产阶级政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庄严宣告凸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理想。列宁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①,强调共产党人必须“正确表达人民的想法”②。这些重要论述彰显着无产阶级革命先行者“人民至上”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站稳人民立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根据。

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矢志不渝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原则。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没有哪一件不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没有哪一次是脱离群众孤军奋战的。毛泽东同志认为:“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③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实践中,从而激发了广大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革命热情,有效凝聚革命力量,厚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从未背离人民立场。1959年,面对西藏分裂势力制造的武装叛乱,党中央与其进行了坚决斗争。这场关系西藏前途和人民命运的斗争“决定了西藏各族人民同解放军并肩斗争来平息这场叛乱,决定了武装叛乱必然要失败”④。党中央的平叛政策受到广大藏族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为迅速平定叛乱打下了坚实根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风险挑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江泽民同志认为:“我们党正是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才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种种奇迹。”胡锦涛同志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明确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才领导亿万群众治理洪水、抵御风雪、抗击地震、战胜疫情,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大风险挑战中攻坚克难、转危为安。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从联防联控到复工复产,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稳定发展,打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对“人民至上”这一马克思主义鲜明品格的赓续传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以群众力量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宝贵经验的再度证明。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是完全统一的。”⑤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交互融合,有效实现党与人民之间彼此信任、彼此依靠的良性互动,牢牢构筑了党和人民祸福相依、命运与共的价值基础。正因如此,在重大风险挑战来临之时,中国人民总能以极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党的主张转化为自觉行动,汇聚起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来抵挡困难。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必须持之以恒坚守人民立场,才能在人民的英雄本色和时代洪流的同频共振中继续披荆斩棘、谱写新的篇章。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相辅相成,是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逻辑前提

常怀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心系天下的情怀彰显和担当作为的使命体现。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列宁指出,在建立苏维埃制度的新的事业中,不可能没有失利和错误,强调“一定要百折不挠地纠正这些失利和错误”⑥。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及社会命运的深刻忧患意识,为中国共产党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提供了理论源泉和实践根基。

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防范、应对、善后、总结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略,其中,防范风险是掌握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主动权和制胜权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两手抓”,才妥善应对一次又一次的风险挑战。1945年重庆谈判前夕,面对未知前路,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国性的内战不论哪一天爆发,我们都要准备好。”“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⑦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毛泽东同志清醒认识到如果不尽快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⑧,进而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内忧外患的革命年代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以史为鉴,又审时度势,以高度的警惕之心为预防风险和应对风险做好了充分准备。面对改革开放这一翻天覆地的大事件,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犯错误“要争取犯得小一点”,而且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⑨。江泽民同志指出:“有备才能无患。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对各种可能性都应该预作考虑、预为准备。”⑩胡锦涛同志强调:“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是中国共产党以未雨绸缪的高度清醒防范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风浪,才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等国内外风险挑战。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