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下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因、内容及保障机制研究

2021-08-16张岳军

中国商论 2021年13期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旅游产业食用菌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食用菌和旅游具有耦合的天然属性和内生动因,两者在食品康养、景观休闲、文化教育、产业扶贫、服务提升等多个维度交融互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的层次和成效,需要继续强化构建在理念、组织、制度、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以期充分释放乡村市场经济活力和空间,为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探索出崭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食用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索引:张岳军.<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3):-030.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7(a)--0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中国发展实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食用菌作为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量已占据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与种植业、养殖业形成完整的三大产业链,成为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带动经济创收增收的朝阳产业,是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旅游业作为位列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产业,同样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尤其是在创建全域旅游的新时代,更加被赋予了重要的行业使命,成为地方政府和产业升级主动实践的孵化载体。通过探讨食用菌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因、主要内容、保障机制,以实现两者间的产业集聚和融合拉动,助力丰富拓宽乡村振興发展的空间平台。

1 推动食用菌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因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过程[1],可以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具体到食用菌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形式,主要聚焦于产业渗透和产业交叉,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智慧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究其融合的内生动因,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1.1 食用菌产业附加值延伸的需要

食用菌味道鲜美、价值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市场潜力巨大。尤其伴随当前大众对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国内需求的刺激拉动,催生了食用菌产业的餐饮经济,如餐桌上常见的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等菌种。与此同时,一些食用菌野生品种的驯化开发与加工产业规模大而不强,规模化栽培的品种较为单一,食用菌产业链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个环节发展衔接不紧、信息链不畅,产业整体效率还不高。菌菇从“食品”转化为“保健药品”“生物制品”“旅游产品”等多元方向的深加工和二次开发还不够,亟需借助旅游的发展翅翼,延伸推动菌菇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延长食用菌的价值链、产业链和效益链[2]。

1.2 旅游业态载体丰富创新的需要

旅游业态是人们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基础上,发展并固化起来的旅游业的具体形式和经营模式[3]。当前,农业与旅游融合已成为现实趋势,并被实践证明其巨大成效。食用菌作为特色主题农业类型,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旅游新业态的创新要求。通过挖掘食用菌产业中蕴含的食用菌景观、食用菌文化、食用菌工艺、食用菌产品等,进行食用菌文化普及、观光采摘、美食体验、休闲度假,推进食用菌与旅游一体化,衍生出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新业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类型和经营模式,从而实现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1.3 游客消费体验品质提升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实质性进展,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常态化“刚需”。社会大众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越发强烈,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而是更愿意把钱花在“买服务”和“买体验”上。当前,由于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质量低下、效率不高,巨大的潜在旅游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大量旅游及相关需求流失境外[4]。如何尽快将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需要深入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切实努力寻求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元素、拓宽新视野、提供新动力的发展新路径。

1.4 社会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还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本质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企,构建和谐社会。食用菌产业生产的“短周期”与旅游业发展的“长周期”,目标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性”与“广泛流动性”,彼此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一方面,利用食用菌产业解决了生产效率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也解决了长远投资问题。食用菌产业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但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两者的融合互动,有助于进一步增添带动就地富余劳动力转化就业、推动乡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动能,同时还可以吸纳整合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水平,为区域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通融资通道、塑造品牌形象、营造优良环境。

2 当前食用菌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容

2.1 围绕“食用菌康养”,研发旅游美食

从社会发展大势来看,人们已经逐步跨过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阶段,健康养生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点,全民都在追求一种“吃的健康”的大健康理念。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就指出,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其中“一菇”即是食用菌。食用菌本身所具有的纯天然、自然生态、绿色健康等标签,已成为现代都市白领人群的关注热点,加上其美味营养的美食要素,很容易就会引起现代各阶层人群的关注。结合区域菌种实际,开发符合不同层次、不同人群消费特点的新潮和地方特色菜肴,主动宣传推广健康养生卖点,刺激游客对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和支付意愿;通过美食味蕾的满足,以达到颐性健身的目的,让菌菇美食潜移默化地在食用的过程中,循序递进提升游客的精神体验。

2.2 围绕“食用菌文化”,开展旅游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旅游不仅是归属于自然人的个人生活的一种阅历体验,也是一种群体组织单元的交互网络关系和现象。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内核,承载着传播知识、启迪教育、彰显文明的社會功能。中国是最早开展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国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要充分梳理挖掘食用菌的食疗文化、保健文化、艺术文化、环境保护文化、自强不息的寓意文化等,通过综合博物馆、文化体验馆、文化展示馆以及新媒体传播载体,直观化地展现菌种从人工种植栽培、工厂化生产,直至形成产业化的变革历程,让游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受食用菌的奇妙迷幻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智慧劳动的伟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寓情于游。

2.3 围绕“食用菌景观”,培育旅游休闲

富有特色新意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食用菌资源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地域本底文化,依托食用菌景观的规划设计和整体格调,创意形成符号化的外在形象表达。注重食用菌景观原始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兼具自然美和人工美,凸显食用菌自然生态的普遍价值认知,考虑到每一条游览线路、每一个景观节点、每一处建筑外观等的和谐共生,保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游览空间的独立,同时又要能够从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体验出发,灵活穿插设计旅游活动的环境空间,引导帮助游客提高旅游舒适度、体验感,培育塑造游客对当地食用菌景观文化的支持和认同,促使食用菌景观在旅游效应的牵引下,凝聚起休闲品牌价值。

2.4 围绕“食用菌生产”,实施旅游扶贫

传统农业产品的溢价能力低,要提高其溢价能力,必须实现农产品的特色化、品牌化[5]。充分把握和利用“旅游+”“+旅游”的理念,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关联优势,凸显杠杆撬动作用,让生产要素和技术创新相互渗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创业。创新开发食用菌休闲生态旅游产品,把具有地域农业特色和文化的食用菌产品,以旅游商品的理念进行设计、策划和营销,如面向食用菌食品、食用菌保健品、食用菌护肤品、食用菌药品等延伸,实现产业的纵横向一体化贯穿,不断提高食用菌产后加工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区域重要节点购销超市、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及网络电子商务等营销平台建设,帮助农民解决食用菌销售问题,扩大食用菌旅游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2.5 围绕“食用菌人员”,提升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灵魂,情感化服务是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只有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感动远方来客,创造良好口碑,产生经济效益。目前,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还不够,绝大多数食用菌种植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仍是以散落的农户种植为主。随着旅游和食用菌的融合发展,工作对象由物向人的转化,原有的食用菌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食用菌种植技术,还要具备从事旅游服务活动的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与此同时,由旅游活动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城乡文化碰撞与整合,也会有效引导促进从业人员“服务兴旅”“服务兴农”的意识培养,强化行为规范自律和服务标准化,整体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3 促进食用菌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

3.1 强化理念保障,全面统筹科学规划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食用菌和旅游融合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建立系统思维,明晰食用菌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多维组合,建立专门的职权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将“食用菌旅游”规划与国土、生态、产业、交通等方面的规划融合起来,实现“多规合一”。科学编制《食用菌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路径、拿出发展举措,将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与食用菌产业优化整合,确保规划的地域性、全面性和前瞻性,切实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2 强化组织保障,聚力培育市场主体

市场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企业、个人和行业协会联盟组织。对于企业而言,要通过联合、参股、兼并、租赁等方式,努力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懂经营、会创新的企业群,从源头上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质量。对于个人而言,要通过优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发展“农户+企业”“农户+社会资本”等多种经营形式,抱团生产,使得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过程共管、成果共享、激励相容。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鼓励行业头部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涉旅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6]。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培训,建立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机制。

3.3 强化制度保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

食用菌和旅游的融合,如果完全凭借自由发展或非政府组织管理,则难以提升到新的发展层次和格局。要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财政、税收、土地利用等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扶持规模企业成长壮大,将生产、加工、流通等加以集中,形成集聚的区域增长极,辐射带动其他小微企业和经营散户。要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标准和行业规范,有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法经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食用菌旅游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重视研究解决政府部门、投资方、经营主体、区域居民、游客等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政商环境。

3.4 强化技术保障,持续经营升级创新

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时代潮流,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食用菌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重塑产业价值生态链。充分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主体技术创新和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加大科技成果的知识转换和应用转化能力。增强全球视野,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全域旅游”战略,推进“健康中国”“旅游强国”建设,增强“走出去”能力,提升“引进来”水平,切实通过技术嵌入、整合与创新,塑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食用菌旅游品牌形象。

4 结语

跨界跨业态的产业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食用菌和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两者的交叉渗透和资源整合具有天然耦合属性,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联动经营管理的基礎上,必将充分释放乡村市场经济活力和空间,为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探索出崭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

陆嵬喆.食用菌主题生态休闲资源的旅游开发探析[J].中国食用菌,2019,38(02):84-87.

小宁.旅游业态的创新和对社会的影响[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133646837_733496,2017-04-13.

夏杰长.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看旅游业发展的新使命[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18.

孟铁鑫.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8(05):48-5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6(02):7-10.

Research on the Motivation, Content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ourism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ZHANG Yuejun

Abstrac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ic deployment. Edible fungi and tourism have coupled natural attributes and internal causes. The two interact in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food health, landscape leisure, cultural education,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ervice improvement, which have produced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level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guarantee mechanism in the aspects of concept,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so as to fully release the vitality and space of rural market economy and explore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new formats such as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eco-tourism.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edible fungi; tourism industry; fus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特色农产品旅游产业食用菌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标准化研究
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拓展国际市场
基于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探究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四川特色农产品推广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