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2021-08-20赵丹华田艳杰李秋爽李翠英孙静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小室荧光素酶

赵丹华,田艳杰,李秋爽,刘 丽,李翠英,孙静莉

(1.铁岭市妇婴医院妇产科,铁岭 112000;2.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16)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1]。宫颈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治疗失败、转移及复发,寻找有效途径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一类在哺乳动物基因组DNA 中获得的没有编码蛋白质作用的RNA,长链nc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非编码RNA 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长度大于200 nt,参与基因印记、染色质修饰、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3]。很多的实验已经发现,lncRNA 的作用广泛,不仅在细胞增殖、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参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进程[4-6]。lncRNA 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改变,而且lncRNA 调控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7]。G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亚基β1-内含子转录本1(GA binding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 subunit beta 1-intronic transcript 1,GABPB1-IT1)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与肿瘤有关的lncRNA,非小细胞肺癌中GABPB1-IT1表达下调,GABPB1-IT1 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8]。目前对于GABPB1-IT1 在宫颈癌中的作用还不明确。lncRNA 作用机制与miRNA 关系密切,二者通过碱基互补的方式结合,lncRNA 影响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进而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9]。前期预实验已经发现GABPB1-IT1 和miR-501 存在互补结合位点。miR-501 是一个具有促进肿瘤进展的小分子RNA,在宫颈癌中已经证明miR-501诱导肿瘤转移和生长[10]。本研究探讨GABPB1-IT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为基因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购自上海艾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DNA-GABPB1-IT1、pcDNA、miR-501 mimics、mimics control 购自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N-cadherin抗体购自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购自上海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抗体、E-钙粘蛋白(E-cadherin)抗体购自美国Proteintech;MMP-9抗体购自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qRT-PCR 方法检测宫颈癌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 细胞,在细胞中加入Trizol 试剂,提取细胞总RNA。取3 μg 的RNA,加入1 μL 的Oligo dT primer、1 μL 的dNTP,继续加入DEPC 水至10 μL,将上述体系放在65 ℃水浴中孵育5 min,然后置于冰上静置2 min。继续加入4 μL 的5×Prime Script Buffer、1.6 μL Prime Script RTase、0.5 μL 的RNase inhibitor,添加DEPC 水至20 μL,放在42 ℃孵育1 h,95 ℃孵育5min,置于冰上冷却5 min。取50 ng 的cDNA、1 μL 的上游引物以及下游引物、12.5 μL 的SYBR Premix Ex Taq II,加入ddH2O 至25 μL,PCR 反应程序:95 ℃5 min,95 ℃15 s,60 ℃30 s,共设置40个循环。以GAPDH作为内参,按照公式2-△△Ct法计算GABPB1-IT1表达水平。引物序列为:GABPB1-IT1 上游(5’-3’)ACCCACAGACAACTGTGGACCC,下游(3’-5’)GCCGCCCCTATTGTTGCCCA;GAPDH 上游(5’-3’)CAGGGCTGCTTTTAACTCTGGTAA,下游(3’-5’)GGGTGGAATCATATTGGAACATGT。

1.3 实验分组和转染

宫颈癌SiHa 细胞接种到12 孔板,细胞密度达到60%时,进行细胞转染,分别将pcDNA-GABPB1-IT1、pcDNA 转染到细胞内,细胞转染方法按照Lipofectamine 2000 转染试剂说明书进行。把转染pcDNA-GABPB1-IT1、pcDNA 后的宫颈癌SiHa 细胞设置为GABPB1-IT1 组、Vector 组。将没有转染的细胞设置为Control 组。Control 组、Vector 组、GABPB1-IT1 组细胞培养24 h 以后,根据“1.2”项中qRT-PCR方法检测GABPB1-IT1表达水平。

1.4 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

宫颈癌SiHa 细胞按照每个孔中150 μL 细胞培养液、3 000个细胞种植到96孔板中,然后按照Control、Vector、GABPB1-IT1 组分组方法处理,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以后,将培养板取出,分别加入10 μL 的CCK-8,继续反应2 h。酶标仪测定每个样品孔450 nm 的OD 值。计算细胞存活率(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100%)。

1.5 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

细胞侵袭实验前需要将小室包被,步骤如下:将基质胶和DMEM按照1∶7的比例混合,然后吸取60 μL 添加到Transwell 小室中,放在37 ℃孵育,观察基质胶凝固以后备用。将Control 组、Vector 组、GABPB1-IT1 组以不含血清的细胞培养液悬浮,吸取200 μL的细胞溶液添加到小室的上室中,在下室中添加500 μL 的含血清细胞培养液。将小室放在37 ℃培养24 h 后,将没有穿膜的细胞擦掉,以PBS洗涤。无水甲醛固定,0.1%的结晶紫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

1.6 Western blotting 检测MMP-2、MMP-9、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

收集培养24 h 以后的Control 组、Vector 组、GABPB1-IT1 组细胞,添加RIPA 溶液,放在冰上裂解20 min,用细胞刮将细胞刮下,冰浴,超声5次,每次1 s,间隔2 s。4 ℃,12 000 g 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溶液转移到新的EP 管内,以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方法测定样品的浓度。分别制备10%的分离胶和5%的浓缩胶。蛋白在添加到上样孔以前需要和等体积的2×上样缓冲液煮沸5 min。设置80 V 的电压电泳,观察溴酚蓝快要进入分离胶时,将电压设置为120 V 继续电泳。电泳结束后,将硝酸纤维素(nitrocellulose,NC)膜根据凝胶的大小裁剪。利用三明治法进行转膜,转膜电压为90 V,转膜90 min 以后,将NC 膜放在5%脱脂奶粉溶液中,低速室温摇床孵育2 h。将一抗和二抗分别用TBST 稀释,一抗按照1∶1 000 稀释,二抗按照1∶2 000稀释。NC膜置于一抗中,室温结合2 h,NC膜置于二抗中,室温结合2 h。增强型化学发光(enhance chemiluminescence,ECL)显色。Biod-Rad 显影。分析条带的灰度值,内参为GAPDH,对蛋白进行半定量分析。

1.7 GABPB1-IT1 靶向关系预测及荧光素酶系统鉴定靶向关系

利用starbase 数据库对GABPB1-IT1 的靶基因进行分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将野生型(wild type,WT)和突变型(mutant type,MUT)分别同miR-501 mimics、mimics control 共转染到宫颈癌SiHa 细胞中,培养24 h 以后,荧光素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变化。WT 和MUT 分别是含有GABPB1-IT1 结合位点的野生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含有突变之后的GABPB1-IT1结合位点的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收集培养24 h以后的Control组、Vector组、GABPB1-IT1组细胞,以qRT-PCR 方法检测miR-501 表达水平,U6 为内参,按照miRNA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反转录体系包含:110 μL 的2×miRNA L-RT Solution mix、1 μL 的STem-loop primer、200ng 的RNA、5 μL 的miRNA L-RT Enzyme mix,加RNasefree water 至20 μL,放在16 ℃30 min,37 ℃30 min,85 ℃5 min。利用SYBR Premix Ex Taq miRNA kit进行实时定量PCR,PCR 体系包含:1 μL 的forward以及reverse primer、12.5 μL 的SYBR Premix Ex Taq II、1 μL 的cDNA,加ddH2O 至20 μL,在95 ℃30 s,95 ℃5 s,60 ℃30 s,55 ℃30 s,共40 个循环。引物序列为:miR-501 上游(5’-3’)AATGCACCCGGGCAAGGATTCT,下游(3’-5’)AGAATCCTTGCCCGGGTGCATT;U6 上游(5’-3’)GCTTCGGCAGCACATATACT,下游(3’-5’)GTGCAGGGTCCGAGGTATTC。

1.8 miR-501的逆转作用

宫颈癌SiHa 细胞中分别转染pcDNA-GABPB1-IT1、miR-501 mimics 和pcDNA-GABPB1-IT1、mimics control,记 为GABPB1-IT1+miR-501 组 和GABPB1-IT1+miR-NC 组。以GABPB1-IT1+miRNC 组为参照,按照“1.2”项中qRT-PCR 方法、“1.4”项中CCK-8、“1.5”项中Transwell 小室、“1.6”项中Western blot 方法分别检测miR-501 表达水平、增殖、迁移侵袭和MMP-2、MMP-9、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ABPB1-IT1在宫颈癌细胞中相对低表达

宫颈癌HeLa、Caski、SiHa 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 细胞(P<0.05)。宫颈癌HeLa、Caski 细胞中GABPB1-IT1 表达水平高于宫颈癌SiHa 细胞(P<0.05),见表1。GABPB1-IT1在宫颈癌细胞中相对低表达。选择表达水平最低的宫颈癌SiHa细胞作后续实验。

表1 宫颈癌HeLa、Caski、SiHa 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表1 宫颈癌HeLa、Caski、SiHa 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与Ect1/E6E7比较,*P<0.05;与SiHa比较,#P<0.05。

2.2 pcDNA-GABPB1-IT1上调宫颈癌SiHa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与Control组、Vector组比较,GABPB1-IT1组宫颈癌SiHa 细胞中GABPB1-IT1 表达水平升高(P<0.05),见表2。pcDNA-GABPB1-IT1上调宫颈癌Si-Ha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表2 pcDNA-GABPB1-IT1 转染以后宫颈癌SiHa 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表2 pcDNA-GABPB1-IT1 转染以后宫颈癌SiHa 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

与Control组和Vector组比较,*P<0.05。

2.3 上调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与Control、Vector 组比较,GABPB1-IT1 组宫颈癌SiHa 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减少,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见图1,表3。上调GABPB1-IT1降低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表3 上调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表3 上调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与Control组和Vector组比较,*P<0.05。

图1 上调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4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表达

生物信息学软件发现,GABPB1-IT1 和miR-501存在互补结合位点,并且miR-501 mimics和WT共转染以后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降低;与Control组、Vector组比较,GABPB1-IT1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表达水平降低(P<0.05),见图2,表4,表5。

表4 荧光素酶活性

表4 荧光素酶活性

与mimics control组比较,*P<0.05。

表5 上调GABPB1-IT1后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水平

表5 上调GABPB1-IT1后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水平

与Control组和Vector组比较,*P<0.05。

图2 GABPB1-IT1和miR-501靶向结合位点

2.5 miR-501 逆转GABPB1-IT1 对宫颈癌SiHa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

与GABPB1-IT1+miR-NC 组比较,GABPB1-IT1+miR-501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升高,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见图3,表6。miR-501 逆转GABPB1-IT1 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

图3 miR-501逆转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

表6 miR-501逆转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

表6 miR-501逆转GABPB1-IT1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

与GABPB1-IT1+miR-NC组比较,*P<0.05。

3 讨论

lncRNA 是不具备编码蛋白质作用的转录本,也有一小部分的lncRNA被证实可以编码一些小的多肽,并且通过这些小多肽发挥功能[11]。相对于编码蛋白质基因,lncRNA 在组织中的表达丰度较低,并且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lncRNA 能够作为骨架、诱饵、信号、向导,通过转录以及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学水平发挥作用[12]。lncRNA参与人类疾病,其中肿瘤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lncRNA 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lncRNA 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等过程参与调控肿瘤的转移和进展[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GABPB1-IT1 表达下调促进肿瘤进展,GABPB1-IT1 可能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8]。本研究结果显示,GABPB1-IT1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下调,推测GABPB1-IT1 在宫颈癌中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发现,上调GABPB1-IT1 后的宫颈癌细胞存活率降低,证明GABPB1-IT1 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GABPB1-IT1 可能是一个宫颈癌抑制因子,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说明GABPB1-IT1 在肿瘤中可能发挥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

很多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肿瘤发生远端转移,肿瘤细胞通过向周围组织中迁移和侵袭形成新的病发灶,加重肿瘤进展[14]。肿瘤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这些蛋白酶能够分解细胞外基质,为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提供条件[15]。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种类繁多,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常见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其含有多个蛋白成员,其中MMP-2 和MMP-9 是目前发现的与肿瘤转移关系十分密切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16]。MMP-2和MMP-9在肿瘤中过度表达,MMP-2 和MMP-9 表达增多被认为是肿瘤细胞转移能力升高的标志[17]。很多研究报道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转移的早期标志事件,EMT水平升高后肿瘤转移能力也增加[18]。EMT 被定义为上皮细胞特征消失而逐渐表现出间质细胞特征的过程,在人体生理活动如器官发育、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MT还参与心肌纤维化、肾组织纤维化等病理过程[19-20]。N-cadherin是一个间质细胞标志蛋白,其在肿瘤中高表达[21]。E-cadherin 是一个上皮细胞标志蛋白,其在肿瘤中表达下调[22]。经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上调GABPB1-IT1 后的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减少,推测GABPB1-IT1 具有抗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定表明,上调GABPB1-IT1后的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提示GABPB1-IT1 减少了宫颈癌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上调GABPB1-IT1 后的宫颈癌细胞中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上调GABPB1-IT1降低了宫颈癌细胞EMT水平,提示上调GABPB1-IT1可能通过抑制细胞EMT、减少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降解酶发挥抗肿瘤迁移和侵袭作用。

目前对lncRNA 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已知其可以通过与miRNA 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lncRNA 以碱基互补的方式与miRNA 结合,最终影响miRNA的表达,参与不同的病理以及生理过程,一个lncRNA 可同时调控多个miRNA,同一个miRNA 可以同时受到多个lncRNA 的调控作用,细胞中各个基因也正是通过这种复杂的网络最终影响细胞功能发挥[23]。本研究结果表明,GABPB1-IT1和miR-501存在互补结合位点,而且上调GABPB1-IT1后的宫颈癌细胞中miR-501表达水平下降,推测GABPB1-IT1 的作用机制可能与miR-501 有关。miR-501 是一个与人类肿瘤有关多功能小分子RNA,在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肿瘤中表达上调,miR-501 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10,24-25]。本研究通过逆转实验验证GABPB1-IT1的作用机制是否与miR-501 有关,结果表明,miR-501 mimics 提高了上调GABPB1-IT1后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能力,说明miR-501具有逆转GABPB1-IT1 对宫颈癌细胞影响的作用,GABPB1-IT1通过miR-501参与宫颈癌进展。

总而言之,GABPB1-IT1 在宫颈癌中可能发挥抑制作用,上调GABPB1-IT1 表达降低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机制与靶向下调miR-501 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分子靶向治疗宫颈癌提供了参考资料,为研究GABPB1-IT1 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以后可进一步探讨GABPB1-IT1 靶向miR-501的下游机制。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小室荧光素酶
黄芪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基于“土爰稼穑”探讨健脾方药修复干细胞“土壤”细胞外基质紊乱防治胃癌变的科学内涵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卜算子·静夜思
家兔β干扰素启动子质粒的构建及其启动子活性鉴定
日媒劝“灰小子”早日放开公主
微光照亮前路萤火指引未来
日本公主的准婆家靠谱吗?
基于CXCR4启动子的中药有效成分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构建和应用
运动对衰老的骨骼肌中MMPs及TIMPs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