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系统治理理论指导下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

2021-08-27任东赵树仲党向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3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规范中心

任东 赵树仲 党向婷

[摘           要]  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着重培养“高素养、明智慧、强能力、硬技术”,为此,在管理上必须注意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管理与培养的关系;关爱与磨炼的关系;规范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中,学生是主体,为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必须的,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参与的方式一要认真读书,二要勇于实践。

[关    键   词]  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管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234-03\

以学生为中心是办学人公认的理念,但实际的做法和效果常常大相径庭,其中的原委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得到启发。“公报”的基本思想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并使它不断地科学化的过程。因为,随着建设的进展,有新的矛盾不断出现,需要补充新的治理制度,解决新矛盾,以完善新情况下的新的治理体系。再则,时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对原来建立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系统治理和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补充其不足,以修正其不适,并以前瞻性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种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全面地思考我们办学的治理体系,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到底实施得如何,还有哪些不完善,为什么不完善,我们的新矛盾是什么等。 在四中全会治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下,我们梳理了我们学校对“以学生为中心”这个问题的看法和一些做法。

如何思考“以学生为中心”这个论题呢?按照逻辑的推演,起码应该回答三个子问题: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该如何配合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为了深入聚焦“治理”主体,按照“削枝强干”的方法学原则,本题尽量不涉及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培养和师生关系间的教学相长等专业问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代的教育观,它本质性地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一切工作必须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的需要展开。以学生为中心,当然要否定以“教师为中心”“以领导为中心”的其他中心观。

“以学生为中心”第一个要回答“以学生的什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内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成熟,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家——哈佛前校长白乐瑞2019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大学教育不是要培养政治家、律师,而是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之达到博雅之高度、人格之完整,一个心灵健全的人什么事都可以做。”[1]

结合我校职业教育和学生的特点,我们愿意把成熟和成长、心灵健全、高雅文明分解為比较具体的高素养、明智慧、强能力和硬技术(是熟练地掌握技术,不是技术本身的软硬)。

我们把学生全面发展简洁地浓缩为高素养、明智慧、强能力和硬技术是基于我们对2~5引文和诸多著作的理解。《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把“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2];在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大国”,对教育的要求提出了“智力”[3]的要求;《职业教育学》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能力本位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4]和职业教育必须给学生以谋生的技术[5]。

高素养、明智慧、强能力和硬技术的学术性定义显然不是本议题需要作答的,但为了本主题论述的需要,我们愿给出我们的使学生和学生家长容易理解的解释。

高素养,英语有如下相关词组定义“素质”(实际上英语并没有和中国教育“素质”准确定义的素质概念):nature, quality,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education aimed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我们把它们连起来,其意思就是素养原就是一种人类善良的本性,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而这种品质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高质量的发展。

什么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品质呢?它应该是一个文明的现代人、有社会责任的人、情商丰富的人,是一个人不断修炼以保持心理—机体、人—人、人—社会、人—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共产党创建的时代的先进文化内化并沉淀于生命全过程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为了有效推进高素质的培育,我们构建了五大素质元素: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学习;职业人的核心素质——敬业、精业和创业;一般素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求职礼仪等;素质的总和演练。这五大素质的元素阶段推进,由易到难,最后是设计场景总和检验。

明智慧。智慧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在社会上是人们对有大作为人的赞誉,是在聪明(智商)基础上,经过生活体验的积累,内化为一种有大胸怀、高眼界、敏事变、明是非、善判断、不计私利的精神情怀和有独立思维特性的品质。

强能力,能力也是心理学概念,是顺利完成某件事情的综合心理特性。通常社会上把它定义为,是在智慧基础上发展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办法和艺术。如果说智慧是内隐性的修养,那么能力就是外显性的本事。对于一个学生来讲,能力主要包括适于自己的一套学习能力、一般的社会交往能力(如表达和交流能力)、对井喷式信息的正确识别和选择能力、对职业的认可和对职业的适应能力等。

硬技术,一句话就是要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核心技术。

以上这四个要素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成为一个有本质联系的整体,我们愿意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就像一幅西洋画。素养就是这幅画的背板、底色。鲜亮的底色便于作任何画,这种背景以及承载的画当然给人明快、向上、兴奋等感觉。而漆黑的背景将是相反的另一番景象,谁也不会喜欢。肮脏的背景必然毁了一张油画的美。一个人低俗和晦暗的素养也必然毁了自己的人生。高尚的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智慧就好比作画前酝酿在人脑的总体构思,行话称之为构图,包括画中主题的位置、大小、主色等。智慧是一幅画的“设计师”,如果设计错了,施工的画家“工程师”是做不出好画的。

能力好比是画师,就是“工程师”,按照设计蓝图,用自己的技巧作画。“能力”在这里就是执笔作画人。

画的内容就是你的技术形体,是一把钳子,还是一座高楼大厦,还是你心目中的圣殿书斋尽在其中。

有背景,有设计,有具体的“画”,一幅完整的西洋画就完成了。

要完成这幅画,每个元素各有各的作用和地位,缺一不可,诸位读者作为“这幅画”的欣赏者应该知道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几大元素都协调了,必然是一幅好画;失调了,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缺失了,那必然是一幅次品,甚至是废品,尽管你可以有自己的欣赏重点和独到的“审美观”。

“体”,健康是实施德、智、美的前提存在。

全面发展、成熟、成长当然是发展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在教育中学生从幼稚、不太成熟到逐渐的不断成熟,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所要承担的天职任务。对学校来说,这就是教育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养成的过程。

教育的过程当然不是“自然”演化的过程,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主动进取的培育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将有另文论述。

二、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

有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促进学生向全人发展,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自身有用的人,是人世间最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社会、文化、法律、道德等全方位发力,立体协同才可以完成。古罗马的作品《沉思录》开篇说:“从祖父那我学到了宏德和制怒;从父亲那我学到了谦虚和果敢;从母亲那我学会了虔诚和戒除恶习;从老师那我学会了辛勤劳作,清心寡欲;从社会上我学会了不要伪装和口是心非……”[6]不管从哪学,我们体会要成长成熟为高素养、明智慧、强能力、硬技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需要全社会配合,共同发力。不言而喻,一旦成为学生,学校的责任就是首要的。

结合我们对学生管理的经验和思考,至少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管理和培育的关系,科学的系统化管理是培育的重要方法

学生在学校学习是需要管理的,这是科学进步的必然,也是天经地义的法规。但在实际上,管理者经常把管理(administration)的丰富内涵处理成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控制”(control),具体规定了诸多不准干这、不准干那。烦琐的条条框框实际上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和爱好。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许多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实行所谓“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的实质借军事化管理之名,实行简单行为控制之实,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听话,要服管,要绝对听从辅导员的安排,其最大目的是不要“出事”。

這样的管理者曲解了军事化核心内容——军事化管理首先是要管理成一所政治学校,保证这所学校的军人“听党的话,招之即来,战之能胜”,为此规定了必要的纪律。用严格纪律作为手段,保证“战之能胜的目的”。“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手段不是目的。把手段颠倒为目的是思维方法的错误。一些学校实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正是把手段当成目的,希望借这个“军事化管理的”规定达到“控制”的目的,希望达到学生不出事的效果。

“管理”的要素很多,但其核心是通过整合人、财、物使之达到效益、效果或效率的最大化。就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管理出发点、手段和归宿都应该是为了调动他们人性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培育效果达到最佳效果。对他们的行为应该实行“负面清单制”,除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学生守则必须遵守外,其他他们认为对他们发展成长有益的事都可以做。不但如此,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表不同意见,张扬个性,释放作为学生的天性,热心追求真理。

正确的管理和培育的关系应该是正相关的,管理保证了培育,培育必须有管理作保证。就如民主和法律的关系,法律保证了民主,最大的民主不能超越法律界限。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学生以学习为天职”,这是两个职业完全不同的属性所决定的,用管军人的办法管理学生是违反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当然是不正确的。

这里不厌其烦地谈论“军事化管理”的不适用性,是想借助一个例子说明类似的管理思想和由此造出来的各种“管死”的办法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绝对不是反对必要的控制和干预,我们倡导科学管理,没有控制和干预那不是科学管理,不是管理的全部。但是不结合实际的过分严苛的控制和唠叨般的干预是适得其反的,不会产生管理的科学效应的。

我们也不反对借鉴其他领域的管理经验,但借鉴必须是借鉴其核心精神,而不是某种非本质的外壳。

2.正确处理关爱和磨炼的关系,以关爱之心做磨炼之事,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要时时、处处、事事关爱学生,并要以关爱为前导

爱有多种,敬爱、热爱、情爱、溺爱等,学校对学生的爱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上述任何一种,而是以教学相长、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为特点的关爱。学生要尊师爱学,教师要爱生重教。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知之较少的一群,是相对不成熟的一群,所以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的是他们不成熟,尊重他们知识少,尊重他们实际的困难和需要,尊重他们以往的习惯等,要以这样的关爱和尊重为心灵的内核,设置各种外在、有形的“障碍和困难”,要他们克服这些障碍,以达到磨炼他们的意志,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精神,提升他们战胜心理障碍的办法,促进他们成长和成熟。

常见的磨炼形式如各种竞技运动,讲演比赛,写作比赛,野营生计,相关专业的竞赛,有目的、有难度的社会调查等。

在所有设计要学生克服的困难中,最重要的和最多的应该是有步骤的、有阶梯的设计学习困难和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是关爱和磨炼的正道,忘记了这一条,任何其他形式的关爱和磨炼都是作秀,花架子,好看而无真用,因为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本质。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设计磨炼的形式中还要记住,所有的锻炼和磨炼一定要和职业的核心素质相结合,这对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是重要的。

当然,设计困难的难度要适于年龄及其心智水平,过易,达不到磨炼的效果;过难,易造成心理伤害,会使“事倍功半”。

磨炼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能是放手不管,要教给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要正确处理规范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以规范行为促进个人发展,规范行为、规范思维、规范关系等都是任何人成长发展的需要。为了树木能茁壮成长需要不断修剪斜枝歪叉,学生要成为现代化的文明人也需要规范言行。“修、齐、治、平”是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成为高尚道德人的规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国人成长为现代文明人的规范。不言而喻,规范正是为了健康发展和成长。

这里的规范和前述的管理是不同的,规范是成熟管理后形成的规矩、制度和精神信仰,一旦形成规范,形成习惯,它就更稳定、更深刻、更有普遍价值。学生的规范除了一般的社会道德和伦理外,要提升到学生特有的新高度和新范畴,如尊师重道,崇尚科学,不断地追问和探索真理等的思维规范和行为规范。学生的规范肯定比普通人更高、更多、更严。

学校所有规范绝对不是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恰恰是用规范性保证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在爱国、救国的规范中,鼓励学生发扬“激扬文字”“浪遏飞舟”的个性,喊出“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官僚资本家如粪土的个性。

今天,在中国崛起的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校制定的一切规范就应该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学生时代发现个性,培养兴趣,鼓励创新的制度规范形式很多,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搭建学生活动中心,组建各种社团,提供各种展现学生才能和兴趣的条件。

现实发现,目前很多学校的社团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良莠不齐,其原因是缺乏系统设计。我们思考,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社团活动一定要科学地系统设计。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坚持自愿,但必须积极引导;吹拉弹唱要有,读书创业的不能少;听、视浅层的享受要有,理性的研讨、感悟的不能少;灵活随时转团不限,但要鼓励稳定,以便系统受益;设计的科学性主要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是年级的高低),思想、知识、心灵、精神的收获要逐年递增,不能为娱乐而娱乐,为玩而玩,更不能娱乐至死,以致荒废学业,浪费青春。

我校在诸多社团中有无人机学研社团,利用第二课堂开设系统的艺术修养课。

三、在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的“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机会和尽可能的物质条件,但全面发展、成长成熟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治理体系,最终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主动配合,主动修炼自己,确实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明白的。学校要解释、宣传“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和在实现这个过程中学生应持的态度。

学生应该在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只有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丰富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其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在本文开头就明确过了。但真正要实现全面发展,光靠学校安排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必须在学校安排的条件下自己去亲自实践、体验、总结、内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我实现的全面发展一般要经过这么几个阶段:首先要正确而深刻地认识自己,这是后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其次要学会学习,这是后续发展的基本手保证;再次学会选择和判断,特别是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垃圾信息和正确信息并存,而且常常前者多于后者;谣言和真实混杂,标题党乘机兴风作浪。如果你不会选择和正确判断,青年学生难免掉进杂乱信息的“陷阱”中。最后,要有意识地把各种锻炼、修炼和磨炼与职业素质联系起来。

要达到认识自己,学会学习,正确选择信息,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修炼的目的,实现学生时代的全面发展,读书、思考是绝对重要的,但仅仅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各种实践锻炼。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古时成功人士的两条重要途径。只读书不行路(实践)很可能成为书呆子,行了路(代表实践)并读书或者再读书,就会真正悟出书中的真谛。大师佛朗西斯·培根在知识就是力量一文中特别强调:实践可以弥补读书的不足,读书可以使实践更有自觉性[7]。

学生一定要主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科学实验、志愿者服务、假期打工等),丰富自己的阅历,实现全面发展,配合学校完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天职使命,自己主动实现自我的完美。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2019在北京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3-21.

[2]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Z].2019-09-29.

[3]國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Z].2017-11.

[4][5]刘合群.职业教育学1版[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奥勒留沉思录[M].麦芒,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07.

[7]佛朗西斯·培根.求知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0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规范中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