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蕴

2021-08-23刘松王习明

关键词:道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刘松 王习明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由主要矛盾的变化引起历史方位的改变,由历史方位的变化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社会主义需要中国,中国在世界舞台逐步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走进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提供了一条兼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一条摆脱依附性发展具备独立自主性质和对外开放性质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3-0006-05

[收稿日期]2021-03-17

[作者简介]刘松,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习明,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这张问卷做出了“中国答案”,创造了中国奇迹,归其缘由便是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够经受住时代之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是必须的、必要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自1840年西方以坚船利炮打破中国大门,各个阶级都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阶级方案”,欲实现“救亡图存”,但是因为理论与中国国情不相符合,种种救国方案都以破产而告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才映现在人们的眼前,各种尝试证明中国道路是符合中国情况的马克思主义之路,而不是单纯将马克思主义进行移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认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P37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便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条件相结合的观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来处理,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这是一个日趋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所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之路,也是经历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给世界的一个答案,即实行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灭亡,苏东剧变的原因不能归咎于社会主义“不适合当今社会”,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认同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人民的信仰,人民不在认同党的领导,党也不在认同人民是发展的依靠和目的,“打铁尚需自身硬”,自身的短板是造成苏联解体的不可回避的内因。其次,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政府选择不作为,放任西方国家和平入侵,再次,苏联作为第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传承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这个“传家宝”,只把形式主义等马克思主义要坚决反对的糟糠之物传承下来,因此苏东巨变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必然。中国之所以能走好社会主义之路,正是因为以史为鉴,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走出了中国道路,走出世界之路。矛盾转化是时代变化的前提,时代的变化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要坚持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彩取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P76)

1.矛盾的新变化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所判断出来的。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化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生产力进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国家在快速的进步,已经可以满足物质文化的需要,现在追求的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将视线聚焦到人民之上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不断快速发展形成中国特色道路的坚强保障。对待党和国家工作人民具有“发言权”,人民具有“阅卷权”。通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可以看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2](P14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现必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人民的期盼中,蹄疾步稳地实现。

2.历史的新方位

新时代的判断是以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为前提的,新的历史方位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准确把握。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未来时代发展的深刻把握上所得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新时代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摆脱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反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内涵作出了回答。新时代是我们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的胜利的时代。其次,新时代是实现百年中国梦,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时代。再次,新时代是我国“为世界谋大同”,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创造更多利益与福祉的时代。新责任与新担当象征着新时代,也意味着新开始,是中华民族摆脱弱小而逐步屹立于世界现代化强国之林的时代,也是担当更多责任、引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

3.发展的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从十九大至2020年,从2020年至2035年,从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作出了战略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疾蹄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的更稳、走的更远。”[2](P189)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改善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对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深层把握。新时代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改革促发展,为发展营造稳定的政治局面,人民是我们发展的推动力,人民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人民是发展成果的享用者。实现人民所期待的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当苏东剧变时,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等话语狂躁一时,中国以中国道路对质疑作出了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内容进行丰富、扩展、完善,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的理论,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人民中心论”的提出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等等。

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社会发展道路和方向的选择方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要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世界的时代课题,中国顶住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围剿,坚持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使人民看到社会主义无尽希望,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发展在21世纪需要中国的发展来焕发社会主义的活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1.21世纪的中国仍需社会主义

在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都已经证明资产阶级方案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王明“左”倾激进主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又证明单纯搬运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坚强保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进一步显现,中国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对中国道路进行了一次大考,虽然刚开始由于准备不充分,疫情扩散,但是随后中国共产党快速反应,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疫情很快便得到控制,虽然部分省份有疫情反弹的情况,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为世界抗疫作出了榜样,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同国外疫情相比,直到现在国外的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截止到2020年8月20日,国外疫情还是呈现向上走的趋势,制度之间的对比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目标,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又顺应了时代潮流并结合中国实践反映人民意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行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中,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彰显。这个制度体系,把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建立最完美的国家的制度设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的事情结合起来,把这种制度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2.21世纪的社会主义需要中国

当今世界仍处于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发展而来,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所存在的系统性危机都已证明时代的性质和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习近平也认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3](P22)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也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是有目共睹的,从国弱民穷到国富民强,在70年的努力中所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社会稳定奇迹。”[2](P124)创造这两大奇迹的关键就在于走出了一条正确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即为对人类的未来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预示作用,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现代化的希望,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曙光。伴随社会主义发展以来,特别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以来,面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观点续写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篇章。空想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1.0版,马克思恩格斯所的设想的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的2.0版,列宁毛泽东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3.0版。那么新时代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4.0版。虽然目前只有五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但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会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提升各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各国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进入共产主义。

三、世界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的胁迫之下开始的,对于西方是一种“赶”和“超”的状态,不可避免要借鉴西方在发展现代化道路中的先進方法,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学习不可以照搬和照抄,国家的性质是不同,中国要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披荆斩棘赢得美好生活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也成功打破了西方化等于现代化的思维定式,创造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现代化道路,是“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道路中必须要凸显“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对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布局,即必须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完成人民的期待与向往,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表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进步,对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1.兼顾以党为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时代国情的变化来变换自己的发展战略,并且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中国现存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式,“两步走”战略对中国未来发展作出了细致的规划。中国人民也可以全面贯彻党的领导政策,敌我矛盾不断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消除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局面。

从实践上来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因此这便决定党领导下的现代化道路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剧作者。”[4](P314)一些国家是以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而中国是以人民作为“阅卷人”。透过人民这个验金石,便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前发展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弯道超车”的原因也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保障,中国改革开放在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的重大进步已经充分证明党的领导的科学性,因此在新时代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化的这个阶段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942年,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照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5](P407)现代化道路不能做模仿者,而要通过对具体国情的把握做一名实践者。只有通过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细致观察和把握才能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可以后来居上,可以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因为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导之下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将中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移植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的发展经验,有可能会引发新矛盾的出现,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要要走是和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3](P156)只有以中国具体国情为抓手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才能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一条摆脱依附性发展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在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开创了对外开放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仅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自遵义会议起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我国基数巨大的农民阶级、尚未强大的工人阶级以及遭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与官僚资产阶级三重剥削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状况,结合我国各阶级的革命意志,创造性地开辟了跨阶级的民族统一战线,从而第一次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的同盟基础与历史经验同时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实践基础,促进了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建设者、人民的立场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更是在革命、建设时期对动员、发挥资本要素经验的积累上,经由顶层设计,提出并实践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走上了一条既区别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积累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区别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政治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苏联现代化模式的具有对外发展性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在新时代走向了一条现代化强国道路。国内外资本要素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法律法规的引导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迅速推动了我国物质生产与文化创新的发展,逐步满足了我国人民对物质精神财富的需求,然而,经济发展在逐渐提速的过程中,出现了工业产能过剩、技术工艺落后、经济结构失衡的品质问题,突出地表征于主要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中,不仅极大推动物质生产、经济总量积累,还有效地发挥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切实推动我国军工技术、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尖端化发展,从而在经济总量、技术领域与政治形象三方面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这显然威胁了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阻碍了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借由资金、技术优势完善与强化不平等的国际旧秩序,因而招至英、美等国对于华为、字节跳动、中兴等大型中国企业的无端指责与经济霸权以及持续不断的贸易战。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状况、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创造性地提出了突显人民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市场需求,彰显人民需求,并借由国内大循环的市场动能,有效推动生产结构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技术领域倾斜,从而切实推动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并在个人、社会与国家的生产互动、民主互动中构建了法律保障、制度规范的治理体系,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逐步提升;此外,我国经由“一带一路”实践,积极调整对外贸易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争端的压力,并促进沿线国家的和平友好交流、经济共赢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既是一条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还是一条提供美好生活,和平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的对外开放的现代化道路。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5]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Abstract: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a new realm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 change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 causes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position makes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oal.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the marxism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which China's development is rely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from only socialism can save China to socialism needs China, China gradually play a bigger role on the world stage, China's modernization also provides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Chinese wisdom and the scheme towards modernization, into the modernization, It also provides a modernization that balances fo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eople as center, a Chinese road which gets rid of 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gains independent character and nature of opening.

Key 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Marxism; China

[責任编辑 薄 刚]

猜你喜欢

道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道听途说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我的女巫朋友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