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杭智慧养老政策及服务体系研究

2021-08-27陆影张洋

公关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居家养老

陆影 张洋

摘要: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石是基础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智慧化的养老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也不仅仅是某项设备或者技术的进步,智慧养老更应当是在基于原先已有的养老基础设施,辅以现代化的设备与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让养老服务行业从传统走向智慧化。余杭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迅速,养老配套设施建设也应当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因此,余杭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把养老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时在政策配套上大力支持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吸引投资,扩大内需,为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内外部的动力。

关键词:智慧养老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 养老观念

一、余杭智慧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1.老龄化形式日益严峻,老年人首选居家养老

余杭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到2020年底将超过24万,占户籍人口的22%以上,并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明显的趋势。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余杭区养老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

目前,余杭全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约有1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仅有1049人,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发展智慧养老的主流趋势是发展智慧型居家养老。区别于单纯的家庭养老,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工作在于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2.对接各级大数据系统,建立余杭特色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浙江省有“浙里养”平台,杭州市有“互联网+养老”信息系统。在各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发挥作用后,各城市、各区域间养老服务网络不统一,养老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对接多个数据系统,重复工作、信息不流通的问题日渐凸显。如何使本地系统灵活高效地对接市级、省级、国家级系统,节约工作成本,实现养老服务由传统模式向大数据模式的跨越,建立全面的、完善的特色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是余杭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3.现有养老服务具备优势,促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

余杭区今年推出“互联网+养老”服务项目,每月对老人的情况综合评估,定期定额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重阳分”。老人们可以使用“重阳分”来换取各类居家养老服务。2020年,余杭区将助餐服务系统全区覆盖提上工作日程,探索“互联网+助餐”服务模式。社区助餐服务是今年余杭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余杭智慧养老服务中的一大亮点。

另外,余杭区智慧养老设备和技术已经走在产业发展的前列,在硬件方面保障了余杭区智慧养老服务的推广和发展。

二、余杭智慧养老服务潜在困难

1. 养老服务基础建设薄弱,专业型人才短缺

智慧化养老服务主要由三大块支撑:一是智慧化的养老服务设备;二是先进的养老专业人才提供的日常照护服务;三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建立的养老数据服务系统。余杭区已拥有先进的智慧化养老服务配套设备,以及专业的、从事智慧养老服务工作的企业。而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的难点之一在于,智慧化养老主要是对服务的提升,养老配套设备的科技进步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专业医护短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除此之外,作为智慧化养老服务的核心——养老大数据难以实现随时获得、灵活使用。打破数据壁垒,将养老大数据完美融入“城市大脑”,能更好服务养老领域,发展智慧养老事业。

2. 老龄群体养老观念落后,福利获得感缺失

很多老年人以及部分老年人的中老年子女认为居家养老所代表的依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认为养老问题仅能寻求子女的帮助,甚至遇到问题不麻烦子女自己默默承受,更不可能接受外界的帮助和介入,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很难为他们提供照护服务。

此外,余杭区在老年人的福利补贴上投资巨大,然而老年人对余杭区老年人的福利待遇的观感没有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提高老年人对政策福利的获得感和老年生活的幸福感,不仅要从政策和制度处入手,更要加大福利政策的落实与宣传。

3. 养老资金依靠财政支持,企业缺乏主动性

从长远来看,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仅靠财政资金可持续支撑力不足,需要更多的资金参与进来。研究发现,余杭区主动购买新型养老服务的家庭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场景中依然是政府出资为服务对象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受传统养老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多老年人及其家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度较低。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智慧养老行业从业者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脱离政府财政的支持独立发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境。

三、余杭智慧养老政策及服务体系建议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石是基础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余杭区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迅速,而养老配套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因此,余杭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把养老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时在政策配套上大力支持,吸引投资,扩大内需,为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内外部的动力。

1. 重视养老基础配置,培养养老专业人才

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工作在于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打造完善的各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其中包括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娱活动以及安全保障设施。

此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后,还需更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从有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更深层次的,还需完善养老大数据平台建设,引进相关高素质人才,开发一个可以自动对接各级养老服务平台,节省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整合数据资源,方便基层养老服务工作者根据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服务。

2. 深化养老服务宣传,注重老龄人文关怀

养老服务的宣传包括对养老政策的宣传和养老观念的宣传。政府在建立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齐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同时,还要多与社会爱心人士、慈善机构联系,广泛获取社会资源,根据不同类型老人的需求,推出“人性化”服务,活动通过送服务、游戏体验、服务咨询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及其家人对居家养老政策和服务项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除养老政策的宣传、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以外,更要组织一些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的活动,让他们慢慢接触、再慢慢接受新事物,从而真正讓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服务红利。

3. 拓寬资金引进渠道,扩大养老消费需求

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需求的发展,余杭区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本地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从而反哺养老服务产业,令老年人及家属从被动接受政府提供服务向主动提出需求享受服务转变。吸引老人为智慧养老设备消费,要从老年人角度找需求“痛点”,参考上海市智慧养老发展的经验的看,可以从智能型养老服务产品应用场景入手,通过组合单个场景,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整合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四、实现围绕余杭区体育中心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1.培养中介人才,加大竞赛表演的无形资产的开发力度

竞赛表演业除了比赛本身的设置,围绕在其中的赛事转播、内容制作、赞助激活服务、参与者服务都将成为赛事无形资产为赛事增加附加价值,吸引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投资。这就要求体育中介市场为竞赛表演提供推广、经纪、咨询、代理的服务,将更专业的人才队伍与赛事相匹配。在引进优质体育中介企业入驻余杭的同时,加强对有着亚运会赛事合作经验的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管理、体育中介人才的培养,联合赛事组委会同校方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阿里巴巴商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竞赛表演的无形资产开发。当竞赛表演IP得到了充足的利用后,可进一步激发群众观赛、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建立完善的互联网+智能体育服务信息平台

近年来,余杭区参与成立“浙江智能体育产业基金”,签订了智能体育产业园的项目,积极推进杭州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具备承载互联网+智能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

未来余杭区的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需要智能体育信息平台的支持。建设智慧体育平台为指导群众运动训练,推动全民科学健身运动,加快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平台的建立能为其他体育产业提供公众基础数据、体育运动、消费偏好等相关数据资料,为体育企业调整市场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尽可能实现体育资源有效分配,平台供给需求,推动本地体育科技企业的发展,发展体育消费。

项目基金:*本文为杭州市余杭区社会科学研究常规资助课题(编号:Yhsk20C05)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宜铭,.李娟,.叶林..智慧养老发展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00(012):151-153.

[2].张益林..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养老研究与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5):193-194+197.

[3].车艳淼,傅文博,臧炜彤..智能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房地产导刊,2018(5):14.

[4]王婷,.贾建国..我国养老及社区养老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30):6-9.

[5].张雷,.韩永乐..当前我国智慧养老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J]..社会保障研究,.2017,.000(002):30-37.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居家养老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调查与对策研究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乌镇“智慧养老”引习近平关注
新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应用探索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