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原因和办法

2021-08-16谷川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812

化工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硫含量重整进料

谷川(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12)

0 引言

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原因研究以及办法总结,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化工企业的关键工艺操作流程,催化重整需要有充足的条件,转化分烷烃为芳烃,从而得到重整生成油,当然也会产生大量氢气。根据不同的催化剂再生处理的差别,将处理工艺划分为三种,其一为半再生重整;其二为循环再生重整;其三为连续重整。从液体收率方面来讲,连续重整更具优势,尤其是连续重整装置的创新升级,为连续重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因此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工艺类型。我国在连续重整工艺上的研究,近些年取得很多显著突破,当然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对此加大研究力度,有效改善实践应用中的异常。

1 反映降温情况案例介绍

某化工企业着手研究芳烃项目,处理工艺选择连续重整,所应用的装置以及催化剂再生专利技术均属于UOP公司,项目设计期间,具体的设计规模以及催化剂再生规模分别为3 200 kt/a、3 175 kg/h。项目原料以精制石脑油为主。连续重整装置中设置反应器4个,并且是串联模式,以重叠布置的方式运行,同时反应苛刻度根据连续重整工艺要求为RONC105。

连续重整装置投入应用,首次投料为2 020.9.19,但是在运行中,连续重整装置逐渐出现反温降异常现象,持续到2 020.9.24,一反开始反温降,这种状态持续12 h,再次检测发现反温降与第一次相比减少16 ℃,随后二反应器也出现异常,并且比一反更严重。紧接着三反、四反都出现这种情况,温度由16 ℃持续变为56 ℃、45 ℃、30 ℃。为改善这一情况,及时对进料含量进行调整,将水含量降低,硫化物与氯化物重新调整,随后反应降温减少的情况得到缓解。

2 剖析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原因

通过对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金属毒物中毒、硫中毒等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基于此,从连续重整工艺处理角度出发,及时对原因加以研究。

2.1 金属毒物中毒原因剖析

技术检测人员及时对连续重整装置的异常现象加以检测,但是在排查过程中,发现进料中并不包含金属毒物,因此不会对催化剂的作用造成影响,所以排除这一原因[1]。

2.2 硫中毒原因剖析

硫中毒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硫元素,其能够与还原氢形成硫化氢,进料过程中,含硫化合物中的硫元素都会发生反应,硫化氢一旦在金属表面附着,必然会对反应催化剂造成影响,导致其活性越来越低[2]。连续重整装置反应若出现硫中毒情况,短时间内及时将催化剂中的硫元素分离,随后逐渐将催化剂活性恢复,继而催化剂可以重新使用[3]。

根据对进料的成分检查,将其中的循环氢H2S、硫含量等加以明确(如表1所示)。结合表1中的数据情况,发现硫含量相对来讲偏高,不能确定是不是造成反应温降减少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但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表1 连续重整进料硫含量、H2S含量检测

2.3 水氯平衡原因剖析

水氯平衡方面的原因分析,需要对进料中的水含量详细掌握,同时还要对铝含量进行测定,具体检测数据如表2、表3所示。根据表2与表3所提供的数据,发现进料加入连续重整装置后,进料温度已经超出规定设计温度,并且温度不断出现波动。因为分馏塔在处理物料脱水期间,效果有限,所以连续重整装置运行中,进料含水量高出规定标准。受到含水量的影响,工艺处理期间氯含量也出现波动,呈下降趋势。

表2 连续重整装置进料含水量、循环氢含水量

表3 进料中催化剂氯含量

氯元素遇到水必然会发生反应,随后造成进料中的氢元素含量增加,继而溶液开始呈现酸性反应。氯元素在反应过程中逐渐消耗,这时候水含量、氯元素两者出现不平衡现象,氯元素挥发速度加快,直接影响到催化剂活性,继而引发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

3 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处理办法

根据上述的研究以及数据统计等,为了有效解决其中的问题,一定要制定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恢复连续重整装置运行状态,保证连续重整工艺顺利完成。

3.1 及时对注硫量进行调整

注硫量的调整,是改善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重要手段。虽然此次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主要原因并非硫中毒,但是在进料检查中发现,硫含量相对来讲比较高,需重新对硫含量进行调整[4]。暂时不需要对一反入口做出任何调整,根据重整进料要求,将注硫量降至0.9 mg/kg,系统运行期间还要对硫化氢加以调整,以注硫量为参考,调整到1~2 mg/kg。观察连续重整装置运行情况,待趋于平稳后,对硫含量重整,上升到1.0 mg/kg,满足连续重整装置反应需求[5]。

3.2 保持水氯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对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现象的分析,需对预加氢汽提塔重新调整操作,首先是对温度的调整,进料环节温度的设定应该以145 ℃为主,当然还要对塔底的温度进行调整与控制,进料处理中,要求塔底温度需保持在215 ℃,并要维持稳定性[6]。观察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进料水含量,结合当前的情况,将其调整为≤5 mg/kg,发现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现象明显缓解。水含量调整的同时氯含量也需要调整。按照水氯平衡状态要求,重整进料中,循环氢水含量若≥30 mg/L,那么催化剂原来设定的氯含量无法满足平衡要求,就需要对注氯量充分调整,标准为3~5 mg/kg。随后对水含量以及氯含量变化进行观察,水含量逐渐降低,当水含量<30 mg/L,观察这个过程中氯含量的情况,为了真正做到水氯平衡,氯含量根据水含量的变化,逐渐向上调整,由此来解决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的问题[7]。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化工企业来讲,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不仅会影响到连续重整工艺效率,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通过对连续重整装置反应温降减少研究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金属中毒、硫中毒、水氯平衡等方面。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与数据检测,及时确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随后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有效改善这一异常现象,提高连续重整工艺应用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硫含量重整进料
一种护炉技术在转炉进料大面护炉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碳酸甲乙酯精馏工艺的模拟与分析
高频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硅碳球中硫含量
吉林省旱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高硫硅钢的硫化物析出行为及其微观组织和电磁性能变化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软法视野下预重整制度的建构路径
我国预重整模式的选择
庭外重组与破产重整的衔接及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