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8-16徐雷雷张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成形术放射治疗经皮

徐雷雷张 彦

(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中心,安徽 弋矶山241000;2.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 青岛266011)

癌症在后期会发生转移现象,脊柱是其常见转移部位,肿瘤快速增长、骨质受累较严重、神经受压迫较严重,会加快脊柱转移瘤病情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临床对该疾病患者采用放疗治疗,单纯放疗无法根除病灶,为提高治疗效果,临床需在手术基础上联合其他方式治疗,手术可有效稳定脊柱,两者联合使用可稳定脊柱,抑制肿瘤生长,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1]。本研究选取68例椎体转移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经皮椎体形成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癌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体转移癌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6:18,年龄75~32岁,平均(51.36±2.16)岁;胸椎20例、腰椎14例。研究组男女比例14:20,年龄75~33岁,平均(51.21±2.03)岁;胸椎21例、腰椎13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本研究经医院伦委会同意;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椎体转移癌。排除标准: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为发生该病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1.2.1 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具体方法(1)给予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患者脊柱转移瘤的位置及深度,使用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质子束对患者肿瘤部位进行照射,放射剂量为20~40Cy,每周5次治疗。(2)根据患者实际肿瘤组织的敏感程度对其进行放射治疗。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嘱咐患者要保持照射部位的清洁,防止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1.2.2 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具体方法(1)在对患者实施上述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取俯卧位,医务人员在C臂机引导下对穿刺点及穿刺角度进行定位,完成定位后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后经椎弓根单侧入路,在C臂机引导下将骨水泥注入其中,在骨水泥进入椎管后,停止操作。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下肢运动感觉及骨水泥注射量。待骨水泥凝固后,将穿刺针拔出,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将其送回病房。

1.3 实验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判标准:患者经治疗后活动功能2级及以上,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活动功能0~2级,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活动功能未发生改变,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分值为10分,0分为无痛;0~3分为轻微疼痛;3~6分为中度疼痛,并不影响睡眠;6~10分为重度疼痛,并无法发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实施χ2检验,统计学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 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对比(±s)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对比(±s)

?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现象,其转移部位多为脊柱[2]。临床对该疾病采用放疗治疗,通过放射治疗可将患者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同时可对癌痛介质释放进行抑制,使患者疼痛度得到有效缓解,但单纯应用放射治疗,会增加神经压迫风险,无法稳定脊柱[3]。因此,需对该疾病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将骨水泥注射到患者椎体内,可增加其椎体稳定性,可降低椎体塌陷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脊椎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VSA评分与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椎体转移癌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方治疗效可有效防止患者椎体塌陷,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缓解疼痛度。

猜你喜欢

成形术放射治疗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系列性科普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放疗