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磁共振成像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中的诊断价值

2021-08-24马丽霞王朝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被检者关节盘闭口

张 倩,李 俊,马丽霞,王朝辉

(1贵阳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专家门诊 贵州 贵阳 550000)

(2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专家门诊 贵州 贵阳 550000)

颞下颌关节作为人体中结构较为复杂的一个关节,其主要由颞骨、下颌窝以及关节结节等所组成,分布在左右两侧,是一种具有旋转运动以及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动关节[1]。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中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受限、弹响、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颞下颌关节盘在颞下颌关节生理及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也成为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中重点之一[2]。目前,在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进行诊断时,常常会利用影像学检查,包括常见的牙齿CT(CBCT)、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关节造影等诊断技术。由于MRI能够清晰反映其关节盘位置、形态以及盘突关系等,因此常被用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疾病的诊断中[3]。为了研究颞下颌关节张口位MRI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中的诊断效果,本文对收治的120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使用MRI诊断,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8月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120例(240侧颞下颌关节)患者,根据临床初期诊断分为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40例(108侧)、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40例(76侧)、无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组40例(56侧),其中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53±2.46)岁;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62±2.36)岁;无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4.25±2.82)岁。将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诊断为至少一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患者,移位类型不受限;自愿进行MRI检查的患者。排除标准:具有颌面部外伤或关节手术史患者;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不配合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临床初期诊断均为至少一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均使用MRI(GE Signa Hdxt 3.0T)技术再次检查诊断,首先准备好MRI扫描仪器,双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设定相应的脉冲序列FSE,TR/TE 2 040.0/26.3 ms,ETL:13,FOV 10 cm×10 cm、带宽15.63 kHz、层厚/层间距3.0/00 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2次以及扫描时间后,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并调整其线圈,使颞颌关节能够置于线圈中心,让线圈可及时贴近其关节。叮嘱患者保持头部的位置不变,在开闭口两种状态下分别对其斜冠状扫描方位进行扫描,其中斜冠状平面需平行于髁突长轴方向,后外侧到髁突后外侧边缘以及前内侧到翼外肌长度的一半。在检查过程中,为了保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医院同一设备完成MRI检查,并由同一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并判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MRI诊断情况,根据患者开闭口位关节盘前中带与髁突顶部的位置关系明确关节盘是否存在移位或可复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76侧)MRI诊断与临床初期诊断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前移位组(108侧)与无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组(56侧)关节的MRI诊断与临床初期诊断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诊断与临床初期在三组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n(%)]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是临床中常见的口腔类疾病,在患病以后,患者常表现出关节疼痛、弹响以及张口受限等症状[5]。其中颞下颌关节盘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在关节面中可起到缓冲作用,而当其关节囊发生扩张以及松弛等情况时,常常会出现关节盘移位的情况。有效的诊断能够观察其关节盘前移具体情况,从而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以及正畸治疗前的评估与风险告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6]。

目前临床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常见的诊断技术有X线、CBCT、MRI及关节造影等。其中X线虽然能够显示其骨质改变情况及髁突情况,但其对于关节盘显示不清楚;CT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从立体的角度反映其盘突关系,但由于这种技术对于软组织分辨能力较低,因此诊断效果仍然达不到理想状态[7];关节造影技术又存在一定难度及有创性;MRI主要是通过对静磁场中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后,可使人体中氢质子受到激励从而出现磁共振成像的特点,脉冲停止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可产生MR信号,对MR信号进行处理后,即可观察到患者的病灶情况。将MRI技术应用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中,可有效观察到其关节盘移位情况,最终可以有效诊断被检者是否存在关节盘移位的现象[8]。其中当人体的关节盘移位时,关节盘及髁突位置会发生变化,虽然关节盘在各序列成像中均表现为低信号,特征不明显,但当其形态发生改变时,通过利用MRI技术可有效观察到其关节盘形态及位置的改变,从而能够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其中在为疑似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疾病的被检者具体实施MRI诊断时,在其开口过程中,关节盘会在髁突上的不断向后转动过程中,随着髁突向前出现下滑行的情况,直至其关节盘中髁突前斜面与关节结构相对[9]。等到被检者张口在最大位置时,其髁突顶会正对关节盘中带以及其上方的关节结节顶点,使三点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同时被检者在姿势返回过程中,关节盘也会随着髁突而出现相应的变动,直到一个循环完成。通过观察其运动过程中关节的运动功能,则更加容易发现患者的病情状况,最终能够有利于判断被检者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情况[10]。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120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进行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MRI技术诊断后,有效发现了患者的关节盘移位状况,特别是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MRI诊断与临床初期诊断有明显差异情况进一步证明了MRI技术针对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以及针对张口受限患者的双侧关节盘不同位置的初期诊断方面具有准确的临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颞下颌关节张闭口位MRI技术诊断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中对其移位情况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后续针对性治疗及效果评估上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被检者关节盘闭口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病因研究进展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与髁突改变的MRI表现及相关性研究现状
500 kV输电铁塔金具闭口销锈蚀原因分析
双眼异常屈光的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案例处理
中老年女性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颞颌关节内紊乱的MR 表现
哈勃图?
科学去闭口
MRI平扫与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疾病价值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