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低黏聚乙烯醇黏度分析方法的研究

2021-08-17高娟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宁夏灵武750409

化工管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聚乙烯醇微量校正

高娟(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宁夏 灵武 750409)

0 引言

聚乙烯醇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片状、颗粒状、粉状固体[1],是世界50种绿色化工产品之一。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有很好的粘合性和成膜性,能够耐油类、润滑剂、烃类等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粘合剂、涂料和纺织浆料等行业。

聚乙烯醇是以乙酸乙烯酯作为原料,甲醇作为溶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生成聚醋酸乙烯树脂,聚醋酸乙烯树脂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作用下醇解生成聚乙烯醇。其中,黏度是聚乙烯醇的重要指标之一,黏度和醇解度决定了聚乙烯醇材料的规格,不同的黏度决定了聚乙烯醇不同的使用范围。

现根据市场需要,工艺开发生产超低黏度聚乙烯醇产品,新开发生产的聚乙烯醇产品黏度分别为05、08、13系列。使用旋转黏度计进行黏度检测时,发现检测结果分析误差较大,平行性差。经调查发现,现有的旋转黏度计未配置低黏适配器,不适用于分析黏度在20 mPa·s以下的超低黏聚乙烯醇产品。

为了能够准确的检测出超低黏聚乙烯醇的黏度,减少分析误差,更好的指导工艺生产,本实验采用微量黏度计分析超低黏聚乙烯醇的黏度。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其他材料

(1)微量黏度计:LOViS 2000,安东帕,配有自动进样系统;

(2)分析天平:220 g,精度0.1 mg;

(3)恒温水浴锅:常温~100 ℃,两联;

(4)磁力加热搅拌器;

(5)三角烧杯:500 mL;

(6)纯净水;

(7)甲醇: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制备

称取15 g的样品,放入三角烧瓶中,加一定量的水进行溶解,待样品溶解后,根据样品量、三角烧瓶质量和现有溶液中含水量,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成浓度为4.0%的聚乙烯醇溶液,所需水分公式如下[2]:

式中:m为所加水的质量(g);m0为试样的质量(g);m1为试样的挥发水分含量(%);c为配制浓度。

4.0%的水溶液配制完成后,搅拌均匀,冷却至20 ℃左右,排尽溶液中的气泡[1],待测。

1.2.2 仪器准备

选择合适的黏度管,按要求安装在微量黏度计上,开启仪器,仪器进行自检。仪器自检通过后,现水平测试,之后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测试,测试通过待用。

1.2.3 样品测试

仪器自检通过后,取10 mL左右待测溶液装入样品管中,放在自动进样盘中,选择测试方法,进行样品测试。超低黏聚乙烯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超低黏聚乙烯醇测试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微量黏度计分析超低黏聚乙烯醇的黏度绝对误差在0~0.1 mPa·s之间,平行性好。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量黏度计黏度管的选择

微量黏度计测量系统主要部件是黏度管,黏度管的型号不同,仪器的测试范围不同,选择合适的黏度管,对聚乙烯醇黏度的准确性影响很大。本实验所使用的微量黏度计共配备有3种不同型号的黏度管,内径分别为:1.59 mm、1.8 mm、2.5 mm。其测试范围如表2所示。

表2 黏度管测试范围

超低黏度聚乙烯醇黏度测试范围在4.5~18 mPa·s,在1.59 mm黏度管的核心测试范围内,为确保超低黏聚乙烯醇黏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内径为1.59 mm的毛细管作为测量系统的黏度管。

2.2 标准物质液的选择

微量黏度计在投入使用之前要依次进行水平校正和标准校正,水平校正检测仪器是否放置在平面上,确保滚球以相同角度向前和向后运行的时间一致。标准校正是采用标准物质对测量系统校正,确保测量系统的分析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根据仪器说明书推荐,标准油、水均能进行校正。本试验采用黏度在17.2 mPa·s的标准油、二级脱盐水、纯净水作为标准物质校准仪器。标准物质实验表如表3所示。

表3 标准物质实验表

采用以上6个实验方案对微量粘度计进行校正,分别使用自动进样和手动进样的方式用17.2 mPa·s的标准油、二级脱盐水、纯净水校准仪器,校准情况如下:

方案1、方法2:使用17.2 mPa·s的标准油对微量黏度计进行校正,其中方案1利用自动进样器进样,校正未通过;方案2使用手动校正,仪器校正通过。经分析,是因为自动进样过程中标准油中有气泡,导致仪器校正无法通过。

方案3、方法4:使用二级脱盐水对微量黏度计进行校正,其中方案3利用自动进样器进样,校正未通过;方案4使用手动校正,仪器校正通过。经分析,公司二级脱盐水虽然达到实验室用水要求,但是对于精密仪器用水要求仍然不能满足,同时二级脱盐水中有少量气泡,导致仪器使用自动进样时校正无法通过。

方案5、方法6:使用纯净水对微量黏度粘度计进行校正,其中方案5利用自动进样器进样,校正通过;方案6使用手动校正,仪器校正通过。

通过对以上6个方案进行实验,考虑到方案6能够使用自动进样器进样,减少人工分析时间及误差,节省人力资源,最终确定使用纯净水作为标准物质,采用自动进样器进样。

2.3 清洁溶剂的选择

由于4.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是具有一定黏度的样品,因此样品检测完成后,为确保下一个样品检测的准确性,清洗测量系统步骤至关重要。微量黏度计设定两个清洗溶剂,溶剂A用于首次清洗测量系统,要求能够与样品互溶,清洗干净测量系统;溶剂B是对测量系统再清洗,要求与溶剂A互溶,并且挥发性较好,目的有三个:一是能够对系统进行再清洁;二是能够带走测量系统溶剂A;三是挥发性大,便于测量系统快速干燥。

2.3.1 溶剂A的选择

考虑到检测样品是4.0%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故选择水作为溶剂A。经过试验证明,常温下水无法彻底清洗干净测量系统,会导致下一次样品检测结果偏差较大。但是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能够彻底清洗测量系统,确保下一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热水作为溶剂。

2.3.2 溶剂B的选择

由于溶剂B须选择挥发性较大的溶剂,一般常用的溶剂甲醇、乙醇、丙酮都是选择目标。这三种溶剂均能达到彻底清洗测量系统,并确保快速干燥的目的。由于丙酮为易制毒品,乙醇、丙酮都需进行外购,而公司自产甲醇,成本较低,因此选择甲醇作为溶剂B。为了能够将测量系统清洗干净,并快速干燥,最终选择热水作为溶剂A,甲醇作为溶剂B。

3 结语

本实验使用微量黏度计对超低黏聚乙烯醇黏度进行分析,分析误差小,平行性较好,并且采用自动进样,节省人力资源,本方法适合超低黏聚乙烯醇的黏度的检测。

猜你喜欢

聚乙烯醇微量校正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基复合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对Pb2+吸附性能研究
聚乙烯醇膜耐水改性的研究进展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建立在校正系统上的强大实力Sonance所能士i12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机内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