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证的问题与校正

2021-08-23陈浩王训平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赛车

陈浩 王训平

应对论证失误

(论证无效,泛泛而谈,游离主题)

考场作文,要讲究作文应试技巧,要会写“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的作文。分论点的论证我们一般采用“点、引、述、析、结”的格式,“点”就是分论点;“引”就是阐释分论点向自己的论据材料靠拢;“述”就是叙述论据材料——议论文里的“述”,不能大量地叙述,要会简洁地使用论据材料,一般地说,材料的叙述不要超过70字;“析”就是分析论据材料向自己的分论点靠拢;最后,“结”就是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材料:

前天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体会着赛车快速带来的愉悦,前面的车子突然紧急刹车,于是我也只好刹车,结果因为地上有烂菜叶而摔倒。

以上文作为论据材料,采用“点、引、述、析、结”的结构样式,先看一个作文片段:

生活永远猜不出结局。有人说,生活就像一团麻杂乱无章,所以你永远也猜不出下一刻会怎么样。或喜或悲抑或是由悲转喜、由喜转悲。本认为骑赛车会锻炼身体,却想不到会因刹不住车而摔倒。我本以为骑赛车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却想不到会因为刹不住车而摔倒,细细回想,酸甜苦辣,全由我心。品味生活,感受精彩,虽然我猜不中结局,但我会享受生活的过程,未知也会是一种美。

细品这个文段,可以看出考生的写作思路出现了问题。首先,文段没有叙述论据材料,考生对论据材料的叙述,其实就是他對材料的认识和分析。可能因为考生没有读者意识,认为读者都知道这个材料是怎么回事,于是就省略了。这样就导致了考生的议论和分析没有基础,即我们所说的凭空议论。其次是考生“引”的部分,内容产生了引申,“或喜或悲抑或是由悲转喜、由喜转悲”是可以舍弃的,这是考生从材料里引申出来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和原本观点是不一致的,是原观点的进一步引申,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第三,由于把叙述材料部分也用议论来表示,于是文章出现了重复,“本认为骑赛车会锻炼身体,却想不到会因刹不住了车而摔倒”要删去。而这个“析”的部分也是没有围绕着自己的论点进行分析,他的论点是“生活永远猜不出结局”,结果析成了“细细回想,酸甜苦辣,全由我心”,游离论点,论证没有为论点服务。再看最后考生的结论,又成了另外一个论点,“品味生活,感受精彩,虽然我猜不中结局,但我会享受生活的过程,未知也会是一种美”。也就是说,在一个文段里有三个观点,尽管这三个论点之间有关联,但是三个观点与自己的中心观点都有游离,而且这么短的文字要证明三个观点,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上面的论证是观点游移的一个例子,而这样的游移考生自己还不知道,这是我们写作时应该回避的问题。

再看另一个作文片段:

因一时的快意而忘却周围所处的环境,往往会带来糟糕的结果。

一次下雨,我骑自行车送她去上学。在回来的路上,“赛车”让我享受了不同于普通自行车的快意,为此我中午又骑着“赛车”去接她回来。在回家通过菜市街时遇到了阻塞,我连忙刹车,本来以为能够很完美地刹住,却因为地上的乱菜叶导致车轮打滑,我和孩子摔倒在地。周围人的目光让我感到羞愧。我想,如果我没有因一时的快意而忘记菜市场路面的杂物,就不会遇到这么令人羞愧的场面。因一时的快意,忘却周围所处的环境污染,引来周围人的异样目光,让我感到羞愧。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时贪乐而忘却其他的事情,也许你忘却的事情往往造成糟糕的结果。

这个例子里,考生的观点是可以从材料里得出来,但论证存在问题:其一,是考生没有“引”,没有分析论点向自己的论据材料靠拢,就直接叙述了论据材料,显得不连贯,衔接出现了问题。其二,材料叙述过多,有些和论点没有关系,这些文字只需要写成“我骑‘赛车去接女儿”就行了。议论文里记叙,要求语言简洁。还有一点,考生忘记了他写这个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他的观点是“因一时的快意而忘却周围所处的环境,往往会造成糟糕的结果”,但是这里他却把自己的观点转移到了“让我感到羞愧”,当然可以说,羞愧就是糟糕的结果,但糟糕的结果绝对不仅仅是羞愧,考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观点偷换成了“因一时的快意而忘却周围所处的环境,让我感到羞愧”。

综上所述,我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在论证过程中不知不觉偷换概念,把论题转移到了无关论题上,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要避免的。其次是论据材料的引述不简洁,不能够为论点服务。最后是引述材料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要分析材料让它向自己的论点靠拢,这样才能达到用论据证明论点的目的。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赛车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春季赛车会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我家的小赛车
遥控赛车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