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治理理论下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的优化路径探究

2021-08-25跃,赵响,温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4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足球运动协同

李 跃,赵 响,温 坚

(1.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2.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德州 253000)

校园足球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培育青少年品格的有效途径,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达2.7万余所,校园足球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不仅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面的协同运行。因此,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对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的要素、机制2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厘清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使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健康、稳定地发展。

1 协同治理理论分析

协同治理理论是由社会科学中的治理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协同论所构成的一种新兴的交叉理论。“协同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协调合作之学”,是由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创立的,它的基本假设为即使是新的、井然有序的结构也会从混沌中产生出来,并随着恒定的能量供应而得以维持。

协同治理理论对开放系统多元化发展及优化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我国校园足球是社会经济大发展所促成的重要体育产业之一,虽然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其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等问题阻碍着其稳定发展。协同治理理论强调不同子系统的协同,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动能。这对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更好地达到配置效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 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的协同治理模型分析

2.1 各组成要素分析

根据协同治理理论可知,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各组成要素主要分为宏观与微观2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相关机构、学校、家庭、学生。其中,政府相关部门主要包括各级足球协会、教育部等;社会相关机构包括企业、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相关公益组织等;学校包括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等。微观层面主要指校园足球场地、师资等相关配套设施。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的水平与规模。

2.2 协同治理机制分析

校园足球资源作为保障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基础,其合理配置不仅取决于政府的监管,还与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家庭、学生等因素紧密联系。首先,要准确定位当前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的配置目标并科学评估资源配置系统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其次,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系统各因素间的整合协同;最后,对协同运行结果进行对照和反馈。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对过程加强管控,确保实现协同效应,实现系统最终目标。根据这一思路构建校园足球资源配置协同治理机制框架模型(图1),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优化提供指导。

图1 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的协同治理机制框架模型

3 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的困境分析

3.1 系统要素供需失衡

由于政府部门主导的单一资金配置治理能力有限,校园足球在设施、师资、信息等资源上存在严重短缺。例如,在一些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学生人均足球场地严重不足,按照每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配备1名足球专业教练员的要求,目前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7万余所,则至少需要2.7万余名足球专业教练员。教育部通过“国培、省培计划”每年培训约6000名体育教师,但是大部分非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想要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达到专业的执教水平,近乎不可能。由于前些年足球运动在我国发展较缓慢,这使足球项目成了我国的冷门行业,从事足球相关行业的人员骤减,后续人才十分匮乏。虽然近年来足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兴起,使更多的人有志于从事足球运动,但是难以快速达到供求平衡。

3.2 系统机制不协调

从2009年校园足球开展以来,我国足球人口迅速增加,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单一配置模式乏力、地域资源配置不均衡、校园足球人才晋升通道闭塞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足球运动作为第三产业,其较高的观赏性、对抗性、群众参与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足球运动所带来的娱乐性与经济性促进了体育产业的价值开发。市场作为推动足球运动的最大引擎,在校园足球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次,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区系统机制不协调,导致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热情不断降低。

3.3 系统运行不畅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活动主要由教育部门主管。首先,校园足球活动的主体在校园,由教育部门负责校园足球相关事宜,在组织上会有一定的便利,但专业性方面必定会有所欠缺。其次,基层管理者对足球运动缺乏相应的认知,执行者专业素养普遍较低。在现有体制下,我国校园足球培养的足球人才通过高中甚至大学的应试选拔是比较困难的。系统运行不畅导致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发展空间被进一步限制,校园足球的成才率也因此降低。

4 我国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优化路径

4.1 多元化主体协同参与

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系统要素供求平衡是校园足球顺利开展的前提,多元化主体的系统参与极其重要,同时在系统配置过程中应强调资源配置到位与发展均衡性。在地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源范围,整合学校、社区的足球场地设施进行资源共享。此外,还应协调各地区资源,资源充足的地区应起带头示范效应,发挥“帮、扶、带”的作用,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我国校园足球是政府主导的一项公益事业,在当前发展阶段政府还需发挥其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对校园足球的资源投入与监管,逐步推动校园足球向着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势,实现对布局城市和定点学校优胜劣汰的选择,促使布局城市和定点学校实现资源的多元化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向资源匮乏的布局城市和定点学校集中,进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随着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的增加,在实现整体配置的前提下,要对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学校有所倾斜,促进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4.2 参与主体有机协调

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的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主导,其中涉及学校、体育部门、政府财政部门、教育部门、职业俱乐部等,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责任划分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在决策层面应设立一个中心,以有机协调参与主体,可以由教育部牵头,并吸纳学校代表、相关体育部门、政府财政部门、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代表、足球社团代表的参与,负责战略制定、可行性评估、组织协调、战略完善及评价监测等,进一步改进配置方式,提升配置效率。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其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相关因素密不可分。

校园足球资源配置还应与所处环境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亟待发展,社会各界投资足球的热情高涨。因此,作为国家战略的校园足球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校园足球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盘活现有的足球场地,解决校园足球的场地匮乏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培训,提供大量的体育师资力量。职业俱乐部应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以收取高额学费来创造收入的办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提高运动员成才率赚取转会费的营利模式,使社会和职业俱乐部资源与校园足球机制达到有机的协调。

4.3 要素与机制的动态耦合

耦合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当系统中的各要素配合得当、相互促进、协同用力的时候就形成良性耦合。从目前的校园足球资源配置现状来看,各要素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阻碍着我国校园足球的有序开展。

校园足球在提升基础建设的同时其软实力也应不断加强,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何保障实施、资金如何保障到位、地域资源如何均衡配置是确保校园足球有序开展的关键,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控监管措施,合理有序分配资源。

此外,校园足球水平的提高还需要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科研体系作为保障,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国外足球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与科研方法,吸收国外先进的足球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资源渠道。教育部门作为校园足球的领导机构同时又是学生教育与培养机制的制定者,因此可以借助自身优势统兼顾,制定一套校园足球人才的晋升通道,提高校园足球人才的产出率,使校园足球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后备人才,促进我国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足球运动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足球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世界杯
京津冀协同发展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幼儿园引入足球运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