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是不是总会为自己设套

2021-08-27杏枝青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外貌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完成的。文本解读要想得出对文本主题的认识,既取决于学生的解读过程,也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一般来说,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能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的认识进行充分的碰撞,那形成的认识就会非常丰富,而在认识丰富之后,教师再进行适机的引导,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在这一思路之下,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常常能够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这些精彩来自于学生文本解读之后提出的有趣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共鸣,还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甚至是对其它人与事物的思考更加深入。《装在套子里的人》(以下简称“《装》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課文之一,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需要由表及里,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认识进行,而事实也证明,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并畅所欲言,可以让文本的解读变得更加有趣,所形成的结论也更加有意义。

一、外貌描写的指向解读

《装》文最能够让读者留下印象的,就是文中的外貌描写,如果孤立地研读这篇课文,可能还感觉不到什么,但如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研究就可以发现,对于契诃夫而言,这样的浓墨重彩地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形象,实际上是非常罕见的,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主人公一般是没有外貌描写的,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却大笔浓墨、相当夸张地展开了对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1]从写作逻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必然的,既然要写“装在套子里的人”,那就要体现其是装在套子里的,离开了外貌描写,显然无法让读者建构起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最基本的认识。

但是,作者在描写别里科夫的外貌时,又不只是局限于纯粹外貌的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实际上渗透或者暗指着许多别的意思。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解读外貌描写,实际上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中,着重跟学生讨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别里科夫是如何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从外貌描写的角度来看,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用课文开头的一个段落: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在这样的描写中,从别里科夫身边的物品,到别里科夫自己这个人,都装在套子里,读到此处,一个初步的人物形象也就建立起来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解读到此处的时候,又有一个疑问:这个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人?再联想到小说原本就是艺术创作,原本就是“高于生活”的,因此此时学生更多地认为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必是虚构无疑。虚构意味着夸张,夸张之后的文本也就少了一些现实意义,学生心中这样的逻辑,往往使得对文本的解读容易失之于肤浅,因而需要引导学生解读走向深入,于是文本解读也就走向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隐性的问题:契诃夫创作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想说明什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总是指向生活的实际的,从学生的直接反应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是在暗喻生活中保守的人。这样的认识有一定的道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认同。但从教学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识仍然有着继续深挖的空间。于是教学过渡到第三个问题(因行文关系,关于第三个问题的阐述放在下面第二点进行)。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上,进而由外貌描写去窥得作者的写作意图上,有了这样的学习铺垫,学生在建构相关的认识的时候,显得更加顺畅,同时也为第三个问题的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批判应当是为了建设

实际上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天然带有一种批判的思路在解读课文,笔者以为在实际教学中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既引导学生基于作者的思路去批判生活中“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机,同时也是为了帮学生建构起文本意义认知的契机。而这就要从第三个问题的讨论开始。

第三个问题:现在的生活中是否存在别里科夫这样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提出的,如果读者或者说学生再勇敢一点,站在自己的角度,并基于对“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形象的内省,去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显然就是:人是不是总会为自己设套?

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样的情形,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人总是会将自己缩到一个由自己营造并自认为可以保护自己的“套子”中。这使得人在获得一种自我的安全心理的同时,又使得人与社会形成了隔离,这种隔离有时候是隐性的,有时候是显性的,但更多的时候是隐性的。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讨论:一方学生认为,人在遇到挑战且无法应战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为自己设个套的;另一方学生则认为,人的进步总是在面对挑战、化解挑战的过程中实现的,钻入了自己设的套,也就意味着人不再进步了,而不进步往往就意味着退步……

两个观点针锋相对,这个时候笔者所起的引导作用是:让学生到文本中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描写。于是文本解读也就步入了更具深度的阶段:有学生找出文中的“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总是心慌得很”“那种慎重,那种多疑”说明的正是别里科夫墨守成规的一面,这已然决定了他生活在自己为自己所设的套子里,而如果突破了“成规”,那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会更加让套子变得牢固;另一方学生则认为,正是因为别里科夫处处为自己设套——箱子般的卧室、匪夷所思的恋爱过程、华连卡的笑声……,才使得他没有任何的自我突破的机会,于是他的人生便停止了生长,而只有萎缩。而且与其说是华连卡的笑声终结了一切,倒不如说是别里科夫自己终结了自己……

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回头讨论“人是不是总会为自己设套”,两方的学生观点似乎有所接近:生活中总会有挑战,但不能将所有的预期之外的事物都视作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面对自己无意当中为自己所设的套子,才可能跳出套子。

三、人生如何跳出套子外

相应的,《装》文文本解读的新挑战就在于:人如何跳出自己所设的套子?从课本本身来看,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他们只是普通民众,只是些“小人物”而已,没当官,没发财,甚至连老婆都没有,并不是既得利益者,统治者也没给他们什么好处,但是他们却甘当奴才,死心塌地地为统治者服务,本能地维护着旧有的一切。[2]当下的世界,虽然说人性并没有如此窝囊,但自设的套子难免存在,而跳出套子的关键,在于树立自己的精神,精神何以树立?其实在对《装》文的解读中就可以树立,研究表明,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3],真正立足于这个世界,其实就可以树立一个人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在跳出套子的过程中,就会增添许多动力。说白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所孕育出来的力量,才是跳出套子的力量,有此力量,即使生活中下意识地为自己设套,亦能够成功跳出,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挣不脱精神“套子”的悲喜剧——《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和副主题[J].语文建设,2014(6):42-45.

[2]张怡春.从“我”来看国民性——《祝福》与《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3):63-65.

[3]陈晓峰.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J].中学语文教学,2005(11):15-16.

杏枝青,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外貌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我所欣赏的套子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