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饲喂对安卡红种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021-08-26张燕安徽省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种蛋公鸡周龄

文│张燕(安徽省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

限制饲喂是提高鸡群生产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限制饲喂是指鸡在育成期为避免采食过多,造成体重过大或鸡只过肥,在此期间对日粮饲喂量实行必要的限制,或在能量、蛋白质质量上给予限制,达到控制鸡的生长发育,使之适时开产的目的。

种公鸡的限制饲喂在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保证种公鸡生产性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种公鸡限制饲喂技术一直是养鸡业的重要课题,成功与否直接与生产效益高低有着显著关系。

以下仅从限制饲料营养水平方面研究,通过查看许多前人的试验结果可知,通过限制饲喂得到的种鸡以及其后代中有一大部分出现鸡群发病率高,如瘫痪、鸡大肠杆菌、球虫病等发病率高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含量低,鸡需要的氨基酸比例少,钙、磷比例不平衡等引发的一系列营养缺乏症,使得鸡群均匀度不够理想,育成率低,饲料浪费多。同时,由于大部分限制饲喂技术主要是采取饲料量方面的数量限制饲喂,特别是企业内部为节省成本的限制饲喂,使得种鸡的采食量减少,相对应的使得其饮水量增加,使得鸡只身体以及饲槽残留的水量增加,恶化其周围环境,也就相应使其得病概率上升。同时,若是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预防性药物,那么随着采食量的减少药物的摄入量必然减少,由此而达不到应有的预防剂量,因此鸡群得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实际上却是间接地浪费药物,最终也就是增加了实际的成本投入。此外,在现行饲养制度下,鸡场中种公鸡的体型一般较大,身体壮实、腿爪有力,不仅浪费饲料也不利于人工采精。限制饲喂的主要目的是节省热能饲料的无效消耗,因此必须保证满足其他的营养成分与必需氨基酸的平衡,而在实际生产中很难两者兼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平衡饲喂量与生产性能的关系尤为关键。

本试验使用安卡红种公鸡,对公鸡进行限制饲喂的研究,以探索不同的日喂料量对安卡红种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过程中,首先筛选出60只安卡红肉用种公鸡,并将其按家系平均分配到3组。试验设定在24周龄开始对各组按既定饲料喂量进行限制饲喂,是由于24周龄前,特别是1~20周龄,种公鸡无论是在其自身身体生长方面还是在繁殖器官发育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20周龄前都要保证种公鸡有足够的自由采食量,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到24周龄,种公鸡基本上可以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所以通过进行仔细的研究,选择从2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进行限制饲喂。试验开始后,从24周龄开始每两周测定各试验组种公鸡的体重,试验过程共进行两次精液测定,一次孵化试验,并于孵化试验后对死胚蛋进行解剖,以便更精确地分析其生产性能。最后,在将所有数据收集完整后,通过体重差异的方差分析,精液分析差异的方差分析,孵化试验的卡方检验对试验的种公鸡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研究限制饲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然后将各种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期望进行对照分析,希望可以通过限制饲喂使种公鸡耗料量减少而生产性能不受影响,即在适量减少其体重的情况下保持其高的种用价值,这样不仅会降低成本,同时减少人工授精过程中的劳动量。也在探索是否可以在适量加料的情况下,使种公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以达到少量地提高生产成本而大幅度提高其种用价值,实际上是提高禽业生产效益。

本试验在参考借鉴前人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例如,一方面根据鸡只身体以及生理发育规律,设定在24周龄才开始进行限制饲喂试验;另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营养摄入的均衡性,同时在喂料量不同的各组分别设定了不同的药物添加量以考虑其对种公鸡的预防或是治疗量,以保证鸡群在其他试验方面的一致性。对于前人所做的睾丸重量测定、精细胞压积等一系列工作,通过研究决定省略,而是直接用精液分析以及孵化试验来验证其生产性能的差异性。在孵化试验过程中对没有孵化出来的种蛋还进行了解剖,以分析其形成死胚的真正原因,由此更精确地分析试验对种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本试验在安徽省宁国市五星公司种鸡场进行,选用本场安卡红鸡建立家系繁育后代并佩戴翅号,常规方法选择留用种公鸡。0~20周龄地面平养,吊桶喂料,自由饮水。21周龄转入个体笼内饲养。本试验从22周龄开始筛选试验组种公鸡,24周龄开始限制饲喂。试验期内公鸡和母鸡饲养在同一栋鸡舍内,每天光照时间为16小时。

2.试验鸡分组。24周龄时分组进行限制饲喂。为消除遗传背景的影响,根据建立的3个家系将每个家系的公鸡平均分到3组中。最后取每组20只共60只公鸡。对3组公鸡分别做3种日粮饲料量处理。即Ⅰ组每天饲喂量为标准量+10%的量,即148.5克/(只·天);Ⅱ组饲喂标准量的饲料,即135克/(只·天);Ⅲ饲喂标准量-10%的量,即121.5克/(只·天)。试验持续210天。分组情况见表1,基础日粮配方见表2。

表1 试验分组处理

3.试验方法。

(1)称重。分组后即逐只称量一次体重,以后每两周逐只称量一次体重。

(2)精液品质测定。本试验在限制饲喂的中期(32周龄)和后期(50周龄)分别对种公鸡进行了精液品质测定,在同一时间内采集3组种公鸡的精液,并分别测定精液量、精液密度、精液pH、精子活率。测定方法参照《畜禽生产学》(杨宁主编)。每次均在15:00~16:00相同的采精制度下采精。

(3)收集种蛋与孵化。分别在32周龄和50周龄采集每组种公鸡的精液分别与相同品系的母鸡每组200只通过人工授精配种。每组分别收集种蛋并标记保存,然后将各组所收集的种蛋放入孵化器孵化。正常照蛋检查,至孵化结束时分别计算每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受精蛋健雏率,以及受精蛋死胚率。

(4)死胚蛋解剖。孵化结束时分别解剖每组的死胚蛋,根据胚胎发育的情况判断其死亡时间。整个孵化期共22天,入孵当天为第0天,满1天后不足2天的为第1天,依次类推;胚胎发育到第18天,但未能内啄的死胚记为第18天死亡;已内啄但未能啄破蛋壳的死胚记为第19天死亡;已啄破蛋壳,有的虽然在出雏时仍存活,但未能成功出雏的胚胎记为第20天死亡。

4.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均在spss11.5软件和excel2003软件上进行。

二、结果

1.限制饲喂后体重增长情况。限制饲喂后对种公鸡每2周测1次体重,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由于限制饲喂过程中有的种公鸡出现疾病或者死亡,在试验的最后再次经过筛选挑选出10只种公鸡的数据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

由表3可见,各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限制饲喂对种公鸡的生长速度并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在10%幅度内的限制饲喂是不影响种公鸡的生长速度的。

表3 限制饲喂后种公鸡体重增长情况

2.精液品质分析。本试验在限制饲喂的中期(32周龄)和后期(50周龄)分别对种公鸡进行了精液分析,测定了4个指标,数据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32周龄和50周龄3组种公鸡精液量差异显著(P<0.05),且Ⅰ组>Ⅱ组>Ⅲ组。50周龄测定3组精子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Ⅰ组>Ⅱ组>Ⅲ组。精液pH及精液密度均无明显差异,但是随着饲喂量的增加,精液密度呈现出递增的现象。由此可知,限制饲喂中后期对种公鸡的精液质量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对精液量以及精子活率方面,喂料多的组精液品质优于喂料少的组,说明营养摄入多的种公鸡生产性能要高与摄入量少的种公鸡。

表4 精液品质分析

3.种蛋孵化情况。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统计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3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无明显差异,说明限制饲喂虽然对种公鸡的精液质量有影响,但是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健雏率影响不大。虽然孵化过程中会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但是还是从某种程度上表明限制饲喂对种蛋受精孵化没有显著性影响。

表5 种蛋孵化情况

死胚蛋的死亡时间及死胚率统计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孵化前期(5天内)试验各组死胚率很低,Ⅰ组为0.2%,Ⅱ组0.4%,III组0.0%,且3组差异不显著;而中后期死胚率显著增加,Ⅰ组高达7.4%,Ⅱ组6.4%,III组6.3%,Ⅰ组死胚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Ⅱ、III组差异不明显;Ⅰ组总死胚率也明显高于Ⅱ、III组,这可能与限制饲喂有一定关系。

表6 死胚蛋的死亡时间及死胚率

三、分析与讨论

1.限制饲喂对种公鸡体重增长的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10%以内的限制饲喂对种公鸡的体重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前人的许多试验结果是一致的。T.R.Morris的试验表明,在85%~115%的范围内限制饲喂对体重影响是不具差异性的,而55%的限制饲喂就会影响种公鸡的生长速度。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本试验选择的限制饲喂幅度不是太大,没有影响到种公鸡的生长增重情况,所以也就没有影响种鸡的生长发育情况。

2.限制饲喂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限制饲喂中期,3组精液量开始出现差异,第Ⅰ组的精液量显著多于第Ⅱ组和第III组,而在后期,在精液量以及精子活率方面,第Ⅰ组也开始出现优于第Ⅱ组、第III组的情况。也就是说,采食量多的组的精液质量要优于采食量少的组。而且在精液密度上,虽然3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I组、Ⅱ组、III组的精液密度也还是呈现递减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采食量增多,种公鸡的营养摄入量也相应增多,使得种公鸡的繁殖系统发育更为充分,也由此使得采食量多的种公鸡的精液品质有所提高。

3.限制饲喂对种公鸡种蛋孵化的影响。本试验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效果是一样的。即虽然种公鸡的限制饲喂使得精液质量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这个差异还不足以影响其种蛋的受精率。虽然孵化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很多其他影响因素,但是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限制饲喂并没有影响到种公鸡的生产性能,其受精所产种蛋也能达到相当的受精率。

本试验表明,在孵化前期,种蛋死亡率并不高,而在中后期的死胚则占了92%以上。据资料显示,前期死亡原因主要是种蛋品质不良,又决定于种鸡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如种公鸡饲粮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种鸡患病等;种蛋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条件不当;孵化温度过高,翻蛋不够等。中期死亡除了种鸡饲粮不完善、种蛋管理不良外,主要由于孵化条件不当所致。如孵化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翻蛋不当,造成胚胎粘连,胎膜发育不良。后期死亡率过高同样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造成,孵化条件特别是孵化温度高影响更为严重,而孵化温度低则造成胚胎极度衰弱,通风不良则易造成胚胎窒息。出雏时高温高湿且通风不良,易使胚胎畸形,生活力降低,啄壳无力,导致死亡。这说明本试验设计的限制饲喂并不是造成孵化早期死胚的最主要原因,中后期的死亡数目增多可能主要是受到孵化条件的影响。

综上所述,限制饲喂对种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0%范围内的限制饲喂对种公鸡体重没有显著影响,也不影响其种用价值。因此,适量地减少饲喂量,是可以在节省饲料消耗的同时又保证种公鸡生产性能不受影响的。同时,由采食量多的组精液品质有所提高,为适量增加饲喂量以提高种公鸡生产性能的设想提供了可能。当然,关于种公鸡限制饲喂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关注。

猜你喜欢

种蛋公鸡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两只公鸡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说话的公鸡
褐壳蛋鸡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