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的效果 及护理体会

2021-08-18刘丽娜曾凤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3期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功能脑梗死

刘丽娜,曾凤珍

(丰顺县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3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也被叫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异常而引起缺氧、缺血,从而导致脑软化和脑缺血性坏死,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高压氧逐渐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通过改善患者氧分压状态以及血氧含量,恢复脑供血,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脑血管痉挛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2]。但临床对于高压氧介入时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不同时机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医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共52例,选取时间范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高压氧治疗时机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17例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A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例、7例;年龄44至79岁,平均年龄(60.61±3.64)岁。17例发病后12h至3天内接受治疗(B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例、8例;年龄45至78岁,平均年龄(60.52±3.73)岁。另18例发病三天后接受治疗(C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例、8例;年龄45至80岁,平均年龄(60.74±3.59)岁。本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可以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协议书。对比一般信息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可开展对比。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压调节、降颅内压、氧气吸入、溶栓、抗凝、改善脑组织供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进行高压氧治疗。其中A组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B组发病后12h至3天内接受治疗,C组发病三天后接受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将高压氧舱(单人纯氧舱)压力设置在0.1至0.12MPa之间,20min后,保持原有压力40min,然后再持续减压20min出舱。每天治疗1次,一个疗程10次,共治疗3个疗程。

护理方法:①治疗前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讲解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排除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②治疗中加压阶段,可播放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若耳部存在不适,需待患者调整好后再升压。压力稳定后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氧气吸入情况,注意不良反应。及时询问有无不适感,出现异常快速处理。③治疗结束后主动询问患者感受,观察肢体活动情况,再次进行心理辅导。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标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共计15个条目,总分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NIHSS评分下降17%以下,判定为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NIHSS评分下降18%至45%之间,判定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下降46%至90%之间,判定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神经功能评分下降90%以上,判定为痊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总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上,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同时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分)

表1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分)

注:和A组对比,aP<0.05;和B组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A组 17 21.48±2.08 7.53±1.89 B组 17 21.59±2.14 12.98±1.82a C组 18 21.52±2.19 16.21±1.68ab

2.2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同时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较急,其特征主要是局灶神经功能缺失,大多数的病人会遗留下失语、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年化加剧,我国急性脑梗死患病人数逐渐增多且趋于年轻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4]。目前高压氧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快速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分压,扩大血氧弥散距离,从而促进脑组织供氧状态的改善[5]。②增强红细胞变形性,加快组织氧合作用,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黏度下降,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改善微循环[6]。③改善大脑供氧,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脑血管收缩,从而缓解脑水肿状态,降低颅内压[7]。

现阶段临床众多研究已证实高压氧在急性脑梗死的良好疗效,但对于在什么时机开展高压氧治疗仍存在一定分歧。本次研究主要对比了发病后12h内、发病后12h至3天内以及发病三天后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A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同时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陈秀娟[8]等学者研究中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时间窗的不同分为7组来观察NIHSS评分,结果显示急性病发1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可见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尽早接受高压氧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在高压氧治疗期间,需在治疗前后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入舱前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减少焦虑和顾虑,消除多余的担心[9]。治疗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升减压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处理,检查设备仪器状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10]。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注意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出舱后的护理重点是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测量生命体征,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询问感受。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尽早接受高压氧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同时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高压氧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