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25张秋君李德馨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养程度问卷

张秋君 李德馨

我国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为显著的国家,截至2020年,我国约有近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据总人口的近20%,其中65岁以上者有近2亿,占据总人口的12%左右,并且以上数据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断提高[1]。在老年人中,有许多存在特殊困难,如失智、失能、高龄、空巢等,这些特殊的老年人不仅与普通老年人一样存在照料、护理和康复等护理需求,其对以上的需求比普通老年人强烈的多,但是,家庭结构变化使得传统养老模式无法再满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我国社会开启了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医养康护”,由社会、社会力量以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为老年人这一主体提供医疗、康复、养老、护理等各种服务,以促进与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减轻慢性病等给老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2]。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老年人对“医养康护”服务的需求有明显不同,在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护”服务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确保老年人可以得到最适宜的养老服务。本文选择笔者单位下辖区域的100名老年人,以自制的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1 方法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下辖区域的100名老年人,搜集其基本资料,列举如下。性别构成:男59名,女41名;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34±11.38)岁。其他资料如民族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宗教信仰、家庭收入、收入来源、自理能力、身体舒适状况、用药种类、主要照顾者、近1年内健康与疾病状况等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情况

1.2 选取标准 入选标准:选取的研究对象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具有清醒的意识和正常的认知功能,能够正常的听说读写,流利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危急重症,处于意识不清醒状态;伴有恶性肿瘤等非慢性疾病;依从性不佳,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3 方法 以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民族组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宗教信仰;家庭收入;收入来源;自理能力;身体是否不适;用药种类;主要照顾者;近一年内健康与疾病状况。

参考《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居家老年人医养护服务需求评估表》,结合对部分社区医护人员与老年人的质性访谈结果,建立含有7个主题的理论框架,拟定“社区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问卷”,由数名专家多轮评估该问卷条目的准确性、通俗性和可靠性。经评估,该问卷各条目的信效度在0.875~1.000,问卷总信效度为0.83[3]。将含有7个维度及51个条目的调查问卷发放给100名研究对象,并告知其调查的目的,以确保研究对象可以客观做出回答。问卷的7个维度分别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全科服务;健康教育;养老服务;康复服务;家庭病床;收费服务。各维度具有的条目数量分别为7个、10个、12个、6个、5个、5个、6个。按照Likert 4级评分法,研究对象可以给出1~4分的评分,分别代表需求程度为“非常不需要”、需求程度为“不需要”、需求程度为“需要”、需求程度为“非常需要”,总分最低51分,最高204分,评分高低和需求程度高低之间为正相关联系[4]。研究对象回答完毕后,将所有问卷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观察指标 观察老年人养老需求程度及养老需求项目;分析影响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为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养老需求程度 100 名老年人中有84 名(84%) 有中度或更高程度的养老需求,有16名(16%)为轻度养老需求。

2.2 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文化程度、年龄、健康与疾病状况是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s 多元回归分析

2.3 养老需求项目 家庭病床、康复服务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老年人需求最高的三个项目,见表3。

表3 养老需求项目评分(±s) 单位:分

表3 养老需求项目评分(±s) 单位:分

?养老需求项目 评分家庭病床 3.19±0.28康复服务 3.34±0.42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3.18±0.43全科服务 3.02±0.19健康教育 3.03±0.17养老服务 3.04±0.14收费服务 2.89±0.10

3 讨论

所谓“医养康护”,是一种将医疗和养老结合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其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包括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在内的医疗服务,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护、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社会参与在内的养老服务,其在“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了“养老”,可以进一步促进与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对医护和养老的各种需求[5-6]。

我国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医养康护”服务试点活动,或是由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或是在养老机构中增加医疗服务,或是各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合作,在社区与家庭中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指导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在老年人突发疾病后第一时间进行救治,为失能、失智、空巢、高龄等特殊群体提供健康指导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7-8]。这些措施可以切实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但同时也有许多老年人因为高龄、文化程度低、居住地区偏僻等原因而缺乏对“医养康护”的了解,从而对“医养康护”服务的需求程度较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没有“医养康护”需求,实际上其对“医养康护”服务具有较大的潜在需求空间,这一点可以从结果中100名老年人中有84名(84%)有中度或更高程度的养老需求,有16名(16%)为轻度养老需求得到证实。并且,不同状况的老年人对“医养康护”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如本文结果中家庭病床、康复服务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老年人需求最高的三个项目,因此若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对“医养康护”服务的需求,则要了解“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9-10]。

纵观结果可以发现,文化程度、年龄、健康与疾病状况是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首先,就年龄而言,老年人的年龄越高,对“医养康护”服务便有越大的需求,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将会不断衰退,健康状况不断变差,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逐渐降低,再加上老年人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故非常需要得到医疗卫生服务[11];“医养康护”服务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若是老年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便会对“医养康护”服务有着更加充分的了解,对“医养康护”服务有着更高的认可度,从而更加期望得到“医养康护”服务;健康状况较差、患有较多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普遍自理能力较差、精神状态一般,更需要接受多方面的照护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因此其对“医养康护”服务有着更高的需求。

4 结语

老年人有较高的家庭病床、康复服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等“医养康护”服务需求,文化程度、年龄、健康与疾病状况会对其服务需求有明显影响,相关机构应给予积极的干预,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养老服务,以改善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医养程度问卷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医养当兴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